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lyang 求真务实

博文

[笔记,物理,哲学] 时间、空间的基本特征

已有 352 次阅读 2024-8-16 22:50 |个人分类:科学 - 艺术 - 本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笔记,物理,哲学] 时间、空间的基本特征

                            

宇宙: universe

时间: time

空间: space

                            

                    

   达朗贝尔(Jean Le Rond d’Alembert, 1717-11-17 ~ 1783-10-29, 65)说:

   Allez en avant, et la foi vous viendra  向前走,信仰就会来到你身边

   Push on and faith will catch up with you. 继续努力,信念就会追上你。

   [advice to those who questioned the calculus]

https://mathshistory.st-andrews.ac.uk/Biographies/DAlembert/quotations/

                            

   可是,“向前走”也有可能会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排调》,大意为,盲人骑着瞎马,半夜来到深水池边。

   比喻盲目行动,没有正确指导,将面临危险境况。

                            

   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 1862-01-23 ~ 1943-02-14, 81):

   “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Wir müssen wissen. Wir werden wissen.

https://mathshistory.st-andrews.ac.uk/Biographies/Hilbert/quotations/

                            

   “用清晰的思想代替盲目的计算。 Replacing blind calculations by clear ideas.

—— 狄利克雷(Peter Gustav Lejeune Dirichlet, 1805-02-13 ~ 1859-05-05, 54)

https://www.ams.org/journals/notices/199704/index.html

   “一个清晰的物理图像。 a clear physical picture of the process that you are calculating.

—— 费米(Enrico Fermi, 1901-09-29 ~ 1954-11-28, 53, 1953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427297a

                            

一、中国大百科全书词条

1.1  物理学,2023-03-31,时间/time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6811&Type=bkzyb&SubID=149348

   时间概念在哲学中是一个基本概念。它在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中也占据重要地位。许多物理学定律的引入,都以一定的时间概念为基础。在早期物理学中,时间是一个普适性概念。17世纪后期,英国物理学家I.牛顿在前人成果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绝对时间概念。他认为时间是绝对的,均匀流逝的,它与外界事物无关,与物体运动无关,与空间坐标无关,事件的同时性也是绝对的。牛顿在绝对时间框架下给出了物质运动和描述运动的时空模型,发展了严格进行实验和分析归纳的科学方法,建立了公理式力学体系并在逻辑上达到自洽,开创了经典物理学时代。尽管不少研究者(例如数学家G.莱布尼茨、物理学家E.马赫)对形而上学的、绝对化的牛顿时间提出过批评,有些批评已经触及问题的根本,但直到19世纪和20世纪的交迭之际,物理学对此无法给出建设性解决方法。

   打破这一窘境的是物理学家A.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创立了相对论理论。狭义相对论指出,相对运动会影响时钟的常规运转。具有不同相对运动速度的观测者对于同一事件的发生时刻和同一时间间隔的测量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见时间膨胀)。广义相对论指出,引力会使时空弯曲,会使信号谱线发生移动,影响时钟速率。在引力场中,相对运动的两个观测者,对同一相邻事件的时间间隔的测量,结果不会相同,除运动的影响外,还有引力效应的影响(见引力时延)。相对论揭示的这些时间特性表明,时间受环境因素(引力)和运动状态影响,与空间坐标相联系,时间是相对的,同时性是相对的。这一概念的提出,打破了牛顿绝对时间概念的桎梏,使物理学的发展由经典物理学进入现代物理学时代。

                            

1.2  2023-06-02,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identity of thinking and being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727619&Type=bkzyb&SubID=13788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除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本原之外,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普遍性问题,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基础也只能是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存在可以转化为思维,即客观现实通过实践反映在人脑中成为观念形态;另一方面,思维也可以转化为存在,即思想、观念通过实践变为客观现实。在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实践产生关于存在的思维,检验关于存在的思维,发展关于存在的思维,使思维和存在不断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哲学

下面是抄袭来的。请您自行核对出处。抱歉!感谢!!

   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或顺序性。

   空间: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

                            

   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式不可分割的,没有离开时间、空间的运动,也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它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客观地存在着,是与物质运动不可分离的。既然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是不可分离的,有物质存在就有物质存在的时空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时间与空间也是不能创造、不能消灭的,这是时间、空间的无条件性和绝对性。反映这一特性的是哲学的时间、空间范畴。与此同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特定的时间、空间又和不同物质运动的具体形态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物质运动状态不同空间的广延性随之变化,时间持续的动律也不同。这又是时间、空间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反映这一特性的是科学关于时空具体形式和具体特性的描述。

                           

推荐阅读:

[1] 王鑫, 张慧琴, 孙昌璞. 用科学精神抵御学术滑向灰色地带[J]. 科学与社会, 2023, 13(01): 1-15.

doi:  10.19524/j.cnki.10-1009/g3.2023.01.001

http://qikan.cqvip.com/Qikan/Article/Detail?id=7109351460&from=Qikan_Search_Index

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hlQZXJpb2RpY2FsQ0hJTmV3UzIwMjMxMjI2EhFreGRzaGR5eDIwMjMwMTAwMRoIYXExNWdlODU%3D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s8areCsbC9C-qok7lSNCRWdG-WzaGIe3bH2mjvHaxCQbsjU0jfxOkjtYl89XeputaxnYy7Rt-1fbcYCqOQ17vyfeMEkWvuvnIWt6OtUIXAxuplSwJo_N8jfGWwjuDwda_zwxX_De7oi9gWYNixbAEQ==&uniplatform=NZKPT&language=CHS

   在物理学中,当实验物理学家知道了“理论”的预言结果,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处理实验数据时会产生主观倾向,导致实验以一种不那么令人信服的方式“验证”了理论。1956 年,李政道、杨振宁发现宇称不守恒并建立中微子二分量理论, 预言μ 子到正负电子衰变的实验分支比是3/4。此前相关实验发现的分支比在一定范围内几乎是随机的。此后10 年,不同研究组的多次实验测量结果显示分支比稳定到3/4,而每一次实验的误差都落在前一个实验的误差范围内。这个事例告诉大家,单次实验观察不一定能完全独立于理论去无偏地验证理论预言,仅凭一次和少数几次实验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是不可靠的,只有多次重复实验才能逼近理论描述的“客观实在”。

   上述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些人不能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理论与实验之间的关系,他们有意无意地忽略理论预言成立的条件,将理想模型当实际系统来处理。同时,他们不能客观地分析和使用实验数据,而是为了迎合严格的或不严格的“理论”,人为地处理实验数据。为了拟合已有的理论,置反证的实验数据于不顾。这些做法很有可能导致科学研究滑向灰色地带甚至堕入学术不端。正如本文作者之一孙昌璞在《物理学报》上发表文章[13] 所说:“一个好的理论-实验的结合工作,必须是双盲的、背靠背的,否则的话就会出现互相人为拟合趋同的科学诚信问题”。

[2] 中国科学院,2024-07-09,【中国科学报】孙昌璞院士:保护“有品味”的科学家,勿让劣币驱逐良币

http://www.ad.cas.cn/mtbd2022/202407/t20240711_5025075.html

   孙昌璞指出,拥有良好科学品味的科研人员,如果坚持发表精品、不唯“帽子”,可能会遭遇一定的现实阻力,因为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可能不符合潮流。他呼吁采取措施,通过新的科技治理体系优化科研软环境,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现实中,一个拥有良好科学品味的科研人员坚持发表精品、不唯“帽子”,可能会遇到一定阻力,因为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方法可能不符合潮流。

   我们希望能大力支持那些有品味的科研人员,让他们尽可能不参与内卷,同时有机会凭借独特视角做出革命性的创新成果,从而得到更多关注和支持。因此,优化学术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和长远研究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

[1] 2022-01-20,宇宙/universe/邹振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179816&Type=bkzyb&SubID=87495

   时间和空间以及其中存在的各种形态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2] 2022-12-23,时间/time/曹则贤,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215412&Type=bkzyb&SubID=61863

   人类关于时间的感觉来自对外界运动现象的观察。事件同其他事件建立起的序列关系或者意味着顺序关系、因果关系的体系,如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概念,构成了人们的时间观念。I.牛顿的绝对时间观认为时间是独立于存在以外的一个数学概念,时间均匀地流淌着。在G.W.莱布尼兹、I.康德、E.马赫、A.爱因斯坦等人的物理观中,时间离开了物体的相对运动就没有任何意义。或者说,真正存在的只有事件和过程,而时间是由其如何安排而来的衍生概念。时间只是人用来给事件安排序列加以比较的基础知识结构,具有可重复特征的序列事件被用来计时。外部的存在提供了一个物体是在运动着的认知前提,这是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可操作性定义。

[3] 2023-03-31,时间/time/吴守贤,漆贯荣,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56811&Type=bkzyb&SubID=149348

   标注事件发生瞬间和持续历程的基本物理量。

   时间的科学内容涵盖三个领域:人文时间、哲学时间、科学时间。人文时间研究人的时间意识、时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人对于时间的心理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特征。哲学时间研究时间的本质,即时间是什么。这个问题在人类认识论发展史中,一直是作为一个基本问题被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家们所关注。科学时间研究作为基本物理量的时间的测量,以及自然科学发展所揭示的时间特性。

[4] 2022-12-23,空间/space/赵峥,高思杰,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215411&Type=bkzyb&SubID=61862

   物理学的空间是物体运动的场所。

   人们对空间的认识随着物理学的发展而逐步深入。I.牛顿认为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都是客观存在的与物质和运动无关的东西。物体在空虚的绝对空间之内和均匀流逝的绝对时间之中永恒地运动着,如果物质消失了,空间和时间仍然存在,这就是很长时间内流行的绝对时空观。

   与A.爱因斯坦同时代的奥地利物理学家E.马赫反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马赫对牛顿的水桶实验给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惯性离心力起源于相对做加速运动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水桶实验中,水面呈凹形(受到惯性离心力)的情况,并不是由于水相对于“绝对空间”转动造成的,而是由于水相对于遥远星系(全宇宙物质)转动造成的。

[5] 2023-06-02,规律/law/仲佰,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727586&Type=bkzyb&SubID=137883

   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存在于现象之中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又称法则。

   规律是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它是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的相对稳定的方面。规律是反复起作用的,只要具备必要的条件,合乎规律的现象就必然重复出现。

   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否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客观规律性,是唯心史观的根本特征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前的一切思想体系共有的根本缺陷。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即利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来改造自然和社会,为人类谋福利。人们要想在活动中获得预期的目的,即取得成功,就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6] 2023-06-02,物质/matter/仲佰,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727595&Type=bkzyb&SubID=137881

   标志不依赖于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对物质范畴的科学规定,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石。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

的。”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所指出的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就是指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这就指明在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物质和精神是绝对对立的;同时还指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是人的认识的对象和客观来源,人能够在自己关于物质存在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物质存在。这就揭示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即物质和精神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范围之外,它们的对立是相对的,精神不过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的属性。

[7] 2023-06-02,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identity of thinking and being/仲佰,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727619&Type=bkzyb&SubID=137881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除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本原之外,还有另一个方面,“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普遍性问题,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基础也只能是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存在可以转化为思维,即客观现实通过实践反映在人脑中成为观念形态;另一方面,思维也可以转化为存在,即思想、观念通过实践变为客观现实。在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实践产生关于存在的思维,检验关于存在的思维,发展关于存在的思维,使思维和存在不断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 2023-07-18,实践/practice/仲佰,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727625&Type=bkzyb&SubID=137882

   实践被理解为人的生活过程,即主体与客体、人之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感性的生活过程,其最基础的形式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9] 2022-12-23,时间的测量/measurement of time/沈乃澂,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215178&Type=bkzyb&SubID=61863

   包含两个概念:其一是时间的间隙的测量,如用时间单位秒测量时间的间隔;其二是时刻的测量,它是记录时间流逝的标尺,简称时标。

[10] 2022-01-20,时间频率测量/time and frequency measurements/毛瑞达,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DB/OL]

https://www.zgbk.com/ecph/words?SiteID=1&ID=94515&Type=bkzyb&SubID=100498

   确定时间或频率的量值所进行的实验过程。

   时间和频率描述周期现象的两个不同侧面,在数学上互为倒数,即 f=1/t。因此,时间和频率共用一个基准。

   频率是最准确、最稳定的一个物理量,频率量值能通过电波传播直接传递到使用现场,精度可达10-12 ~10-14

   时间、频率标准按构成机理可分为石英晶体频标和量子频标两大类。石英晶体频标和量子频标中的铯原子束时间频率基准、氢脉泽、铷脉泽、光抽运铷气室频标等,都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他如氢束、离子储存激光频标等,还处于研究阶段。

                            

相关链接:

[1] 2024-08-11,[请教,说明] 最主流:广义相对论的进一步发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6076.html

[2] 2023-12-16,[讨论] 狭隘的“存在即被感知, esse est percipi, to be is to be perceived”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14107.html

[3] 2023-04-04,[讨论,备课,答疑] 谐振,存在就是被感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382993.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446882.html

上一篇:[请教,讨论] 电磁学的实验再检验(19):在外太空进行光子性质实验测试
收藏 IP: 202.113.11.*| 热度|

2 王涛 高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8-17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