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借助博客梳理思想,进军报刊杂志 精选

已有 14157 次阅读 2024-4-13 16:25 |个人分类:博客铅字|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微信图片_20240413161528.jpg

昨天中午,我的关于打开研究生导学矛盾“死结”的文章由文汇APP、文汇网(文汇报社)在线发表,并在首页显著位置重点推荐。

这篇文章是我比较满意的一篇文章,也引发读者反响。有好几位教师发来微信或者在微信群留言说写得很好。摘取一些留言:

“写得很好,写出了本质”

“文中讨论的问题不仅是导师和研究生,也是很多社会公众所关心的。分析得很深入透彻。赞!”

“认真拜读”

“拜读、通读、研读,一针见血,赞赞赞”

“写得特别好,用语也很委婉”

“马老师,说了好多大实话”

“我就说说我的一些浅薄想法:归根到底,是评价体系有问题”

“终于看完了,写得非常到位,局中人看得清。” 

(一)

要说感想的话,我想说:我在科学网博客里写了很多类似的文章,比如关于高校教师生存窘境的文章、关于研究生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关于高教界“化学方程式配不平”的文章。在自编博文集时,就会发现很多文章“重复”了,无法编到博文集里去。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让我们想象一个场景:我要到山中一个小屋去拿柴火。我无数次地走同一条山路,很熟悉怎么走。于是,哪怕是晚上,我也能走到山中的小屋,而不迷路。

这只是一个比喻。意思是说:我借助博客来梳理自己的思想,在不同的时间写类似的文章,哪怕这些文章观点都是一样的,以后一旦有机会(比如编辑约稿或者高教界出了一个舆情事件,有了写稿的“由头”),那么我很快就能在脑子里把自己平时的观察和观点“抽提”出来,而不需要“改编”旧的文章。

说得夸张一点:AI(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网上已经发表的文章,糅合成一篇新的文章;而当我写了很多类似的博文,我的脑袋也像AI那样,很快找到自己很多博文的“最大公约数”或者“最佳组合”,而不需要再研究这些旧的博文。

而那些旧的博文,并非完全发不了。我可以编博文集。在自己不断向前“推进”(写博客)的过程中,也不时有各个报刊的编辑联系我,说看中了我的某篇博文,想发在他们的报刊。

(二)

写报刊文章是为了什么?这个得说清楚。

对我来说,写报刊文章,不是为了给本单位写“表扬信”,也不是为了自己升官,而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

“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就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能够发得出来)。

比如说,有时候看到《南方周末》发了一篇报道,里面提到一个教育的现象,我很有同感,于是写了个读者来信,投过去。

也有的时候,我看到《南方周末》一篇文章,但不大认同作者的观点。“情况不是你所说的那样的!”我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个时候,灵感如泉水一样涌出来,我一会儿就写了一篇文章发过去。

这个定位非常重要。如果定位于“宣传稿”的写手,那么自己只能给校报、校主页、系主页写宣传稿。而“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在生命中有感悟的东西、不得不写的东西,那么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更贴近生活、贴近真心,也一定更能够打动编辑和读者。

“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不但写出来的文章有不同的境界,而且文章一旦发表,自己也有无穷的喜悦。很多次,我清晨用手机看文章有没有发表,然后开车到虹口区邮电局,向卖报状元老姜买几份有我文章的报纸(哪怕我已经订了这种报纸,只是中午才能由邮递员送到)。

还有的时候,我以为自己的文章能够在当天发表,结果兴冲冲地跑到邮电局,看到报纸上并没有我的文章。虽然有些失望,但正因为有这样的失望,才显示出幸福的可贵。

(三)

不同的报刊有不同的功能和适合发的文章。

比如,《中国研究生》比较适合发表经验介绍型的文章,就是导师面对研究生读者,传授一些选题、做实验、写论文、答辩的“秘籍”。

而《文汇报》“文汇教育”栏目比较适合发表几种文章。一种是“服务读者型”文章,比如在高考前夕,心理系的教师发文介绍克服高考心理紧张的方法。第二种是“现象观察型”,即一线教师(无论是中学教师还是大学教师)从自己的视角出发,介绍最近看到的一个现象,比如中学生缺乏动手做实验,而是通过看录像来“做实验”。第三种是真正的“深度大稿”,具有导向作用。它可以“澄清谬误,明辨是非”,也可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种稿子最难写。作者需要像天花板上的壁虎那样,看着办公室、会议厅发生的事;需要像象牙塔上空的无人机那样,俯瞰象牙塔发生的一切。写这种文章,作者有自我,有自己的眼睛,有自己的视角,但是最终超越了自我,成为了象牙塔上空的无人机。

这需要很深厚的一线积累,了解一些事情的奥秘,又能够以合适的方式写出来。所谓合适的方式,就是既不透露他人的隐私、让人感到你是在针对本单位,又能够把一个general的现象说出来,把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出来,并提出解决问题之道。

写这种文章,还需要情怀。这不是生硬地给大学和其他相关部门“开药方”、提建议,而是客观冷静地把一些情况、把一些问题(issues)概括清楚,让读者来判断要怎么做。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他人。 

(四)

大学里,每天都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有的是“场面上的事”,比如搞了一个活动。有些人专门写工作新闻,这没错。

有的是日常的事,比如上课、做实验。很多学生会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上课内容,也会用实验记录本记录实验步骤。

但是,要能够发在大报的文章,显然不能写场面上的事情和日常的事。

关键是要抓住一个现象。比如,非升即走、专硕培养、大学教师的生存窘境、导生矛盾等等。有些记者比较喜欢写特稿,即通过一个个相关的故事来说明一个现象,比如研究生的困境。然而,你要知道,每天发生的无数的事情,只是“大数据”或者说“数据网络”的节点。当自己的观察、概括能力足够强,就能够归纳出一个共性的东西,比如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很大等等。这时候,再去参加一些座谈会听听别人的吐槽,再去参加一些教学方面的研讨会,再去个别访谈一些人,就能够形成对这个问题更加深入的认识,形成自己的看法。这时候,一篇好的文章的雏形就产生了。

工作和生活的各种事情非常非常琐碎。陷入这种琐碎,的确会影响自己的写作时间和写作心情。但是,正因为身体力行地在工作和生活中“挣扎”,所以才会有更贴近生活、贴近真实的文章。



博客感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29530.html

上一篇:研究生导学矛盾的“死结”,如何打开?
下一篇:我的微信朋友圈
收藏 IP: 223.104.210.*| 热度|

15 贾玉玺 孟佳 李万峰 杨雅辉 郑永军 王安良 武夷山 马臻 朱林 邝宏达 杨正瓴 夏向阳 信忠保 孙颉 徐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