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工科老师在报刊发表文章的范围比较狭窄,难度也大。理工科老师往往不善于写小说、散文,也不大可能写出新闻报道发在报刊;写宣传稿没有“免费发表”的可能。
而且,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发文的报刊。有很多刊物发表教学类的“学术论文”,语言是非常抽象的,往往还涉及调研、数理统计、模型提出。也有一些刊物虽然发表通俗文章,但是内容范围和你喜欢写的文章不一致,比如这些刊物刊登的是国外留学的经历、国外的风土人情。
我近来来发表通俗文章的报刊载体包括《文汇报》《南方周末》《中国研究生》《中国科学报》《科学新闻》《上海研究生教育》《时代人物》。谈到报刊发文,我有一些经验和大家分享。
(一)
首先,要熟悉不同报刊的风格、发文的内容范围、面向的受众。
比如,《中国研究生》主要面向研究生群体。作者包括研究生、大学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高校研究生院和研工部的工作人员),以研究生为主。作者写稿不能高高在上、用训话那样的语气,而要娓娓道来,为研究生提供贴心的指导或者经验分享。作者写稿还要抽象和形象相结合,即既有经验总结干货,还要有具体的例子(无论是正面的例子,还是反面的教训)。字数一般2000-3000字,有时候可以更短或者更长。
我们可以参考“中国研究生”微信公众号2024年1月10日《常年征稿|“研究生生涯规划”栏目》里面的要求:“文章主题集中,可结合自己及他人经历、故事,务必言之有物,有切实启发,忌泛泛而谈、单纯罗列,应平等视角,与研究生共情,忌高高在上和浓浓的说教味,可读性强。”
另一则征稿要求这样写道:
1.一篇文章限聚焦一个选题,主题、内容集中,表意明确,忌东拉西扯、面面俱到、内容分散。
2.原则表述和场景示范结合,形象生动。
3.撰文请注意换位思考,考虑读者阅读体验,文笔晓畅,注重可读性。
从以上征稿要求可见,写文章不能“满嘴跑火车”、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而要有逻辑性,有精妙的结构,最好有三个小标题;不能泛泛而谈,也不能简单地罗列tips;要抽象和形象相结合,即“原则表述和场景示范结合,形象生动”;还要有读者意识。当然,《中国研究生》也发表一些研工部、研究生院经验总结型文章,主要出现在专刊。
《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大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政策制定者。作者一般是大学、研究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特别是关心高等教育的专家。内容往往涉及学科评估、破“五唯”、双一流建设、专硕培养、导生关系、科研成果转化、教学技术等当代高教界的热门话题。作者有研究比较教育的,有从事教育评估的,也有一线的高校教师。作者有一定的教育背景,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锐度。文章一般包含鲜明的观点和一些高教界的数据、和教育相关的文件引述。大学周刊也有记者写稿,更加生动形象,往往会采访学生和专家,也会有自己的分析。
《文汇报》“文汇教育”版面主要刊登关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分享型文章。它并非没有刊登过议论文,但议论文并非它的发文主流。它主要发表一些介绍型、述评类文章,比如介绍高考生如何面对心理压力,或者一个中学化学教师谈他/她发现的教育问题。
要注意《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和《文汇报》“文汇教育”版面的区别——《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偏重于讨论大学教育,特别是理工科的,而《文汇报》“文汇教育”版面有基础教育,也有高等教育;《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注重科教界的现象剖析、政策导向,而《文汇报》“文汇教育”版面刊登的往往是述评类的文章,就是给读者介绍作者观察到的教育界的一个动向,比如疫情期间上网课、ChatGPT技术出现对教育的影响。
《上海研究生教育》的文稿可长可短,可以是2000-3000字的短文,也可以是5000-7000字的长文章。该杂志发表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研究论文,也发表经验介绍型文章。因为文章篇幅可长可短,所以至少我感到能够自由发挥。
《时代人物》是我发现的一个杂志,需要支付发表费。它主要刊登教学论文,也刊登并非严格意义上研究论文的探讨型文章,比如探讨大学网络文化建设的文章、探讨课程建设方法的文章。
(二)
其次,要理解“抽象阶梯”的概念。
想象有一把梯子。梯子的底端的抽象程度最低;梯子的顶端抽象程度最高。
写叙述论文,采用的是抽象的语言,处于抽象阶梯的顶端。
写小学生记叙文,需要用形象的语言,处于抽象阶梯的底端。
不同的报刊的科教类文章,抽象程度不一样。《时代人物》上的文章最抽象;《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次之;《上海研究生教育》有抽象的学术论文,也有抽象和形象相结合的经验介绍型文章;《文汇报》“文汇教育”版面有的文章处于抽象阶梯的当中或者中上,也有的文章一会儿抽象,一会儿形象;《中国研究生》的文章有的处于抽象阶梯的当中附近,也有的文章一会儿抽象,一会儿形象。
我认为,好的文章应该是一会儿抽象,一会儿形象,即既需要有干货、呈现经验和意义,也需要给出形象的例子。
(三)
和“一会儿抽象,一会儿形象”有点类似的,是文章不能像一条直线、一个平面,而要有足够的立体感。
在散文写作网课上,一位散文作家告诉我们,李修文写了一篇《致母亲》。他没有单刀直入地回忆母亲,而是首先写到在过年期间(疫情期间),大家都不能出户,他听到从周围住宅里传来孩子喊妈妈的哭声;然后,他再回到过去,回忆起母亲;他还写到很多文化名人笔下的母亲。
另一位散文作家告诉我们,有篇散文叫《捡麦穗》。作者没有直截了当地说一个长在农村的小女孩对一个卖灶糖老汉萌生情感的故事(写过去),而是首先站在“现在”,进行议论和介绍,然后写过去,最后再回到现在,从“我”的视角说事儿。这样,叙事的时间就被“折叠”了。用我的话说,这并非是一张侧面是“一”的纸头,而是呈现倒“几”字形。
我认为,写报刊通俗文章或者博文也有类似的技术。比如说,写一篇关于“毕业论文答辩注意事项”的文章,不会写的人就把文章写成纯tips型,一二三四。而会写的人,首先会来一场“秀”(show),即扯一些别的,比如介绍自己当年在国外参加毕业论文答辩的情况;等“秀”结束后,再来讲毕业论文答辩注意事项。
见今天“中国研究生”微信公众号刊登的我的文章《学位论文答辩:唱好“独角戏”》的导语(开头)部分:
面临学位论文答辩,有些研究生很紧张,生怕自己“功亏一篑”;而有些研究生过于“佛系”,他们认为这只不过是导师请几位学术界的朋友过来走过场,因此自己不用充分准备。
2006 年春天,我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系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事先,导师说那是我的one-man show(独角戏),接受考验的是我,而不是他。他不会给我培训如何参加答辩,我也用不着找他演练。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在彼时彼地就像是一场“告别演出”。我只需要面对全系的师生做一场学术报告。
事先,导师已经把“调子”定好了――他马上要去德国做访问教授,没时间指导我,也不想继续给我支付助研费和学费,希望加快课题组博士生的流动速度。既然导师希望我早一点毕业,他担任评委的同事也不会阻拦。
答辩结束后,师生走出会议厅,看到走廊的长桌上已经摆满了事先准备好的食物,大家一起来庆祝。
我回国任教后,参加了很多场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无论以导师还是以评委、研究生教育督导的身份。学生们总体表现还可以,但有没有准备好,还是会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表现不好的话,至少研究生和导师都会觉得很没面子。因此,学位论文答辩不可不重视。
这样“秀”了以后,我才给出文章主体的几个部分:
确保基本盘,注意薄弱点
事先准备要充分
临场表现要有度
注意:这篇文章的导语(类似于引言)比较长,报纸文章的导语一般不会这么长。但因为发表在《中国研究生》的文章本身很长(即后面三个部分加在一起很长),所以引言长一点也可以接受。
(四)
写报刊文章还有一个秘诀是:多角度、引入不同的观点,文章会更有味道。
多角度,用散文作家庞余亮的话说,就是要有多个机位(摄像机的机位)或者N条边。
确保基本盘,注意薄弱点
事先准备要充分
临场表现要有度
这就是三条边,或者说三个侧面、三个维度。
而引入不同的观点,就是不要只是一面倒地呈现自己的观点,也要问问别人是怎么看这个问题,适当采访别人,把别人的观点呈现出来,并且给出信源。
我写文章,一般不会在发表之前给妻子看。有时候吃不准,或者需要进一步往前推进一步、提高一下,我会让妻子预览一下我的文章,请她提提comments。她会给我说一些东西,我会进行改进,也会引述她的话。
(五)
最后,我要说:要想写出好的报刊文章,还是有些难度,尤其是在好的报刊发表文章。要总结一些经验(比如毕业论文答辩的经验)相对容易一些(至少对我来说);这需要很强的概括能力。而要写能够发在《中国科学报》《文汇报》的文章相对难一些,因为需要更加深厚的积累,对教育界还要有充足的认识。其中,投《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更需要有在学术界的背景,需要有学术的语言,熟悉学界的现象、数据和相关的文件;投《文汇报》“文汇教育”版面需要更强的写的功夫——要更加通俗,还要学会N个机位、N条边、抽象和形象相结合等写作方法。
以上只是写作技法上的事儿。但事实上,要写出一篇关于教育的好的通俗文章,需要的不仅仅是写作技法,而更是一线教育的实践、观察、认知,还要敢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1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