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挽联--特殊中的特殊
武夷山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挽联又是对联当中特殊的一类,故为特殊中的特殊。汶川地震期间,关燕清君发起悼亡诗,还有一些人不理解,甚至加以攻击。其实,长歌当哭,悼念的形式是多样的。中国人在悲痛的时候,还能勉力撰写有一定难度的诗词和挽联,更体现出中国人的精神定力。这是一个优秀的传统。
下面介绍我喜欢的三副挽联。
1、 梁寒操挽胡适
名既大,谤亦随焉,学术之争,犹有待千秋定论。
健则行,倦则睡耳,哲人遽萎,究难消一代沉哀!
(梁寒操
1899-1965
生平略歷
廣東高要銀江鄉人。曾任國民政府“中央宣傳部”部長、“國防最高委員會”副秘書長、“立法院”立法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等。居港後曾執教席於培正中學。
梁寒操擅詩文,工寫行草書體。)
2、 沈雁冰母亲挽丈夫(时沈雁冰10岁)
幼诵孔孟之言,长学声光化电,忧国忧家,斯人斯疾,奈何此才未展,死不瞑目;
良人亦即良师,十年互勉互励,雹碎春红,百身莫赎,从今誓守遗言,管教双雏。
(博主:不是很工整,然而情真意切,朗朗上口。在那么悲痛的时候,可能无心推敲字句了。)
3、 唐弢挽鲁迅
痛不哭,苦不哭,屈辱不哭,今年诚何年,四个月前流过两行泪痕,又谁料,这番重为先生湿;
言可传,行可传,牙眼可传,斯老真大老,三十载来打出一条血路,待吩咐,此责端赖后死肩。
这是著名文学家唐弢撰写的挽联。上联是说,最大的痛苦、磨难不哭,受尽屈辱也不哭,但今年真不知道是什么年月,四个月前为失去高尔基流过两行泪,又谁能料到,这次您长逝,禁不住又流下眼泪。上联以“不哭”反衬“哭”,极表因为失去了鲁迅而引起的难言悲痛。下联是说,先生的言行品德,以牙还牙,为着人民的事业披荆斩棘,开辟铺满鲜血的道路,我们将听从您的号令,担负起您未竟的事业。下联在哀痛中表示要发扬鲁迅精神,继承先生的遗志。这副挽联,既是对鲁迅逝世的沉痛哀悼,又是对“后死者”的热情激励(第三条的出处http://www.luxunhome.com/image/yjdt/4/yrdtD005.ht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21: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