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政策,打听] 诺贝尔科学奖发给“科学自身”为主,“科技应用”为辅?
免责声明:
我不是“科技政策”类专业的。下面是我的一些“印象”。
我现在很忙,没有时间做详细的历史资料统计。
反之,
假如将来有时间、有精力,
我想自己真正的统计一下。
一、诺贝尔科学奖主要发给“科学自身”
具体些,就是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现/发明
新的科学原理,
新的科学工具,
新的科学现象,
……
二、诺贝尔奖也发给“科技应用”
解决了重要难题的各种具体成果。
三、一项具体的科技成果,有时不太好划分其属性
例如,晶体管发明,属于“原理”、“工具”、“现象”?似乎都沾边。
四、可信专家们的主观判断
这根源于“抽象逻辑思维”自身的局限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有时候真的是这样。
五、实例举例
5.1 诺贝尔奖主要发给“科学自身”
除了“相对论”、“量子力学”方面诸多例子外,一些其它例子:
(1)超导 BCS-理论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72/summary/
1957年提出。十五年(15年)后的1972年获奖。
(2)扫描隧道显微镜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86/summary/
1981年发明,1986年获奖。只等了5年。
(3)高温超导材料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87/summary/
1986年发现,1987年获奖。转年就获奖。
(4)黑洞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20/summary/
1970年代的理论,2020年获奖。等了 40多年。
5.2 诺贝尔奖也发给“科技应用”
(1)青蒿素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5/summary/
1972年前后发现,2015年获奖。等待了 40多年。
(2)集成电路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00/summary/
1958年基尔比。2000年获奖。等待了 40多年。
六、现实意义
对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的科技政策有直接的启发。
6.1 分类评价
我国科技界的原创“井喷”,需要相应的各种条件。具体可以对照日本、贝尔实验室。
以及
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Ernest, Baron Rutherford of Nelson, 1871-08-30 ~ 1937-10-19,66)
玻尔(Niels Bohr,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1885-10-07 ~ 1962-11-18, 77) 等。
图1 卢瑟福 Ernest Rutherford,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08
https://www.nobelprize.org/images/rutherford-12860-portrait-mini-2x.jpg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1908/rutherford/facts/
图2 玻尔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22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22/bohr/facts/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22/summary/
6.2 人心
大约1900司马迁的《陈涉世家》里有:
褚先生曰:地形险阻,所以为固也;兵革刑法,所以为治也。犹未足恃也。夫先王以仁义为本,而以固塞文法为枝叶,岂不然哉!
杜牧公元825年的《阿房宫赋》: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875年,福泽谕吉(福澤諭吉, Fukuzawa Yukichi, 1835-01-10 ~ 1901-02-03, 66)在 1875年的《文明论概略,文明論之概略》里说: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来似乎容易,实际上此路不通,恰如立于墙壁之前寸步难行,不是踌躇不前,就是想前进一寸,反而后退一尺。
(求日文原文。感谢!)
附录:
我现在主要的两类思考,如下:
(1)反思“经典电磁理论”。
主要是设计新的实验,在当代高精度、高稳定性条件下,进行电磁宏观性质的实验再研究。
关联爱因斯坦的统一场,以及“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unified theory of interaction”。
工作量估计:
① 电磁部分,不低于20个诺贝尔奖。
② 引力部分,不低于30个诺贝尔奖。
(2)“半电路、半电磁场”电路
怎么也得一个以上诺贝尔奖?我可不敢乱说,特此打听一下。感谢您的指教!
例如,除了“integrated circuit 集成电路,2000”、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00/kilby/facts/
“transmission of light in fiber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光纤通讯,2009”,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09/summary/
还有今年(2024年)的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24 was awarded jointly to John J. Hopfield and Geoffrey E. Hinton "for foundational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that enable machine learning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以表彰他们“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的基础发现和发明”。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24/summary/
推荐阅读:
[1] 李侠,2024-10-12,在创造科学奇迹的拼图上,中国还缺点什么? 精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454968.html
重大突破级成果只占众多科研产出中的极少部分,它的出现对于支撑条件的要求相当苛刻。
基于对科技发展史的考察,我们可以把支撑科研产出模式的要件分解为五大模块,即资源(人、财、物)、积累、传统、文化与自由度。
知识积累程度决定了科技产出的最低基准线。
传统作为默认的伦理框架具有对人的行为有强规范与引导作用。
文化构成了科研生态环境的底层逻辑。
自由是所有创新行为的灵魂。
参考资料:
[1] NOBEL PRIZES AND LAUREATES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
[2] 张琳,2024-07-30,科技评估政策提升了国家科研影响力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66809-1444467.html
出乎意料的是,科技评估政策的实施并不能够显著提升科研影响力。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提升科研影响力的关键路径,还为未来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战略指导。因此,对于那些追求更高科研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加强国际合作是无疑一个必要且有效的策略。
[3] 中国科学杂志社,2020-11-30,郭正堂院士专访:评价体系改革促进中国学术期刊发展
https://new.qq.com/rain/a/20201130A07IHB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在人才项目评审中除了强调代表作评价制度外,还使用4条标准:
(1) 方法学创新:是否创立了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方法,可被用来解决重要的科学问题?
(2) 关键科学证据:是否为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关键的、可靠的证据?
(3) 理论认知/社会需求:是否对所在学科的认知体系或对解决重要社会需求背后的基础科学问题有实质贡献?
(4) 学科发展:研究工作是否可导致领域研究方向、范畴、视野/视角的变革或领域认知体系的整体进步,从而促进学科发展? 学者在介绍发表论文情况的同时,更要说明成果在这4条中能占到哪条或哪几条,供评审专家来推敲。
目前看来,一项成果,只要能占4条中的1条,就算是成功的。这些标准是经过较广泛调研制定的,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用来评价基础研究的原创性。如果能够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评价科研人员的贡献,作者在发表研究成果时就不会刻意区分国内和国外刊物,对“两刊”的发展也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4] 2023-06-01,杜牧/Du Mu/吴在庆撰,罗时进修订,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19057&Type=bkzyb&SubID=44224
[5] 2022-01-20,褚少孙/Chu Shaosun/刘跃进,钟书林,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86338&Type=bkzyb&SubID=44210
汉成帝年间,褚少孙与张长安、唐长宾三人同应博士殿试选,面对提问,对答如流,三人同时升任博士,一时轰动京师。
褚少孙官至博士、郎官。
[6] 2022-01-20,福泽谕吉/Fukuzawa Yukichi/刘及辰,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9984&Type=bkzyb&SubID=52015
日本明治时代初期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被认为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建立贡献最大的人。
这些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劝学篇》(1872)和《文明论概略》(1875)两书中。
相关链接:
[1] 2024-07-23,[笔记,科普,资料] 诺贝尔奖相关知识与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3474.html
[2] 2024-07-24,[笔记,科普,资料] The Millennium Prize Problems 千禧年大奖难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3609.html
[3] 2024-07-25,[笔记,科普,资料] The A.M. Turing Award 图灵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3774.html
[4] 2023-08-17,[小资料] 阿贝尔奖 The Abel Prize,挪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99417.html
[5] 2022-10-06,[小资料]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58235.html
[6] 2024-10-06,[打听] 2001年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50年30人, ノーベル賞受賞者50年で30人”是马后炮、事后诸葛亮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54044.html
[7] 2021-08-27,[小资料] 日本政府2001年制定“50年内30个诺贝尔奖”计划时,至少16人已完成诺奖成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01697.html
[8] 2023-11-25,[打听,讨论] 贝尔电话实验室式微的原因:A. Michael Noll 的说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11097.html
[9] 2020-06-24,寻找共性:兴旺时期的贝尔实验室,和日本诺贝尔奖井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39188.html
[10] 2021-05-19,真正的模范教师:欧内斯特·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87332.html
[11] 2024-06-18,[汇报,讨论] 傻,你为什么不亲自研制“半电路、半电磁场”电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38747.html
[12] 2023-08-21,[征求意见稿] “半电路、半电磁场”电路:目标和现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99839.html
[13] 2024-08-21,[讨论,笔记] 什么是真正的“广义相对论 general relativity”?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7605.html
[14] 2024-08-20,[笔记,逻辑,推理] 合情推理:猜测、实验、归纳、类比、联想、检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7449.html
[15] 2024-08-16,[笔记,物理,哲学] 时间、空间的基本特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6882.html
[16] 2024-08-15,[请教,讨论] 电磁学的实验再检验(19):在外太空进行光子性质实验测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6710.html
[17] 2023-07-14,“电磁学的实验再检验”:经典电磁学实验当代再检验的起因、意义要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95251.html
[18] 2023-10-26,[最主流,实体的物理实验波形] “费曼电容器充电”的电压波形观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07363.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