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vg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fvg9

博文

《詩經》筆記:1國風7鄭風15東門之墠·總89

已有 690 次阅读 2023-11-26 06:13 |个人分类:读书-科研笔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鄭風異變婚道盡,

朱子釋詩淫辭開。

嘗栗阪草秘遠處,

不待相禮男女來。*

*和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韻: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大林寺】佛教聖地之一,在今廬山牯嶺附近。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生於河南新鄭,祖籍太原,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名言:“篇篇無空文,句句必盡規”。留存《白氏長慶集》。

目次:一、原詩  二、東門之墠·小序  三、章字詞解   四、譯詩

*文中帶*號者為拙筆所加。

一、原詩

共兩章,每章四句。

·東門之墠(shàntān),茹藘(lǘ)在阪(bǎn fǎn)。其室則邇(ěr),其人甚遠。

·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二、東門之墠·小序

《序》“《東門之墠》,刺亂也。男女有不待禮而相奔者也。”陸音義:“墠音善。此序(*北大版:舊)無注。崔《集注》本有(北大版:。鄭)注云:‘時亂,故不得待禮而行’。”

孔疏:“經二章皆女奔男之事也。上篇以禮親迎,女尚違而不至,此復得有不待禮而相奔者,私自姦通,則越禮相就;志留他色,則依禮不行,二者俱是淫風,故名曰‘為刺也’(*北大版‘各自為刺也’)。”

 朱熹《詩序辯說·東門有墠》:“此序得之”。

 三、章字詞解

第一章:東門之墠(shàntān),茹藘(lǘ)在阪 (bǎn fǎn)。其室則邇(ěr),其人甚遠。

東門之墠,茹藘(lǘ)在阪(bǎn fǎn)

東門】毛傳:“東門,城東門也。”朱傳同。

(shàntān)】毛傳:“墠,除地町町(*)者。”朱傳:“ 墠音善,叶上演反。墠,除地町町者 ”。*夲詩中音灘,康典第170頁:“音滩。宽也。……《詩·鄭風》: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又與壇通。” 孔疏:傳東門……在阪,“‘出其東門,有女如雲’,是國門之外見女也。‘東門之池,可以漚麻’,是國門之外有池也。則知諸言東門皆為城門,故云‘東門,城東門’也。襄二十八年《左傳》云:‘子產相鄭伯以如楚。舍不為壇,外僕言曰:‘昔先大夫相先君適四國,未嘗不為壇。今子草舍,無乃不可乎?’上言‘舍不為壇’,下言‘今子草舍’,明知壇者除地去草矣,故云‘壇,除地町町者’也。徧撿諸本,字皆作‘壇’,《左傳》亦作‘壇’。其《禮記》、《尚書》言壇、墠者,皆封土者謂之壇,除地者謂之墠。壇,墠字異,而作此‘壇’字,讀音曰墠。蓋古字得通用也。今定本作‘墠’。

茹藘(lǘ)】毛傳:“茹藘,茅蒐也。男女之際,近而易,則如東門之墠,遠而難則茹藘在阪。” 孔疏:“‘茹藘,茅蒐’,《釋草》文。李廵曰:‘茅蒐,一名茜,可以染絳。’陸璣《疏》云:‘一名地血,齊人謂之茜,徐州人謂之牛蔓’。然則今之蒨草是也。男女之際者,謂婚姻之禮,是男女交際之事。《禮記·大傳》云‘異姓主名治際會’,亦謂婚禮交際之會也。以壇阪者各自為喻,壇是平地,又除治,阪是高阜又草生焉,人欲踐之,則有難易,以喻婚姻之道,有禮,無禮之難易,故云‘男女之際,近而易則如東門之壇,遠而難則如茹藘在阪’也’。阪云遠而難,則壇當云近而易,不言‘而易’可知而省文也。壇阪可以喻難易耳。無遠近之象而云近遠者,以壇繋東門言之,則近在門外,阪不言所在,則遠於東門矣。且下句言‘則邇’、‘甚遠’,故傳顧下經,以遠近解之。下傳云:‘得禮則近,不得禮則遠’,還與此傳文相成為始終之說。”

鄭箋:“城東門之外有墠,墠邊有阪,茅蒐生焉,茅蒐之為難淺矣,易越而出。此女欲奔男之辭。”

陸音義:“茹音如,後篇同。藘,力於反。茹藘,茅蒐,蒨草也,後篇同。阪音反,又符板反。茅,貌交反,又音妹。為難,乃旦反,易以豉反,下同。”朱傳:“茹音如,藘音閭”。

孔疏:箋城東……之辞,“箋以下章,‘栗’與‘有踐家室’連文,以此章‘壇’與‘茹藘’在阪連文,則是同在一處,不宜分之為二,故易傳以為壇邊有阪,栗在室内,得作一興,共為女辭。阪是難登之物,茅蒐延蔓之草,生於阪上,行者之所以小難,但為難淺矣,易越而出,以自喻己家禁難亦淺矣,易以奔男,是女欲奔男,令迎己之辭也。若然,阪有茹藘,可為小難,壇乃除地,非為阻難,而亦言之者,物以高下相形,欲見阪之難登,故先言壇之易踐,以形見阪為難耳,不取易為義也。”

朱傳與引李巡同:“茹藘,茅蒐也,一名茜,可以染絳。”

康典第997頁:“‘茹藘’音如慮,又草名。《詩·鄭風》:茹藘在阪。傳:茅蒐也。《爾雅·釋草》:筎藘。注:今蒨草也。” 蒐音搜,康典第1016頁:“《說文》:茅蓃也。徐曰:今人謂蒐為地血,食之補血,故從鬼。《周禮·地官》:掌染草。……《山海經》注:蒐一名茜。”

(tīng)】陸音義:“町,吐鼎反,又徒冷反。”康典第712頁:“tīng他頂切,音珽。《說文》田踐處曰町。《廣韻》田區畔埒(*liè田塍(chéng))也。《詩·鄭風·東門之墠傳》墠,除地町町者。……dīng又都挺切,音頂。田畝謂之町。zhèng又丈梗切,音瑒。町,除地爲墠也”。

(bǎnfǎn)】朱傳:“阪音反,叶孚臠(*luán)反。陂者曰:阪,門之旁有墠,墠之外有阪,阪之上有草,識其所與淫者之居也【*朱熹想象力豐富】。”

陳第《毛詩古音攷》卷二:“阪音顯。从反得聲反。古音顯”。

音反、版,夲詩音反,康典第1335頁:“《說文》:坡者曰阪,一曰澤障,一曰山脋也。……《詩·鄭風》: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其室則邇(ěr),其人甚遠

(ěr)】毛傳:“邇,近也。得禮則近,不得禮則遠。” 孔疏:傳邇近……則遠,“邇,近,《釋詁》文。室與人相對,則室謂宅,人居室内,而云室近人遠,此刺女不待禮,故知以禮為遠近。”

鄭箋:“其室則近,謂所欲奔男之家,望其來迎己而不來,則為遠。”

朱傳:“室邇人遠者,思之而未得見之辭。

章解:

孔疏:東門……甚遠,“毛以為,東門之壇,除地町町,其踐履則易。茹藘在阪,則為礙阻,其登涉則難。言人之行者,踐東門之壇則易。登茹藘在阪則難越,以興為婚姻者,得禮則易,不得禮則難。婚姻之際,非禮不可。若得禮,其室則近,人得相從易,可為婚姻。若不得禮,則室雖相近,其人甚遠不可為婚矣。是男女之交,不可無禮。今鄭國之女,有不待禮而奔男者,故舉之以刺當時之淫亂也。

“鄭以為,女欲奔男之辭,東門之外有壇,壇之邊有阪,茹藘之草生於阪上。女言東門之外有壇,茹藘在於阪上,其為禁難淺矣,言其易越而出,興已是未嫁之女,父兄之禁難亦淺矣,言其易可以奔男。止,自男不來迎己耳。又言己所欲奔之男,其室去此則近,為不來迎己,雖近難見,其人甚遠,不可得從也。欲使此男迎己,己則從之,是不待禮而相奔,故刺之。”

第二章: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東門之栗,有踐家室

】毛傳:“栗,行上栗也。” 陸音義:“行上并如字。,行上如字,行道也。《左傳》云‘斬行栗”。

孔疏:傳栗行……践浅,“傳以栗在東門之外,不處園圃之間,則是表道樹也。故云‘栗,行上栗’行謂道也。襄九年《左傳》云:‘趙武,魏絳斬行栗。’杜預云:‘行栗,表道樹’”。

】毛傳:“踐,淺也。” 孔疏:“‘踐,淺’,《釋言》文,此經,傳無明解,準上章亦宜以難易為喻,故同上為說也。”】康典第1206頁:“《说文》:履也。……又《玉篇》:行也。《类篇》:列也。”

鄭箋:“栗而在淺家室之内,言易竊取。栗人所啗(*啖音旦)食而甘耆,故女以自喻也。” 陸音義:“啗,徒覽反,本又作‘啖’,亦作噉,並同。耆,常志反。”

*《毛詩注疏·卷七考證》 :“‘東門之墠’章,有踐家室,‘踐’,韓詩作‘靖’。注:‘靖’,善也,言東門之外栗樹之下有善人,可與成為家室也。”

    朱傳:“賦也。踐,行列貌,門之旁有栗,栗之下有成行列之家室,亦識其處也。”

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毛傳:“即,就也。”朱傳同。鄭箋:“我豈不思望女乎?女不就迎我而俱去耳。”

】康典第89頁:“《說文》:即食也。一曰就也。徐曰:即猶就也。”

章解:

孔疏:東門……我即,“毛以為,東門之外,有栗樹生於路上,無人守護,其欲取之則為易。有物在淺室家之内,雖在淺室,有主守之,其欲取之則難,以興為婚者得禮則易,不得禮則難。婚姻之際,不可無禮,故貞女謂男子云:我豈不於汝思為室家乎?但子不以禮就我,我無由從子。貞女之行,非禮不動。今鄭國之女,何以不待禮而奔乎?故刺之。標點

“鄭以為,女呼男迎己之辭。言東門之外栗樹,有淺陋家室之内生之。栗在淺家,易可竊取,喻己在父母之家,亦易竊取,正以栗為興者。栗有美味,人所啗食而甘之,言己有美色,亦男所親愛而悦之,故女以自喻。女又謂男曰:我豈可不於汝思望之乎?誠思汝矣。但子不於我來就迎之,故我無由得往耳。女當待禮從男,今欲男就迎即去,故刺之。”

四、譯詩

東門有壇蘆在阪,屋在眼前人卻遠。

東門道栗近有室,豈非想你你不理。

2023年10月13日星期五,20231126日星期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608-1411160.html

上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7鄭風14丰·總88
下一篇:《詩經》筆記:1國風7鄭風16風雨·總90
收藏 IP: 171.83.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