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议“科普”
武夷山
(发表于《科技日报》1995年10月2日)
科普,是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它隐含着一种假定:科普是自上而下的过程——由专家们向科盲们普及科技知识。在西方国家,没有与我国的“科普”完全对等的概念。国外用得较多的说法是“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这一概念隐含着一种双向过程:要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专家需要做很多工作;但公众对科技的看法若与科技界圈内人的看法不一致,未见得公众就错了。这里只是指出两种概念的差异,不想分什么高下。
在《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学刊》创刊号中,皮埃尔·法亚德先生指出:在研究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时,应怎么看待公众呢?公众是待充满的瓶子?还是有待矫正的歪曲了的心灵?是应当与之建立对话关系的公民,还是必须让其相信科研必要性的纳税人?法亚德先生认为,四种看法都有道理,缺哪一条都不全面。而我国科普工作的指导思想,似乎主要将公众看成了待充满的瓶子,对另外三方面思考得不太多。
理解科学技术有点像欣赏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的欣赏比较简单,古典音乐的欣赏需要多年熏陶。但爱乐者一旦培养出了敏锐细腻的听觉审美能力,他们对演奏者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同理,不具备起码的数理化天地生知识,就不会对作为整体的科学技术发生兴趣,而那些基本知识的传授与积累不是一蹴可就的。另一方面,公众越尊重科学,他们对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的期望也越高。现在常有这样的事:某报纸载文说吃什么什么对健康有利,另一篇杂志却说吃这种东西危害健康,搞得读者无所适从,那他们怎么会高度信任科普工作者呢?个别科技人员无耻地剽窃别人成果据为己有,这种事曝光后,公众心目中的科技人员形象怎么会丝毫不受影响呢?
总之,不能单将科普的对象看成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设法使公众积极参与到科普过程中来。同时,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要分外勤勉努力,珍惜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美好形象。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