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乳清蛋白粉在国内使用范围有哪些?
乳清蛋白粉是原料如牛乳经分离、浓缩、干燥等操作加工而成,富含必需氨基酸是膳食的重要组成。可作为原辅料、添加剂等功能性成分用于饮料、肉制品、冰淇淋、酸奶等产品中。
2、生产工艺中哪些可能会混入肉毒杆菌?如何避免产生肉毒杆菌?
肉毒杆菌,全称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严格厌氧,根据抗原性可分为A至G共7种,根据遗传特性可分为四组,对人体危害最大的主要是A、B、E和F型,属于I组和II组。肉毒杆菌分布广泛,一般认为土壤是肉毒中毒的主要传染源。工艺中除了交叉污染,较难感染肉毒杆菌,最大可能是加工原料,如果是乳清蛋白粉,那么畜禽饲养过程中,通过土壤传播至饲料,再至动物体内,以至牛乳中。
对肉毒杆菌的杀灭控制,最有效的即是热处理杀菌。在肉类食品中可通过添加亚硝酸盐来特异性的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繁殖,国标规定亚硝酸盐最高的添加量为150mg/kg。另外值得一提,亚硝酸盐虽本身也具有急性毒性,也容易和蛋白反应生产致癌性的亚硝胺类物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添加剂可以像亚硝酸盐这样同时起到发色、抗氧化、改善质构、特异性的抑制肉毒杆菌的作用。乳制品中不能添加亚硝酸盐,可以通过充分灭菌实现抑菌,目前常温乳制品加工工艺中高温瞬时(HTST)和超高温灭菌(UHT)都可较好杀灭此菌,还有些高压脉冲电场、超高压、超声波等灭菌操作可应用(此类俗称冷杀菌)。另外,肉毒杆菌严格厌氧,所以密闭条件或真空加工操作更需提高灭菌操作。
3、肉毒杆菌的危害如何?
离开剂量谈危害没有意义。近年来因肉毒杆菌产生肉毒中毒的案例不少,肉毒毒素是已知毒素中最强的一种,比氰化钾毒力大一万倍,30 ng 即足以导致疾病甚至死亡,人服0.1 g 即可致命。厌氧条件下肉毒杆菌产生的神经毒素可以导致严重的肌肉松弛和麻痹的肉毒毒素中毒,甚至死亡。肉毒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其它食物中毒不同,胃肠道症状很少见,主要为神经末梢麻痹。
4、生产流通中那些流程会检测该物质?是否有相关物质的标准?
生产加工中应严格避免产品中肉毒杆菌的滋生,特别在罐藏、真空、灌装等需要密闭环境下加工的产品更需谨慎。可参照国标GB4789.12对肉毒杆菌和肉毒毒素进行检测。另外,按照乳制品的相关产品标准,致病菌不得检出。
5、可否从专家角度点评下恒天然此次对待肉毒杆菌事件,包括其生产工艺、检测检验、风险管控、危机处理(3月份检测到有问题,8月份才公布)等。
以下为个人观点:乳制品安全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广受公众和媒体关注,监管相对严格、标准相对完善、惩治相对有效。此次乳制品检出肉毒杆菌,未公布取样量、阳性率、检出量等信息,无法对乳制品中肉毒杆菌的风险进行评估,制约了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但从企业方面来看,应对危机能力反应仍需加快,再有完善的溯源和召回机制,控制乳制品中肉毒杆菌是可以实现的。另外,肉毒杆菌的国标检测方法较为繁琐,需要开发快检筛选方法实现产品加工过程的即时、快速、在线的监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