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贾海忠:“让2000多位古今名医为你会诊”

已有 5297 次阅读 2011-11-3 11:30 |个人分类:中医国粹|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博士, 北京, 中医药, 古今 |文章来源:转载

贾海忠:“让2000多位古今名医为你会诊”
文·本报记者 林莉君 王淑芬

    ■ 人物档案

    贾海忠,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26年,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2部。研制成功目前国内外智能技术领先的“慈方数字名医服务系统”,实现了“历代2000多位名医的联合会诊”。

    9月28日,星期三。

    贾海忠像往常一样准时进入新浪“慈方中医”聊天室。在这里,他被很多基层医生称为“贾老师”。他为这些医生解答病例难题,也分享他们反馈回来的成功病案。

    看着每周反馈回来的成功医案越来越多,贾海忠自豪而高兴。

    自豪的是,自己多年的心血“慈方数字名医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慈方名医系统”)帮助了越来越多的医生。

    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患者能享受到“名医”的服务,真正体会到“让2000多位古今名医为你会诊”。

    贾海忠,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作为一名医生,贾海忠不断总结前人经验,全身心投入临床实践,走中西医结合之路26年,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是很多患者心中的名医。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贾海忠创新思维,以“群体智能优化技术”在电脑上“复活”古今各科临床名医智慧,研发出具有高级智能水平的“慈方名医系统”,只要临床医生将病人的疾病信息准确输入,就可以得到一个符合患者具体病情、疗效确切的处方,为患者轻松实现“让2000多位古今名医为你会诊”。

    2011年9月,“慈方数字名医服务系统”在中医改革试点——重庆江北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运行。

    “十一”前夕,记者采访了这位具有双重身份的“慈方名医系统”发明人。

    ■ 做医生

    从医之路从为乡亲们解除病痛开始

    脱下白大褂,一身休闲装扮的贾海忠更像一位学者。

    谈起自己的从医经历,贾海忠娓娓道来:“我的老家河北磁县是食道癌高发区,因这个病死亡的乡亲熟人特别多,我高中毕业时就打算报考医学院,给乡亲们解除病痛。”

    1980年,16岁的贾海忠接到了河北医学院中医系的录取书。为了做一个“能治病”的名医,贾海忠埋头书海,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那时候觉得知识太多了,我要做个好医生,就必须掌握这些知识。记得当时演《少林寺》这部电影,我其实很想去看,但是咬牙忍了。到现在28年过去了,我还是没给自己找到看这部电影的时间。”谈起当年自己的求学之路,贾海忠呵呵一笑。

    在大学临床实习阶段,贾海忠在西医院的内科病房临床实习。“当时有位患者哮喘病突然发作,带实习的西医老师立即给患者开了西药,让护士到药房去取。看到患者痛苦不堪的样子,我就主动请求老师让我用针灸试试。”在征得老师同意后,贾海忠给患者实施了针灸治疗,迅速缓解了患者的痛苦,结果护士取回来的药已派不上用场了。“你能不觉得中医神奇吗?你能不喜欢他吗?”讲述这段经历时,贾海忠感慨道。

    中医药的力量和为病人解除痛苦后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让贾海忠决定把中医作为终身事业。1993年,已经工作8年在当地小有名气的贾海忠,为了掌握更多高深的中医知识,考上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的研究生,成了著名老中医史载祥教授的学生。读硕士期间,除了完成必须的课程之外,贾海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听各个著名中医专家的讲课。“只要我有时间,哪怕听一次课,不系统,我也要去听,感觉自己就像海绵一样去吸收这些中医知识。” 贾海忠说。

    好医生要能为患者看好病,让患者看得起病

    由于贾海忠基本功扎实,临床实践经验丰富,除了擅长的心血管病之外,中日友好医院的官网上还这样写道:擅长对肾炎、肾病综合征、神经功能紊乱、睡眠功能紊乱、顽固性便秘等疑难病症。

    贾海忠说:“一个好医生不可能只会看一种病。我们国家现在着力培养‘全科医生’也是这个道理,就是要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要能为复杂疾病患者看病。”

    在医院出诊时,贾海忠的诊室前总是排起长队,多数是慕名而来的各种疑难病患者。当遇到病人来加号时,他基本是有求必应。贾海忠所带的实习生有时候也“抱怨”:贾老师,就您好说话。每当这时,贾海忠总是强调换位思考:“病人本身就很痛苦了,如果你再摆脸色推脱掉,就会加重他们的痛苦。如果患者是你们的家人,你们会怎么做?”

    在贾海忠看来:“医德和医术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医德,也不可能在医术上有所建树。”

    大型医疗网站“好大夫在线”上,一位慢性肾炎患者在和贾海忠接触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除了对他的医术表示钦佩之外,还这样写道:一位老者来治疗腹泻,贾大夫经过仔细诊断后,给老者开的“药方”却是:两串糖葫芦,此方我也用过,疗效确实不错,价钱也非常便宜;一个农村的小女孩患有紫癜肾病,父母为治疗她的病走了不少弯路,花了许多冤钱,还背了一身的债;贾大夫根据他们的情况,开出的药方上都是在当地非常容易采到的草药,既能治病又能省钱。

    对此,贾海忠很淡然,他说:“一名好医生,要对病人负责。不但要能为患者看病,还要能让患者看得起病。我们毕业的时候正是改革开放初期,我身边很多人都下海经商了,有些同学甚至改行做医药销售赚钱去了。但是我坚持下来了,不为别的,就为看到患者高兴地从我这儿走出去。”

    ■ 做科研

    在电脑上“复活”古今名医智慧

    和贾海忠接触过的人,都觉得他是一个爱思考、思维活跃的人。

    1991年,当贾海忠还是一个年轻的医学生时,他就在思考如何将历代医家诊疗经验整理出来,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让大家使用。“我觉得古今名医著作浩如烟海,一个人根本记不住这么多好东西,记住了还会忘掉,用的时候还想不起来。如何做到随用随取的想法一直在脑子里挂着。”贾海忠说。

    2000年,贾海忠把古今名医的著作做成一个数据库。“当我遇到疑难病人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就去数据库查找。后来发现,同一个病症,能找出好多方子。到底哪个更好呢?能不能把古代的这些名医的方子优化一下,做出一个最适合病人的方子。琢磨了两年多,有一天突然来了灵感。”

    这个“灵感”就是贾海忠研发出的“慈方名医系统”——在电脑上“复活”了古今2000多位名医的智慧。它不同于与一般的医学检索查询系统,它是应用思维科学研究成果和计算机语言技术、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理和抓主症思想发明的专有技术,以“群体智能优化技术”将中医历代大小名医积累的经验进行合理化和最大化调用,只要临床医生将病人的疾病信息准确输入,就可以得到一个符合患者具体病情、疗效确切的处方,疑难病患者首诊有效率可达80%以上。因为系统每反馈一个处方,大约要计算1亿—3亿个步骤,这是任何人脑都无法超越的。该系统已经通过了国家版权局的软件著作权利的认可。

    对于凝聚自己多年心血的结晶,贾海忠对艰辛的研发过程轻描淡写。但是这背后,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庞大工作量和坚持到底的毅力。多年来,贾海忠除了完整正常的医疗工作外,所有的时间都扑到了科研上,他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论证、设计工作。参与此项研究的人员约50人,其中有许多名医、计算机技术专家和一线的骨干医生,先后对该项目进行了用户需求、技术可行性、功能设计等方面交流和论证。

    如今,“慈方名医系统”不仅有中医版,还有了西医版,并衍生“慈方食疗专家系统”和“慈方非处方药自助系统”。

    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 让患者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

    经过近8年的发展,已有近百所医院和诊所在应用“慈方名医系统”。2011年9月份,中医改革试点——重庆江北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始运行这套系统。

    贾海忠还记得当初“慈方名医系统”(中医版)刚研发出来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组织了包括著名中医专家鲁兆麟教授在内的十多位业内专家对“慈方名医系统”进行论证,专家们表示:该系统包含功能模块有疾病信息采集、智能化诊断处方、咨询报告管理、疾病资料查询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医临床经验继承的困难,使临床医生可以借助该系统针对就诊患者调用古今名医积累的经验。有助于提高基层医生临床诊疗水平。

    通过贾海忠的演示,记者看到,这一诊疗系统包括6个部分:用户信息管理、智能诊断处方、费用管理、疾病信息采集、咨询报告管理、疾病资料查询。对于同一种疾病和症状,可供选择的会诊专家有2000多位,包括张仲景、孙思邈、张景岳等历代临床大家。当疾病的主症有改变时,所开出的中药方也就不同,同时还可以选择中药味数以及提供西医的可能诊断。

    对于自己研发的“慈方名医系统”,贾海忠最看重的是可以提高普通医生的医疗水平,从而让患者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他说:“每个患者都想得到高水平医生的诊治。但是培养一名医生至少需要5年学习、2年临床实践,还不一定能保证培养成果,这样的培养模式使名医产生面临数量少、速度慢的困境。而且多数医学毕业生不愿意下基层,最终带来的是基层患者往大城市寻医问药,加剧了看病难。‘慈方名医系统’就是一个由2000多位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由于会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相当于给医生聘请了智囊团。”

    看着越来越多“慈方名医系统”用户反馈回来的成功病案,贾海忠很高兴。他说:“我的梦想就是把基层的医生都武装起来,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整个医学积累起来的知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04108.html

上一篇:80年代初,日本学者是这样论述“创造”的
下一篇:智力研究专家谈肤色
收藏 IP: 168.160.20.*| 热度|

4 全嬿嬿 赵凤光 魏瑞斌 王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