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道德底线”与“价值取向”的故事
冯兆东(2016-05-31)
这是我在李云帆博文的评论栏里写过的一段话,我忍不住将它作为独立博文再发一遍(请读过的朋友谅解吆)
两个“道德底线”与“价值取向”的故事(发生在甘肃中部---我的老家---的真实故事)。
(1)1960年大灾慌时,甘肃中部饿死了不少人。D氏为了一家人活命,偷了别人的粮食。事后的D氏一直将那次偷盗当作“耻辱”藏在心里,并一直坚持用合理的价值观引导他的子女。很晚年的D氏被儿女问起此事时,他答道:那是迫不得已,但也确实是“耻辱”的事,我根本不想告诉你们的。D氏既受后代尊重,也成功地养育了子女。
(2)住在同一村子的H氏也为了一家人活命偷了别人的粮食。但不同于D氏的是,H氏自豪地告诉他的子女:如果不是偷的话,这一家人早被饿死了(确实如此)。结果呢,H氏不但失去了子女对他的尊重,而且培育了一代“偷窃”接班人(他的四个儿子中有三人因偷盗蹲过监狱)。
我讲上面两个故事的愿望是:
即便您在某一特定情形下不得不“牺牲职业操守”,但您绝决不能把您的“牺牲职业操守”当作“合理的价值观”拿到台面上去晒的(晒:指任何形式的公开宣扬和炫耀)。我觉得这不能算作”假冒伪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