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研”磨计》可有参考借鉴价值? 精选

已有 5466 次阅读 2024-1-1 11:41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015c7ff35ce2ff0b_b.jpg

 

2022年9月4日,在同事的微信号上看到介绍《“研”磨计:给青年学者的17条建议》,马上在网上买了一本,但一直没有时间看。直到今天(2024年1月1日),才拿起这本书。

在美国读博士期间,我会看《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的和职业发展相关的文章,比如介绍如何作报告、如何找教职的文章。在做博士后期间,我也会看《Nature》《Science》《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职业发展栏目的文章。

《“研”磨计》的作者杰弗里×麦克唐纳教授是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了很多关于科研工作者职业发展的文章。

那么,这本书究竟是否具备参考价值呢?

在第一章“学术生涯”,作者提到自己在硕士毕业后,曾在咨询行业工作了一年,“在那里,我非常讨厌各种死板的管理制度,并且觉得每天重复和琐碎的工作很无聊”。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作者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了一年,这份工作令人振奋,“然而,我反感官僚主义作风,以及无法自由地选择研究题目”。于是,他选择了到学术界(大学)工作,“除了对科学的热爱外,对传统职场规则的反感,恐怕是大部分学者喜欢上学术研究的最普遍的原因”。但是,作者也承认,做学术研究影响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直到在获得终身教职之后。

以上这部分内容是基本靠谱的。

第二章“成功科学家的特征”说“软实力对于在学术生涯上取得成功是何等的重要”。作者见过有的人的论文被评为《科学》封面论文,但其终身教职申请被驳回,也有的聪明无比的人无法在学院立足。他提出成功科学家的行为特征:知道什么是科学;知道成功方程式;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专注解决重要问题;腾出时间休息;有野心但别张扬;幸运并心存感激。

第三章“避免成为一名焦虑的博士生”提出一些减压建议:知道完美是优秀的敌人;别当忙碌的傻瓜;阅读;遵循“做点什么”的原则;要知道你需要很多想法才会有一个好的点子;坚定必胜信念;有个后备计划;找到关机的办法;当自己沉浸在当下所做事情的幸福中;拥有强大的价值观;学会如何面对批评。

然而,我总觉得第三章有点泛泛而谈。这也体现出不同人行文风格的区别。如果我写这类文章,往往会归纳出焦虑的博士生面对哪些类型的问题,比如科研不顺、跟导师处不好、担心找不到工作、担心毕不了业,然后分门别类进行疏导,并给出具体的能够反映“王国维人生三重境”的例子或者给出失败的例子。但老外写这类文章,喜欢给出tips或者insights。我不知道中国的研究生读了这样的文章,是否能够得到100%的启发。

微信图片_20231223090934.jpg

第四章“找到你的第一份学术工作”讲了招聘流程:招聘广告;你的简历;电话面试;你的电梯游说;调研一下对方单位;面试报告;授课试讲;面试中的人际互动;聘约与谈判;进行谈判;上网调查薪酬信息;谈判细节。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大学是怎么招聘的。但是,国内和国外大学有很大的区别。比如,在美国,系主任一早到旅馆和应聘者吃早饭,并把应聘者接到系里。在吃早饭时,其实面试就已经开始了。应聘者不但要做学术报告并讲未来的规划,还要和几个教授分别面谈。而在中国的大学,应聘除了做简短的报告,不需要授课试讲(教学为主型大学除外),也不需要和几个教授分别面谈。在中国,普通的应聘者也很难和大学讨价还价薪水,因为薪水级别是定好的,你属于某个职级,你就得到什么样的薪水。

第五章“学术界的马太效应”介绍了自己的职业发展,即拉到科研项目之后,大大发展了自己的科研,从而拉到很多钱;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积累人脉。但需要说明的是,中外大学的情况有很大的区别。中国大学有各种“顶层设计”、计划、安排、竞争名额、整改、座谈会,即杂事很多。

第六章“好莱坞模式的论文写作方法”讲论文写作。

第七章“完美的学院”讲一些“情商”或者在院系生存的politics:保持乐观,并表现出最大的善意和同理心;在走廊擦身而过的时候要打招呼,哪怕他们头也不抬;尽可能多微笑;保持中立;避免说同事的闲话;在你工作的学院里建立强大的人际网络;与学院负责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帮你渡过难关的关键;想办法将你的工作与大学的战略规划对接……这些内容,非常符合西方大学的情境,对国内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可能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中国人往往不在桌面上讨论这类事情。如果在中国大学的职业培训会上说这些事,会显得有点怪,但我能理解这些话的意思。

第八章“现实世界的道德标准”提出了很多道思考题。比如:你从一组已经公开的数据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并且得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你据此写了篇论文稿。这时候,你收到一份论文的审稿邀请,别人同样研究了这个现象,并得出一个错误的解释。那么,你是否应该指出他们的错误?如果指出他们的错误,那么他们必定会得出和你同样的解释,你的文章有可能发不出来。而不指出他们的错误,那么会导致“谬种流传”。你该怎么办呢?

再比如:作为一名教授,你鼓励一名年轻的同行申请自己单位的职位,也打算给予全力支持。但是,这位朋友没有申请成功,原因是他的博士导师在推荐信中写了坏话。那么,你是否可以把这个情况告诉你的朋友呢?

还有:假设你是一名教授,你在和一位同事的研究生聊天时,他抱怨说自己把文稿交给导师好久了,都没有得到修改意见。你很想帮助这位学生,但也不想得罪同事,那么你该怎么做呢?

这本书还有其他章节。第九章:个人学术标签。第十章:每日一小时写作。第十一章:精心筹建一个强有力的研究团队。第十二章:项目申报书写作技巧。第十三章:职业生涯中期指导。第十四章:学术访问和爆发式学术产出。第十五章:学术领导力。第十六章:可持续的科研生涯。第十七章“奔六”的科学家。

微信图片_20231223090954.jpg

我总的印象是这本书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国外学术界是怎么生存发展的。但是,国内外的情况有很大区别,而且有些“经验之谈”在国内也不是放在桌面上说的。

另外,在行文的风格方面,不同的人有很大的区别。老外写《Nature》《Science》职业发展栏目的文章的风格和我的行文风格有很大区别。老外的职业发展栏目文章要么强调insights和tips,凝聚了“大牛”几十年的经验;要么有新意地讲述“非常规”的职业发展,比如讲一个怀孕的妈妈如何读出博士、一个生化博士毕业后从事律师行业。而我撰写此类文章的行文风格是借鉴新闻写作的方法,比如有直接引语、间接引语、场景+概述、背景介绍,有矛盾冲突。

关于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研究生读研,其实有很多很多的内容可以说,也有很多很多的文章可以发表。只是,国内的学术期刊不发表此类文章(虽然《Nature》《Science》都有相关专栏),很多东西也无法堂而皇之地在期刊上写出来。而且,国内外情况、文化都有很大的区别。

我想说的是,一方面我们要了解国外学术界的情况、生存规则,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自己的职业发展栏目和相关的报道、经验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16190.html

上一篇:科学的隐忧——剑桥大学教授笔下的科学生态系统
下一篇:读《妈妈教授》,想到职业发展重要话题
收藏 IP: 101.80.248.*| 热度|

7 郑永军 吴斌 崔锦华 周忠浩 汪凯 曹俊兴 孔玲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