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完美错过三次工业革命
热度 2 李侠 2024-4-28 15:05
1792年9月26日,英国政府正式任命马加尔尼为正使,乔治·斯当东为副使,以贺乾隆帝八十大寿为名出使中国,这是西欧国家政府首次向中国派出正式使节。随员80余人,包括天文数学家、艺术家、医生,和95名卫兵,由兵船护送,费用归东印度公司负担。所携“贡品”,约值13124磅,内有天文、地理仪器、图书、毯毡、军用品、 ...
24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答一位同学
热度 2 李侠 2024-4-25 19:01
最近一门课结束了,回想起来期间有很多同学还是很喜欢思考的,这是很值得鼓励的事情,前阵子有同学来信,由于忙也没有顾得上回复,现在终于有时间可以回复一下个别同学的来信。 【某同学的来信——2024-3-20】 我最近对以前听到的一句话引发了思考,“人无法赚到认知以外的钱”。我在想,认知到底是什么?我感觉认 ...
3461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读已死之人的书之177:托尼的《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李侠 2024-4-23 17:56
很多年前看过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其中有些论述并不是很清晰,自然遇到这个主题还是要关注一下,所以今年断断续续地把英国历史学家R●H●托尼的《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一书看完, 不管怎么说,德国视角与英国视角的比较或许会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更好一些。 这本书是1926年出版的 ...
504 次阅读|没有评论
黄老之学与休养生息
热度 1 李侠 2024-4-19 15:32
这几年对于道家学说比较感兴趣,偶尔会想历史上那些曾以道家文化为主流的朝代,大多社会发展较快,人民也能安居乐业,而且,国家的实力也在此期间得以快速恢复。遗憾的是,这样的时候比较少,中 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学界称这个说法不对,只有周朝是封建时代)大多以儒家文化为主, 历史上真正以道家文化为主的时代 ...
71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1
从贝尔纳奖看科学社会学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热度 1 李侠 2024-4-18 14:50
从贝尔纳奖看科学社会学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文/李佳易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要了解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学者关于科技与社会研究关注点的变化,最好的切入点就是该领域著名的国际人文奖项,而贝尔纳奖(John Desmond Bernal Prize)就是其中最合适的分析样本,该奖由科学社会研 ...
446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读已死之人的书之176:霍博的《清教徒的礼物》
热度 2 李侠 2024-4-8 05:04
前段时间在上课间隙里给同学们推荐了一本新近读过的书《清教徒的礼物》,这是美国管理专家肯尼斯●霍博与威廉●霍博兄弟两个合写的一本管理学著作,众所周知,管理类的书籍汗牛充栋,但这本书的切入视角很独特,从清教文化的视角探讨美国管理的黄金时代与萧条时代的成因,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 ...
1189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2
清明:一个揭示向死而在的节日
李侠 2024-4-5 13:32
清明节是中国文化中最特殊的一个节日,那一天是我们祭奠逝去亲人的日子,同时那一天又是春天里在细雨中漫步踏青的时节,中国文化中的这种悲喜搭配的神奇结构,让可见的生与不可见的死在某一特定的时间、空间共同在场,每一种情感的张力在此刻都得以释放,并为未来回归正常生活提供了预先筹划与告慰,这足以体现中国人 ...
2455 次阅读|2 个评论
被遮蔽的无知与前瞻性的消失
热度 6 李侠 2024-4-2 12:27
被遮蔽的无知与前瞻性的消失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近日读完美国哲学家丹尼尔 • R • 德尼科拉的新著《无知有解:未知事物的奇妙影响》,不由得由衷感叹,作者发现了一个长期被严重忽视的好问题,并为之不辞辛苦地写出了一本好书。对于我这代人来说,关于无知的 ...
4668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6
忆孙毅霖教授二、三事
热度 1 李侠 2024-3-27 12:41
昨天夜里江晓原教授给我来电话,告知我们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孙毅霖教授病逝,甚是惊讶,我印象中孙老师是一位很乐观、也很瘦的老先生,精力充沛,更何况年岁也不是很大,怎么会呢?冷静下来,还是要接受这个令人伤心的事实,我马上联系了孙老师的女儿,并委托她给孙老师敬献三个花圈,分别以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 ...
5802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学院派哲学家:保罗●博格西安
热度 1 李侠 2024-3-18 03:28
前些日子读了一本哲学小册子,是美国哲学家保罗●博格西安写的《对知识的恐惧:反对相对主义和建构主义》(Fear of Knowledge: Against Relativism and Constructiv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一书。这本书关注的主题也是笔者20年前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虽然已经好些年不做这个主题了,但是读起来仍然有穿越 ...
3621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