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学者论“欲速则不达”(外二则)
武夷山
外国学者论“欲速则不达”
人们一般以为,西方国家总是比我们更强调竞争,更强调速度的。其实,在他们那里也有另一种强烈的声音。
《第五项修炼》的作者、管理学大师彼得. 圣吉在《经受考验》一文(见罗文. 吉布森编, 重思未来,
通常,能提高生活质量的事都需要慢下来,而不是加快速度。
博主:中国人当然同意这种说法,品茶、听戏、读书、弈棋,哪一样能着急?可是,我们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干什么都越来越急匆匆,那么可以断定,我们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提高。
上书还收入了艾里亚胡. 高德拉特的文章, 《重思控制与复杂性》。文章说:
父母都知道一件事,学习需要安全感。没有些许安全感,人们就难以或者不可能学习。压力对安全构成危害。结果,拼命想加快速度的绝大多数组织结果惨遭失败。
博主:中国人当然也同意这种说法,“欲速则不达”对于我们既是成语,也是常识。可是我们看到,很多单位的人事改革,都在搞AB岗。B岗人员是没有安全感的,保障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无论领导怎么要求B岗人员努力自我充电,效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也看到,不少单位在用考核生产、考核销售的方式来考核科研,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结果如何,大家拭目以待吧。
把所要转化的方面容纳在自身之中
学者汤一介在《昔不至今》(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一书的97页说:
照老子看,如果任事物自然发展,它向对立的方面转化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但也不是无能为力的。如果能认识到要转化的去向,而预先把所要转化的方面容纳在自身之中,这样不仅可以不失去原有的性质,而且可以使自身得到发展。
老子的注意点是找此一极的相对的彼一极,包含对“否定”意义的认识。
孔子的注意点是找两极的中极,更多地包含着对“肯定”意义的认识。
博主:
谁是寂寞之人
黄集伟在《纸上的后花园》(东方出版社,1997)一书中说:
那些有着文字表达愿望的人,都可归入寂寞之人一类,因为他们总是在不辞辛苦地用笔和纸去和陌生的朋友们说话。而那些对文字阅读非常着迷的人,亦属同类,因为他们的寂寞同样需要在阅读说话的过程中,予以释放。(最后这句话在抄录过程中也许有误,有《纸上的后花园》一书的朋友,请帮我核一下。)
博主:黄集伟将科博网的博主与读者一网打尽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1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