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科学的隐忧——剑桥大学教授笔下的科学生态系统 精选

已有 5935 次阅读 2023-12-30 12:49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d87660ac5c75db54f3eed6f4ed426231.jpg

“你以前的导师是剑桥大学纳米光子科学家,怎么写这种书?”在报纸上读到关于Jeremy J. Baumberg《科学的隐忧》一书的介绍,我见到我的一位同事就问。

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科学家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谈论的也应该是自己的研究领域,而不会跳出来告诉大家“科学是如何运行的”“科学运行有哪些奥秘”。因此,当看到这位研究纳米光子的科学家写出这样一本书,我感到有些奇怪。

这是一本介绍“科学生态系统”的书。在本书的致谢部分,多次出现“系统”两个字。可以认为,本书所指的“系统”,就是“科学生态系统”。

“科学生态系统”里,有各个利益相关方,包括科学家、投资人、科学期刊、科学媒体、科学协会、科学机构、看重研究的企业,而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源泉(“阳光”),则是钱。

微信图片_20231230124102.jpg

在第4章“不发表就死路一条”,作者介绍了科学家读什么杂志、同行评议机制、不同杂志的等级、期刊的延伸发展、期刊的影响因子。主要意思是:现在有太多的期刊和论文了,研究者们没有时间看所有的文章,只能挑着看一些和自己相关、并且发表在重要学术刊物上的文章。并且,在评价体系当中,研究者在高级别杂志发表文章,对他的职业发展是有利的。

但是,研究者在什么样的杂志发表文章,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学术水平,还取决于几个因素:1)他的性格,即是否敢于冒险,是否愿意厚着脸皮夸大其词;2)精力,即他是否有精力做更多的实验并和编辑、审稿人“磨”,是否有时间把论文“从高到低”投给几个杂志;3)运气;4)雄心抱负;5)他上司选择的方向(他上司给他选了冷门方向,本来论文只能发在排名靠后的杂志);6)他的写作能力等等。

杂志选稿也有讲究。好的杂志会控制发文数量。哪怕收到稿件数量增加了很多,发文增长速度都会严格控制,以防降低杂志的水准。但是,如果把很多高质量的论文拒之门外,这些高质量的论文就有可能发表在和这个杂志有竞争关系的别的杂志。作者说:“显然,期刊之间的竞争与自然物种之间的竞争、商业品牌之间的竞争并没有什么两样,同样也拥有等级分层、利基市场、客户群和品牌建设。”

论文审稿也是如此。有些论文的作者在投稿信中把自己的科研结果吹上了天,而编辑也需要寻找最可能被广泛讨论的论文,“这种讨论不仅限于科学界的引用,还包括全球范围的各种媒体”。审稿人起到“守门人”的作用,他们严格把关,防止低于期刊水准的文章发在这个期刊。但编辑也会考虑:如果审稿人把好的文章拒了,那么这篇高质量文章“投奔”别的竞争期刊,也会影响到自己的期刊。

微信图片_20231230124440.jpg

第5章“科学家‘听说’的科学”讲了参加学术会议的那些事儿。有几个小标题:1)科学家为什么参加学术会议?2)学术会议的决策者是谁?3)科学家想参加什么会议?大致意思是:科学家为了获得最新的学术进展,也为了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四处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会议。这是一种独特的学术生态,甚至让人感慨——要活命(发表论文、拿到项目),就得参加学术会议。

第6章“什么科学入你耳”说的是如何把科研论文转化为科学新闻,以及如何借助新闻媒体来影响公众和科研资助的提供方。

在第8章“谁会成为科学家?”,作者提到,“一些科学家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围绕着同一个地方打转,为某个学科夯实基础。他们占据和保持着一个‘生态位’,不大不小,规模正好,不会小到灭绝,也没有达到吸引来垂涎的捕食者。”

他还提到,在科学界,有一类科学家有宏大的愿景,“他们必须花很多资源去向公众宣传他们的愿景,像政客一样去扩大影响力。这种性质的决策显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这种“政治性”并非更加狭义的“政治”。这儿的“政治性”指的是他的研究对公众的生命健康、对科学家所在的国家利益、解决能源危机产生重大的影响,没有他不行,以至于他所在国家的政府、国会必须把科研资金给他。用作者的话说,这样的科学家进行“游说”之后,一些国家“将这些领域的经费与其他领域分开,在税基资源中划出一块‘蛋糕’来单独考虑。”

在这一章,作者还提到从自己熟悉的研究领域跳到另外一个领域“是令人惶恐”的。因为,在另外一个领域已经有一部分研究者了,他们有可能把你当作“入侵者”而排斥你。这个大家都懂。我身边的一位研究者就说,她在传统的超导体领域,投正常的杂志十拿九稳。但是,涉足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后,论文投好的杂志有些难度,有可能那些“守门员”就是不想让“新来者”的文章发表在重要的杂志。

微信图片_20231227110858.jpg

总结从这本书中,我看到科研界的众生相和奥秘,包括作者需要convince审稿人、编辑;需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同行、公众、报社记者、项目基金管理部门那儿“吹嘘”,以增加自己的曝光度和拿到项目的机会;需要处好和同行、同事的关系。

在这个“系统”里,很多人都在“打小算盘”,思考着到哪里开会、是否去开会、是否办会、请谁作报告、把文章投到什么期刊、论文发表对自己职业发展的影响。编辑打着小算盘(这篇论文发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能够被引用多少次)。作者打着小算盘(希望把一辆自行车卖出小汽车的价)。审稿人也打着小算盘(你有没有引用我的文章,你有没有动了我的奶酪)。

科学新闻记者应该阅读这一本书。高级科普作者可以读一读这本书。科教界人士也可以读一读这本书。作者并非“八卦”,而是用自然、偏严肃的笔法,把学术界的奥秘放到桌面上去谈论。读了这本书,你会发现,很多内容其实在《中国科学报》《上海科技报》的一些文章中也有涉及,比如影响因子、科学评价、参加学术会议“作秀”等等。看看“老外”怎么说,看看一线科学家怎么说,这是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的出发点。

做科研并非是独善其身,也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相关方”。在“入行”之前,你得弄明白、想仔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15953.html

上一篇:新书速递|《“知道”到“做到”:高校思政骨干讲案例》
下一篇:《“研”磨计》可有参考借鉴价值?
收藏 IP: 101.80.248.*| 热度|

23 郑永军 胡新鹏 陈蕴真 陆仲绩 贾玉玺 许培扬 木士春 胡大伟 王帅 王涛 李升伟 梁洪泽 武夷山 崔锦华 谢钢 葛及 汪运山 杨正瓴 周忠浩 孙颉 周钰 孔玲 段德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1: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