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第四代科技创新测度指标 精选

已有 9016 次阅读 2017-7-21 06:20 |个人分类:科学计量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第四代科技创新测度指标

武夷山

 

          Innovation Metrics: Measurement to Insight(创新测度体系:通过测度获得启示)是Center for Accelerating Innovation(加快创新中心)主任Egils Milbergs和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科技政策中心主任Nicholas Vonortas教授共同撰写的一份白皮书,2004年发布。原文见http://innovationmanagement.se/wp-content/uploads/pdf/Innovation-Metrics-NII.pdf。这份白皮书是提交给National Innovation Initiative(国家创新倡议,2004年由IBM公司等非政府力量发起)的21st Century Innovation Working Group21世纪创新工作组)的。

          报告说,可以将科技创新(STI)指标粗略地分为四代。

          第一代指标通行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投入指标,如研发支出、科技人员、资本支出、技术强度,等等。

          第二代指标通行于20世纪70-80年代,主要是产出指标,如专利、论文、新产品、高技术贸易量,等等。

          第三代指标通行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创新指标,如创新调查获得的创新指标、创新指数、国家创新能力的定标比对,等等。存在的难点,一是国际数据比较的有效性,二是如何将服务业纳入创新调查,因为服务业所提供的的“产品”是一种过程,比制造业的产品要难测度得多。

          以上三代指标都符合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模型,Y=fX)。Y代表创新产出,X代表各种投入,而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是不清楚的,是个黑箱。显然,我们需要有第四代科技创新指标来试图打开黑箱。

          第四代指标是2000年之后出现的,仍处于萌芽阶段,主要是过程指标,包括:

----知识指标。我们仍在统计机器设备、钢铁吨数、交易量、培养的博士生数量、专利,等等。其实我们应该测度作为以上指标之基础的知识,测度知识的创造方式和扩散方式。然而,像知识这样的多层次概念只能由复合指标来反映,也许再分解为复合性的知识投资指标和复合性的知识绩效指标。(魏瑞斌博主和我在知识测度方面做过一些探索,我们的研究成果见http://www.docin.com/p-1648793234.html)。

----网络。当代的创新很少是由一个组织独自完成的,因此,只有理解网络,才能适当把握以知识为基础的网络经济。那么,就必须要有复合性的网络指标,来反映组织间的合约(如战略伙伴关系)、知识产权许可、隶属于不同组织的个人之间的非正式协作与知识交换,等等。这种创新网络既可能是区域性的,也可能是全国以至全球层次的。

----创新的条件。成功的创新是需要条件的,包括:经济需求、公共政策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社会的态度、文化因素,等等。因此,需要系统性的创新测度体系,它可能包括很多指标,但这些指标都应满足一些要求:(1)能描述创新体系及其动力学的主要特征;(2)能前瞻性地计及一些今后可能出现的宽泛进展,例如,平衡记分卡、共性技术图谱、需求变动和全球创新模式之监测、技术商品期权的计算,等等。

        现有的第四代科技创新指标都是探索性的,不成熟,分析价值有限。要想改善这些指标,美国应好好利用一些国际组织(如OECD和欧盟)在创新测度方面的专长。指标定义和创新模型应该是协调一致的,至少是国际可比的,以实现科技创新活动的国际定标比对。

 

          博主:2004年以来,在打开黑箱的创新测度(即测度创新投入到创新产出的转化过程)方面,国际学术界似乎没有多大进展。因此,这份白皮书的观点仍有参考价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67388.html

上一篇:科技日报采访我们后的报道:沟通一带一路 还有科技政策立交桥
下一篇:文字的威力----清点整理一下自己写过的评论(78)
收藏 IP: 106.120.33.*| 热度|

15 徐令予 李健 魏瑞斌 史晓雷 黄永义 刘立 鲍海飞 刘维树 蒋国华 杨正瓴 韩枫 李学宽 强涛 xlsd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