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在亚特兰大开美国园艺学会年会,很多华人教授聚在一起,聊学术,聊过去,聊友谊,谈合作,交流“情报”,当然也聊八卦。我1988年在Cornell读博士时加入美国园艺学会。园艺学会是个非常“会员友好”型学会。学会有个亚洲园艺工作组,它的“前身”是“中国园艺工作组”,是我和张冬林1996年创建(那时我是美国园艺学会的唯一的一个faculty,冬林是University of Georgia的学生,现在是UGA的冠名教授),后来改成亚洲园艺工作组。再后来,印度裔和巴基斯坦裔的以及非洲裔的也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工作组。每年开学会年会时该工作组会组织一些workshop,symposium,每年会选一个秘书,第二年升为Chair-elect,第三年成为Chair,我当过首任两届的主席。这样能让大家都有参与学会的一些事物,并增加一些学会服务的经历。我也是从那时开始积极参与学会的事务,当过好多个工作组的主席和成员,提高了自己的交流能力和协调能力。每年年会大家有些联谊活动,相互帮些忙。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没有勾心斗角。Senior的教授也会给junior的教授们提供一些经验分享。这个工作组是美国园艺学会里最活跃的工作组之一。去年建了微信群,今年有增加了很多人。现在已有80多个人。还有很多人没有加入。
在大家的介绍时,我也就“倚老卖老”一次,因为我是美国园艺领域第一个大陆来的教授,1990年开始做教授,一晃35年多了。“显得”最年轻的是李义教授,最早来美国,但加入园艺学会稍晚些。有后辈猜他才30岁!可见他的青春活力!不仅学术做得一流,身体也保养得一流,还是一个烹饪师,大吃货!“掼蛋”迷!
一些“老”教授(1977、978年入学的),聚在一起,还在谈学术,谈合作,谈得津津有味,真是“不忘初心”。
“想当年”,我开始做教授时,都觉得能做一个以科研为主,教学为辅的教授已经很不容易,因为那时英语实在太差!差得不可思议!现在,全教学的也有!特别是做农业推广的,主要和园艺产业的人打交道,和“农民”打交道,曾觉得是不可能及的,现在已有好多这样的教授了。可见后生可畏。作为“前辈”,看到学会里有这么多新人,真是欣慰。但学会的领导人至今还没有,虽然张冬林教授和我都参加过竞选,但没有成功。学会会仕(Fellow)也还只有我孤零零一个,群体还需努力加油。
程宗明,2016年8月14日星期日,Louisville ,TN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