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又闻两会建言声 精选

已有 5099 次阅读 2016-3-13 20:18 |个人分类:杂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科普, 环境, 两会, 建言


前几天又参加了政协科协组的讨论,再次听委员们认真地说,仍是很有兴味。相对而言,较公开报道的内容要生动些,谈问题也更直白。委员们是很用心的,即如实反映情况,又把握帮忙不添乱的原则,有板有眼,希望这些意见能对决策层产生些影响,不白说。

 

作为科协组的委员首先对国家科普政策提出了意见,国家制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很好,是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但创新发展的基础是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这一点在“十三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体现不够,我们提了多次意见,希望将国民科学素质指数提升到10%能列入到十三五规划中,但没有实现。应该对制定规划的同志做一次测试,先看看他们的科学素质够不够。

 

中国的国民科学素质指标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但近年来进步也很快,2010年调查时为3.27%,2015年已提升到6.2%,若经过5年努力,接近或达到10%还是有希望的,但要加把劲,制定规划时若能提出量化目标,应会起到促进作用。

 

来自中科院武汉分院的代表则对科协负责的科普工作提出了建议,希望“十三五”时期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应考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不应只关注新的场馆建设。我们现在做的一些工作,如对社会开放图书馆、组织科普宣讲团、到一些学校开设科学思维课程等,若能得到持续性支持,可以达到投入少见效快的效果。另一位来自医学界的代表则提出要加强健康科普知识的传播,认为目前这方面的信息很乱,应鼓励科学家站出来发声,要有激励政策。顺带称赞了一下中央的八项规定,限制公款吃喝对健康也是有益的,对干部的政治生命和身体健康都是爱护。

 

对于中央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委员们表示了振奋,也表达出了忧虑。一位代表谈到,作为科学工作者,对于社会上发生的一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意见,或发发牢骚,但对于科技创新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自身的问题也是不少的。一些流传的说法,我们也都听得到,如“见到项目一哄而起,争到项目一哄而上,项目结束一哄而散”;“申请项目编故事,检查项目编花样,验收项目编成果;”等等。国家这次提出创新驱动,不仅是竖一面旗,指一个方向,是要有真金白银投入的,将来做不好,十几亿人是要骂娘的,我们作为国家支持的科技机构,是国家队,真的准备好了吗?回顾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科技发展历史,通过国家的支持,实现了科技的迅猛发展,甚至世界科技重心的转移,英国、法国、德国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包括俄国的彼得大帝,也在科技发展上给予了大量投入,提升了国家的整体实力。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国家投入了,但能否有效地组织好,解决好现实中的问题,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来,否则,还会是原有的局面。

 

谈到投入,特别是国家对基础科研的投入,也有代表提出意见,认为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基础研究投入不太够的日本也能达到占GDP总量的0.29%,韩国是0.7%,法国、英国超过0.5%,我们不到0.1%,基础不牢,就不可能有足够的支撑能力。从历史上看,我们国家曾经有过一些值得骄傲的发明,如指南针、火药等,但都没有转化为实际的科技能力,缺少基础研究是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在科技上取得了不少进步,科技论文、引用率、专利拥有量都进入到世界前列,但对国家的科技支撑能力仍明显不足。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也不算少了,但往往以规模取胜,若比创新能力,差距就明显了,汤森路透公布的2015年全球创新企业百强名单中,亚洲共有44家企业上榜,日本占了20多家,韩国有7家,中国企业则无缘其中。华为前一年曾首次跻身该排行榜,今年又出来了。“十二五”规划中谈到了基础科研的投入比例,但“十三五”没再提,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

 

谈到知识产权问题,来自知识产权局的代表表示了担忧,提出了如何使法律执行落地的问题。我国有最大的网络群体,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知度也是最低的。阿里巴巴每年遇到的侵权诉讼达1000万件,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总和。如何使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必须考虑中国的国情。我曾问过法国的同行,他们国家是否存在互联网上知识产权问题,他说曾经也很多,但及时解决了。方法也很简单,出台了一个知识产权保护宣言,用户、供应商、网络管理等几方面共同签署,就基本搞定了。这样的办法在中国能行得通吗?现有的法律已不少,执行则不到位。

 

还有代表对“十三五”规划中对科技创新的提法提了意见,认为总体不错,但一些具体措施则落入老套路,如实施创新企业百强工程、打造“双创”示范基地城市、建设一批创新人才示范基地、培养一批有世界眼光的企业家等。政府要做的事就是提供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提供便利,排除障碍,具体谁能创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则是企业和企业家自己的事,是自然产生的。现有的企业家又有哪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呢?希望领导层能转换思路,改变一些传统做法。

 

来自青海大学的代表提出了西部人才环境条件问题。总书记对青海提出要求要保护生态,创新发展。怎么创新呢?没有人呀!青海大学的二级教授月工资收入是7、8千元,如何吸引人?去年我到北京去招人,动员了半天,一个也没来,从天津招了一个,还是通过熟人的亲戚关系。我们也不好意思让省里解决,全省事业单位的年平均收入为3万8,我们已经5万了。建议国家能统筹考虑,为西部专门设立博士学位以上人才岗位,全国够条件的人都可以来上岗,从机制上解决西部人才不足问题。

 

两个多小时的发言,边听边记,主要内容应差不多,具体数字或许有偏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962419.html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与气象信息+
下一篇:踏青凤凰岭
收藏 IP: 119.80.36.*| 热度|

9 檀成龙 韩枫 武夷山 黄永义 李卓亭 周向进 biofans divingmed maoz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7: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