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日本《朝日新闻》记者问
武夷山
2010年9月20日
1、 请您谈谈自己对目前中国科学研究水平的看法、中国科学在世界科学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答: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06年公布中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要以来,中国的科学研究水平确实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
(1) 中国SCI论文总量已经处于世界第二位;
(2) 在论文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篇均被引次数仍然在不断增加,这一点颇为不易,因为一般规律是,在论文总量迅速增长时,由于论文被引用有时滞,篇均被引次数在短时间内可能会下降。
(3) 中国科学家在影响因子最高的权威刊物如Science、Nature等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总体上是逐年增加的。
(4) 大型科学装置的研制与兴建方面,势头可喜。比如,过去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近些年建成的LAMO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五,亚洲第一),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光源能量位居世界第四),等等。这些装置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科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只看文献计量学指标还不行,还得看看其他迹象。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中文收藏部,长时期以来曾经只订阅中国文史哲图书和期刊,根本不订购中国科技文献。如今,他们也定购中国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这其实是对中国科技地位的一种承认。又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英国大英图书馆和加拿大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CISTI)在文献提供方面是伙伴关系,过去,主要是中国科技人员索要国外文献的情形较多,近年来,国外科学家通过这两家图书信息机构向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索要中文科技文献全文的请求越来越多。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中国科学界所提出的需求相比,中国科学仍旧不算发达。例如,前面提到的论文篇均被引次数,迄今还没有达到世界平均水平。(顺便说一句,该指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不容易,日本迄今也没有达到)。
2. 基于您的研究,您认为目前中国在哪些领域的科研水平比较突出?哪些领域还存在不足?
综合考虑SCI论文发表量和论文被引用次数,中国的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和数学属于相对较强的领域,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则属于相对较弱的领域。
3. 根据您的分析,当今中国科学家在哪些领域具有竞争诺贝尔奖的实力?有没有您特别关注的科学家?
我从来不做关于谁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预测,因此,只是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般地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都发表过高水平的论文,这些论文也都获得大量的引用。因此,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往往落入如今的“高被引作者”名单中。从高被引作者这个侧面来分析,我对中国科学家在近期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不太乐观。
2008年,我们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根据汤森路透的ESI数据库统计了1997-2006年10年间全世界发表论文的作者情况。在这10年间,共有300万人发表论文,按22个学科领域分类,排在各学科被引次数前1%的作者共有5万人。各学科排在前250名上下的高被引作者,全世界总共才6097人。这部分人可以看作是世界顶级科学家。当我们以作者发表论文时所属的机构进行统计时发现,美国排在第一位,有4016人,占总人数的65.87%;英国排在第二位,为473人,占总人数的7.76%。德国有260人入围,日本有257人入围,分列三、四位。中国排在第16位,有19人,仅占总人数的0.31%。
4. 近些年,日本科学家几次获得诺贝尔奖,您认为日本科学家能够取得尖端科研成果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本所乌云其其格副研究员和中科院科学史研究所袁江洋研究员合写过一篇论文《谱系与传统:从日本诺贝尔奖获奖谱系看一流科学传统的构建》, 发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7期上。我觉得这篇文章其实就回答了日本为什么不断取得尖端科研成果的问题。我十分同意此文的分析与结论。
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此文的思想(红色部分)。
看一个国家科学的发展状况,不但要看其科技队伍的规模以及科学成果在现阶段的产出情况,还要看它是否拥有充满创造活力的科学传统。
移植、构建现代科学传统是后发国家发展科学乃至科学文化的必由之路,是科学制度化进程中不可缺失的环节。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Yukawa Hideki)于194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日本科学家又先后在多个奖项中获奖。进入21世纪不足10年,日本科学家已8年中5次获得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奖项涉及诺贝尔奖的全部科学领域:物理学奖、化学奖以及医学生理学奖。这显示今天的日本不但在技术领域居于世界前列,而且在科学方面也拥有强大的科学传统并展现出了雄厚的研究实力。
从下表的日本几代物理学家传承情况,能看出清晰的谱系:
第一代 | 第二代 | 第三代 | 第四代 |
长冈半太郎 (1865-1950) 留德,师从玻尔兹曼。 | 仁科芳雄 (1890-1951) 1921年留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师从卢瑟福;1922年去哥廷根,师从希尔伯特;1923年去哥本哈根,师从玻尔;1927去巴黎4个月,师从泡利;后返哥本哈根,随克莱因工作。 | 汤川秀树 (1907-1981) 1949年获奖。 | 坂田昌一 |
武谷三男 (1911-2000) | |||
朝永振一郞 (1906-1979) 留德,师从海森堡。1965年获奖。 | 南部阳一郎 (美籍,1921-) 2008年获奖。 | ||
小柴昌俊 (1926-)留英。2002年获奖。 | |||
坂田昌一 (1911-1970) | 小林诚(1944-) 2008年获奖。 | ||
益川敏英 (1940-) 2008年获奖。 | |||
菊池正士(1902-1974) 留德,师从海森堡。 |
在这一谱系传承过程中,仁科研究室的成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汤川的弟子内山龙雄曾评价说:“仁科博士将玻尔研究所那种现代的、而且是创造性的、具有探求精神的研究精神带回了日本。这种氛围和传统是旧的帝国大学所没有的。这种精神被接受过仁科博士教诲的人们传遍了日本”。
扫视20世纪中国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接近国际大师水准的中国科学家,但无论如何也画不出一张堪与本文表1所示日本诺奖谱系相似的中国谱系。
5. 杨振宁教授去年访问扬州大学时说,“20年内,中国本土有希望产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9-04/20/content_16301337.htm 然而本月初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讲演时又说道,“20年内中国人将拿到诺贝尔奖,并不乐观,我认为10年就可以实现”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0-09/11/c_12541413_3.htm
对杨振宁教授就中国本土诞生诺贝尔奖的预言,您个人怎么看?
没有看法。
6. 如果您在自己专业领域的探索过程中有新的感受和成果,欢迎和我们分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