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weiya03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weiya0303

博文

沧桑巨变史无前

已有 3190 次阅读 2014-9-2 08:10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沧桑巨变史无前      

                                                                    葛维亚

旧中国千疮百孔,民不聊生。新中国的建立,百废待兴,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希望。

建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励精图治,谋求发展,走了一条十分艰苦,又十分曲折的道路。19501952年土改,农民获得土地,从最贫穷,最饥饿的状态中挣脱出来,盼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丰衣足食,走上康庄大道后来,随着统购统销、合作社化、公社化,农村取得了一定进步,同时也受到了天灾、人祸造成的严重影响,  农民仍然很贫穷,特别在“老少边穷”地区,人人要吃饱饭,还是个难以达到的大问题。在城市里,解放初期,由于鼓励闲散人口就业,至1956年,职工收入连年增加,有些部门工资连加三级,一片欢乐景象。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鉴于当时生产力不高,人们穿的是粗布衣服,上面还常常带有补丁,能有一件“阴丹士林”布料制成品,已属于“高级”服装。大多数人脚上穿着布鞋、布袜,纳鞋底和补袜子成了最繁琐的家务劳动。吃的方面,北方多为粗粮,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加工粗糙的小米、高梁、玉米为日常主食,只有在春节或几个民俗节日才能吃上一顿大米饭和白面铰子。南方的主食为粮店计划供应的存储多年已发黄的大米,而且是“八一面粉”、“九二米”。生活用品极为简单,一张床、一张桌子、两个箱子,常为家庭的基本行当。那时,女孩把三转一响(三转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响为电子管收音机)作为择偶条件,也是一般家庭追求的目标。而沙发、电扇、电话作为“高级”用品,不敢奢求。城市住房多为筒子楼、“干打垒“,几家公用一个厨房,一个厕所。

19591961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时期,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从粮、布按票计划供应,发展到很多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也逐步变为凭票供应。票证种类包括粮票、布票、油票、肉票、糖票、鱼票、线票、鞋票、油条票、鸡蛋票、黄豆票、豆腐票、粉丝票、糕点票、糖果票、花生票、茶叶票、棉花票、棉絮票、毛线票、香烟票、肥皂票、香皂票、手表票、自行车票、缝制机票等等,甚至还有月经票以及农村积肥用的粪票、尿票,种类繁多,不胜枚举。1961年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达到了156种。也就是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几乎都实行了凭票限量供应。困难时期,有些地区城镇户口每人每月粮食定量由28斤减为27斤,又减为26斤。食油每人每月半斤,猪肉一斤,后减为半斤。以前是“吃了算”,现在是“算了吃”。长时间少粮、少油、少肉,以“瓜菜代”方式充饥,青菜萝卜保平安。如能买到一块肥肉或猪油,则兴奋不已。此时农村的情况更糟,灾荒更加严重。

解放前,现在看来很普通的商品全部或主要依靠进口。例如钢笔也是“高级”商品,名贵钢笔如美国派克、上海金星一支的价格相当二两黄金,  而被称为 “原子笔”的美国圆珠笔,更加昂贵。在当时“玻璃丝袜”(即卡普龙丝袜)“原子笔”属于上流社会时髦用品。解放前自行车靠进口,英国兰苓、日本富士走俏中国价格很高,寻常百姓只能望“车”兴叹。

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奋起直追,一些轻工产品从无到有,发展迅速。

1962年开始,经济复苏,生活也随之好转。在穿戴与用品方面,开始更新换代。塑料和化纤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生活。1962年卡普龙丝袜进入市场,63年尼龙袜在商店出售,价格虽略高,仍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6265年期间,塑料凉鞋、拖鞋、人造革的皮鞋、提袋、皮包、旅行袋先后出现,涤棉底确凉布料和服装走悄市场。透明或薄型塑料袋的推出,改变了几十年用纸张包装商品的一贯制。塑料袋因其耐用且不透水,很适合家庭存放食品和物品,只是69年以前极为稀有,用脏后洗干净再用,从不随意丢弃。1970年上海、天津、广州国产手表大量上市,以其物美价廉与瑞士英纳哥手表抗衡,结束了五十年代只能生产双铃马蹄表(坐钟)的历史。建国后天津飞鸽、上海永久迅速发展,成为深受全国欢迎的名牌,  但和国产手表一样,  属于当时的“高级”商品,一般职工不吃不喝需要三四个月工资才能买到一辆。六十年代初期我国已经能够制造高级电子管收音机,并开始走入普通家庭。大约1967年我国开始生产国产半导体收音机,但功能差、体积大、价格高,拥有者极少。经过十年力,开始普及,几乎每家一部。七十年代我国开始生产圆珠笔,由于常常不下水,书写困难,很少有人使用。直至八十年代才逐步替代钢笔,得到推广。

1976年“四人帮”覆灭后,三十多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国民经济飞跃发展,如春风化雨,生活也随之发生明显变化。八十年代初期,缝纫机、自行车、沙发、大衣柜、五斗柜、电扇、计算器、电子手表、台灯等开始普及,走进千家万户。1981年日本三洋单放机进军中国,继而日本夏普、松下、索尼、日立、东芝、三菱收录机充斥中国市场,价格昂贵。1984年已有国产收录机出现,以较低价格、中等质量受到普通消费者的欢迎,但高档收录机和磁带仍被日本垄断,索尼和TDK磁带称霸市场。1985年国产磁带上市,无法与日本磁带竞争,步履艰难。七十年代末期至八十年代初期,  我国生产的9吋、14吋黑白电视机、单缸洗衣机、甩干机、纷纷上市,由于量少价高,购买者很少。我国出国人员回国及港澳台同胞来内地探亲时,把国外电视机等家电用品带到国内,但数量极为有限。19841990年,日本制造的或我国组装的彩色电视机成为我国紧俏商品,供不应求。同时,大哥大(体积很大的手机)BB机、变焦照相机亮相中国,购买者多为老板和白领阶层。1987年前后,国外原装和国内组装的电冰箱也开始上市,鉴于价格较高,顾客多选购容量很小的单开门冰箱。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的十年间,我国家电由于在品种、质量、价格方面的优势,逐步替代了进口产品,牢固占领了国内市场。国产收录机、彩电、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微波炉、傻瓜照相机、磁带随身听、CD音响、VCD影碟机、窗式及分体式空调等变为国内家电主流产品。此时,各种家电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变为家庭日常用品。自1993年起,住宅电话先后在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逐步普及,速度之快,在世界名列前茅。想起以往20世纪40年代的“玻璃”袜子、原子笔、自来水笔,50年代的瑞士手表,60年代的袖珍半导体收音机,70年代的电视机,80年代的BB机,90年代的手机,皆为众人喜爱的贵重商品。曾几何时,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步变为中低价轻工产品。正所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手机的飞速发展最令人瞩目。它从20多年前只有通话功能的“大砖头”开始“廋身”,在体积、重量、功能、价格上发生根本变化。现在的手机比香烟盒还小,重量只有100-200克左右;具有通话、短信、电脑、上网、摄影、娱乐、音乐、记事、GPS、触摸、手写等众多功能。手机电池的体积越来越小,容量或待机时间越来越长。目前,座机电话已有逐步被移动电话替代的趋势。如今,手机趋于智能化,与电脑功能、金融功能混为一体,变为人人不可或缺的用品。局统计,2013年手机上网人数达5亿人。

到了二十一世纪,国力增强,经济腾飞,城乡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大部分地区实现温饱,城镇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质量和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在省会级以上大城市,管道煤气逐步普及,告别了烟熏火燎的“蜂窝煤”时代。电炉、微波炉、电磁炉在烹调中大显身手。厨房排风扇被抽油烟机替代,沐浴燃气热水器升级为电力热水器,吸尘器的拥有量也相应增加。空调从窗式、分体式变为大马力冷暖两用柜式空调。在南方“火炉”城市,以往夏季晚上,几乎家家户户在外面摇着芭蕉扇乘凉的特殊景观,已经无影无踪。根据前两年统计,在城镇及部分农村中,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三大件已基本普及,普及率达到90%以上。热水器、影碟机、排油烟机、空调器已达到60%--80%的较高普及率。饮食要求从吃饱到吃好,再到讲究营养健康,树立了新观念。个人交通工具由脚踏车变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再变为小轿车,脚踏车的风光渐渐消退,展现了新生活的曙光。2004年和2005年城镇家庭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分别为18辆和2.3辆,今年(2009)我国汽车销量有望破千万,增长趋势明显。全国住宅电话相当普及,在职工中手机接近人手一部。据统计,我国电话用户总数突破10亿户,其中我国自然村电话普及率达到92.5%;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过五成;2004年中国移动电话普及率首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在城市建筑方面,彻底改变了几十年前的大屋顶、低矮灰旧的办公楼、筒子楼、干打垒以及三代同堂的亭子间或阁楼式建筑。各种各样又极具个性的公寓、别墅、写字楼平地而起,复式楼、空透、外飘窗、建筑环保与生态美化等建筑风格花样翻新,建筑物的布局、结构、样式、色彩别具一格,  明显改变了城镇面貌。目前,中国城镇居民住房人均居住面积突破21平方米,这宣告着中国告别住房极为短缺时代,已达到住房的小康标准。居民居住条件得到很大改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居住面积不能过小,又要求卧室、客厅、饭厅、学习室、卫生间、厕所、储藏室一应俱全。还要求装修讲究,体现新潮、环保的新概念。在广大农村,住房条件和质量也明显改观,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1978年为8.1平方米,1997年为22.5平方米。时至2000年,农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就达到15平方米,基本上达到了小康阶段的居住要求。“50年代住草房,7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这句话正是农民居住条件变化的生动写照。

二十一世纪已进入信息和知识经济更为成熟的数字时代,各种高科技发明层出不穷,数码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全球化浪潮推动下,我国电脑应用与通讯技术迅猛发展,2000年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9.7台,比1997年增长273.1%2008年中国电脑用户6000万,个人拥有电脑5200万台。目前,中国大中城市的电脑普及率达到百分之四十以上。互联网上网人数已由2000年的2250万人上升到20066月底的12300万人。2008年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达到2.2亿,宽带接入用户达到7147万户。2013年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45.8%

全国99.5%的行政村已开通了电话,97%的乡镇能够接入互联网。家用电脑将成了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热点。在行政和事业单位以及其他部门里,办公自动化、行政业务会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远程教育迅速发展,基本普及了电脑应用。MP4、袖珍摄像机、袖珍数码照相机、背投电视机等数码产品走入普通家庭。随着上网费用的下调、连接速度的提高、网上资讯的丰富,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网上教育、网上通讯、网上娱乐以及从网上获得资讯越来越普遍,网络已成为现代城镇居民,尤其是年轻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我国人民已经置身于社会激烈变革之中,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生活观念,更加重视信息交流,更加重视个人营养与健康,更加重视养生与长寿,努力营造良好生活环境,改善生活品质。进入新世纪,家庭教育经费比例逐年提高,保险消费逐年增加,刷卡形式的贷款消费成为新时尚,居民投资继续偏向有价证券,家庭服务实现网络化社会化。凝聚“正能量”实现中国梦,一个强大的中国正在国富民强的大路上突飞猛进,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2130-824207.html

上一篇:佛罗伦萨精美绝伦
下一篇: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方法及其应用
收藏 IP: 14.200.221.*| 热度|

4 齐国臣 陈小润 檀成龙 魏剑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1: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