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跋集之15:《中国古代经济治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导论
转摘自 钟茂初等:《中国古代经济治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光明日报出版社2023年版
《管子》,托名春秋时期管仲所作,实际上是战国时期各学派有关治国思想的汇编。现存版本,为汉代刘向编定,原有八十六篇,现存七十六篇,其余十篇佚失。尽管《管子》内容庞杂、思想不尽统一,但各篇内容还是具有较为丰富的学理价值,并受到历代学者重视。
总体上来看,《管子》是一部关于国家治理的典籍。《管子》全书结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背景,提出了国家治理、国家经济管理、法治、社会政治伦理等方面的思想和方法。尤其是在国家经济管理方面,涉及到了现代经济学所讨论的生产、交换、流通、分配、消费、货币、市场价格、垄断经营、产业、对外经济等内容,是中国古代经济学思想的奠基之作,是中国古代一部名副其实的《国富论》。更为具有思想价值的是,《管子》的经济学思想中,已经包含了对于人性逐利的行为动机、对于经济关系的均衡与权衡、利益诱导激励机制、政策目标的适度性、政策制度法规切合民众意愿、国家对经济稳定的调控等重要问题的讨论。此外,《管子》还把国家经济发展与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联系在一起,而不是独立地讨论治理制度、法律、军事、道德教化等问题,特别是强调经济手段在治理过程中的作用,而不是片面强调采用强制性手段的治理。《管子》的上述思想,对于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对的现实问题依然有着重要启示作用。
要深刻地理解《管子》的思想及其对于当今社会的启示作用,首先要读懂《管子》原文。本书作者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其一,由于《管子》在流传过程中造成的简篇错乱、文字夺误等问题较多,所以,读者应选择较为严谨的校勘释本作为参考。如,清代戴望所撰《管子校正》,当代郭沫若等人所撰《管子集校》等。这些校勘注释本,对于读懂《管子》有重要参考作用。
其二,由于《管子》可以看作是以经济思想为核心的典籍,所以,读者还应选择偏重经济学视角的、较为严谨的释本作为参考,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经济学院《管子》经济思想研究组编撰的《<管子>经济篇文注译》。因为,《管子》本身的文字,相对于《老子》《庄子》《周易》,并不算深奥难懂,较为困难的是对其所要表达思想如何准确理解。如果不能从经济学视角去理解《管子》思想,也就很难单纯从文字层面读懂《管子》所要表达的意涵。
其三,由于《管子》是为战国时代背景下的国家治理服务的,所以,在读懂《管子》之先,就要准确认识《管子》所追求的国家治理目标(大致可归纳为:国家得到有效治理、依法治国、国家对经济的掌控能力、富国富民、抑制豪强、重农抑末、经济社会稳定有序等)。尽管《管子》内容庞杂、思想不尽统一,但其所追求的总体目标并不偏移。正是由于《管子》所论述的思想都是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所以,对于《管子》内容的解读,也应朝着这一方向去认识和理解。
其四,要根据同一篇目上下文思想连贯统一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如,《侈靡篇》,“国贫而鄙富,苴美于朝市;国富而鄙贫,莫尽如市”,从字面上很难准确理解其意涵。但根据上下文及该篇的主题思想,不能理解其含义是:城市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国贫”,即“产品未能足够流入城市”之义),而农村供给得不到完全售出(“鄙富”,即“农村产品未能充分流出”之义),是市场交易不充分(“朝市”,即“如同早市那样市场交易受限”之义)造成的;城市需求得到完全满足(“国富”),而农村供给得到完全售出(“鄙贫”),则是市场交易充分(“莫尽如市”,如同“从早到晚为市那样市场交易不受限制”之义)带来的。这样来解读,就能够更好地更准确地认识《管子》的深刻思想。
其五,《管子》的主要观点,通常采用“故曰……”“是故……”“故……”等句式,归纳总结于各篇各段落的结尾。所以,在读《管子》时,可以先读解其核心观点,而后反过来审读整个段落,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各句文字的语义。
其六,《管子》的论述过程中,多采用并列或递进的论述方式,本书作者根据原文语义,对其标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校订,采用标点“、”表示所论述事物间的并列关系,采用标点“;”表示所论述语句间的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这对于更准确地阅读理解《管子》,应有所助益。读者应当注意的是,现今所见各种《管子》版本,对于标点所反映的逻辑关系缺乏足够认识,随意标点的现象较为普遍。
其七,对于《管子》的具体内容,应着重理解其逻辑性,而非其具体表述。《管子》各篇所论述的事例,未必是真实存在,恐怕不少是臆想的。尤其是文中用数字或数量表述的内容(如“倍”、“十倍”、“二十倍”等)、法规严厉程度的内容(“亏令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死,留令者死,不从令者死”等),未必可信。今人读解《管子》,应主要从其思考方向、思维方式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而不要去纠结其具体的数字和数量关系。
其八,《管子》中存在大量的通用字,如,“涂”通“途”、“渝”通“逾”、“芸”通“耘”、“繇”通“徭”、“倍”通“悖”、“竟”通“境”等,应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联审慎确定其“本字”,准确认识相应字词的语义;此外,《管子》全书中同一字词,在不同语境下,也有不同的含义,如,“国”,有时为“诸侯国”之义,有时则为“都市城镇”之义,应根据上下文准确确定其语义。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管子》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这些启示,是从《管子》关于国家有效治理、依法治理、利益诱导激励机制、政策目标的适度性、政策制度法规切合民众意愿等方面内容,借鉴运用于当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而得出的,并不是《管子》对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见解。换言之,借鉴的只是《管子》对于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其具体认识。
例如,《法法篇》“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审而不行,则赏罚轻也;重而不行,则赏罚不信也;信而不行,则不以身先之也”之句,本身并没有涉及生态环境问题,但其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却有重要启示作用。即,不以法规化的方式去形成,就不可能建成常态化的制度,不能常态化处理相关事务;不以程序化的方式去推行,制度政策就难以落实;制度政策难以落实,表明制度政策缺乏强制性措施;制度政策有强制性依然无法落实,表明制定政策不切合实际;如果政策切合实际仍然无法落实,则表明制度政策的激励力度和处罚力度不足;如果制度政策的激励力度和处罚力度已经达到了必要程度,仍然无法落实,则表明激励和处罚机制缺乏可信度;如果人们认同激励和处罚机制的可信度,仍然无法落实,那么问题就在于对社会起引导作用的群体没有身体力行。所以,起引导作用群体的带头落实,是制度政策得以在全社会落实的重要前提。
再如,《轻重乙篇》有“民,夺之则怒,予之则喜。民情固然。先王知其然,故见予之所,不见夺之理。……故夺然后予,高然后下,喜然后怒,天下可举”之句,本身并没有涉及生态环境问题,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有效性问题却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即,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必须考虑民众的行为偏好(民众一般都是“获得”则增加其效用、“付出”则降低其效用),这样的政策才是有效的。所以,生态环境政策,对民众的补偿机制优于对民众的成本分担机制。因此,实施补偿机制应尽可能显性化,而实施成本分担机制则应尽可能隐性化;同理,对于民众相关权益的政策,如果是增加民众权益则应尽可能显性化,如果是限制民众权益则应尽可能隐性化;再者,在给予与予夺权益的机制同时存在时,考虑到民众的行为偏好,不妨先予夺后给予,这种方式优于先给予后予夺。
引文格式:钟茂初. 中国古代经济治理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4: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