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英汉词语差异种种对翻译的影响(我的翻译课教案之五)

已有 6253 次阅读 2008-6-22 07:13 |个人分类:译海扁舟|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英汉词语差异种种对翻译的影响(我的翻译课教案之五)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五)词语差异

1、  注意翻译前后词序的差异

1Bicycles are very popular in many Dutch cities and towns.

许多人不假思索地按照原文顺序译作“许多荷兰城市”,这样容易出现歧义,因为只有一个荷兰。译作“荷兰的许多城市”则不会有疑义。同理,two Chinese cities的翻译就更须小心。

2:一个年轻的黑人

一不小心就会译成a young black man, 而人家的习惯是a black young man.

 

2.  注意否定词位置的差异

一个简单的句子:我认为此书不值一读。

通常要译为I don’t think this book is worth reading.

 

3.汉语的关键字放在一个词或词组的后面,英语未必。

比如,量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关键的是“物理学”。但terminological inexactitude却可以表示命名不准的词,而不一定表示“术语命名不准”。Fiber optics有时表示纤维光学,有时却表示光纤,等于optical fiber.

 

4.倒装手法使用频度的差异

汉语用倒装相当少,因为人咬狗与狗咬人毕竟不一样,像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梧桐栖老凤凰枝”,倒装得厉害,但那是诗句,在散文句式中很少倒装。

英语中的倒装要普遍得多,比如目前在大街上经常看到的阿迪达斯产品广告Impossible is nothing. 因此,在中译英时,要想到利用倒装句式。

他每次听这个故事都要感动得流泪。可以译成:

He is moved to tears whenever he listens to the story.

也可以译成:Never did he hear the story without being moved to tears.

如果我们能译出或翻译出后面这种句子,可能我们对英语的掌握就比较地道了。

又如,“你要骂他,免不了有人指责你望恩负义”。

英译:You cannot smear him without being charged with ingratitude.

 

5、介词使用频度的差异

在英语中,介词是很传神的,用得很多。在古汉语中,介词用得稍多些,现代汉语中用得更少了,往往用动词对应英语中的介词。因此,在中译英时,要想到、要学会使用介词。

例如:她用吸管喝瓶里的水。

She drinks water in a bottle with a straw. 这样翻译当然没错,但是,更地道的译法也许是:

She drinks water through straw from a bottle.

又如,他从A单位借调到B单位给一个项目帮忙。

    很多人会将“借调”译为一个英语动词。若用介词表达呢,

He is on loan from Unit A to Unit B for assisting a project.

 

6.主语出现频度的差异

汉语经常是没有主语的,或者说主语是隐含的,英语不可以没有主语,这就造成了表达上的巨大差异。

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这个句子没有主语,译成英语就复杂了:

The man who knows that he knows what he knows and who knows that he does not know what he does not know—that man I consider a wise man.

 

7.对于没有完全对等译法的表达方式,要多积累。

比如,“出差”无法固定为一种译法,可能要视出差性质译为travel for business, business trip, site visit, lecture tour,等等。

英语中有很多词是很难翻译的,如beyond, available, approach, 等等,一定要仔细琢磨在特定场合译为什么才比较合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9932.html

上一篇:读书笔记:“淬火”还是“淬水”?(外二则)
下一篇:老天爷的可爱之处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