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周日我去浦东郊游,有了新的收获 精选

已有 6895 次阅读 2025-3-3 20:26 |个人分类:我的故事|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微信图片_20250303201942.jpg

图1:军港公路上一个废弃的掩体。从洞口进入,能看到一个狭长的过道,右手有一个圆柱体一样的空间,空间里有两个射击孔或者瞭望孔,已经被封堵。这个掩体有特色:不是纯混凝土构成的,而是有红砖,有混凝土,也有外表平整的石块+混凝土。

我经常有这样的感觉:去了一个地方或者景点,觉得这些地方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印象。但下次去,就已经是好久之后了。还有些地方,不知道自己在三四年之内还会再去吗,这辈子还会再去吗。

(一)

上周日上午,送孩子去学习班之后,我开车前往浦东。本想直接去“传说中的”塘下公路。查了一下地图,这里开车过去需要一个多小时,我就先开车去合庆公园,准备看一个废弃的掩体。这个掩体穿着“迷彩服”,在网上能够看到,也有人向我介绍过。

开到合庆公园,走了一圈,没有看到。在我的想象中,这个碉堡应该是在公园的一个开阔的地方,就像一座雕像。但是,想象只是想象;仅凭网上的照片,我想象出的东西和实际是不一致的。

于是,我打开手机上网搜索,发现这个掩体是在合庆郊野公园。

幸好两个公园离得不远。我开车到了合庆郊野公园,停下车,问路边的保安,他们并不知道。我又问绿化工作人员,他指了指一个方向,说“那边”。

微信图片_20250303201932.jpg

图2:合庆郊野公园北门那儿一眼就可以看到的掩体。这个掩体是废弃的,应该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防御而建造的。

我往“那边”走,一上来就看到一个被泥土和枯草盖住的掩体,但不是那个穿“迷彩服”的掩体。我又往前走了几百米,问保安,他还是不知道。但我又轻易地找到了一个掩体。后来,我在这个公园还找到另外两个掩体。

走了一大圈之后,还是没有找到“迷彩服”掩体,我又拿着网上的照片问了这个、那个人,最终找到了“迷彩服”。

微信图片_20250303201937.jpg

图3:合庆郊野公园的一处掩体,这个景点被称为“红色记忆”。它的附近是农田和民宅。

离开这个公园,开车往东走,左拐开上了人民塘路,在路边随随便便地又看到了一个掩体。

(二)

微信图片_20250303201947.jpg

图4:军港公路旁边随处可见的废弃的掩体,进口已经不可见。这些属于不可移动文物。

我开着车,兜兜转转,没有找到更多的碉堡或者掩体,就想去小红书上介绍的南滨公路。开着开着,我开上了军港公路(南滨公路的“上游”路段)。开着开着,发现路边有奇怪的凸起,并且这些凸起被铁丝网保护起来。等找到可以停车的地方停下来,再走回去,看到这些被保护的“凸起”是几十年前建造的掩体的遗迹(早已废弃了)。

微信图片_20250303201951.jpg

图5:南滨公路旁边一个废弃的岗亭。注意:有安全隐患,游人切莫靠近。

我一路向前,开到南滨公路,看到一个废弃的岗亭样的东西。又开了几百米,又看到一个像岗哨一样的废弃的建筑。再往前,看到一个废弃的指挥所。这个指挥所建在一个斜坡上,左边和右面各有一个进口,它的“身体”部分是长条状的。

经过了这几个有点意思的废弃的建筑,我继续往前开,开上了塘下公路。我看到在有的路段,路边停了几辆车,有年轻人倚靠在车上,别人帮她拍照。这时候,阳光射过来,穿过路旁的树木照过来,光线很美。

微信图片_20250303201957.jpg

图6:南滨公路旁边一个废弃的指挥所(遗址),有两个进口和两个通风口。

也有一家几口在路边的草地上挖野菜。走近,听有的家庭主妇说在挖野葱。而且,每开一段,总能看到有人在挖。并且,路边随处可见各种碉堡和掩体。

(三)

我没有开完塘下公路的全程,天就黑了。据说塘下公路从浦东一直通往奉贤。

通过这段旅程,我感受到:上海很大很大,有很多地方我还没有去过,有很多情况没有想到。我曾经去过崇明,在那儿的陈家镇,有看到几十个废弃的碉堡和掩体。我当时以为,上海除了崇明,别的区县应该不会有那么多的碉堡和掩体了。而这次在塘下公路,随处可见这些历史的遗迹。我把车开在公路上,往左边看,一公里开外有一条平行的乡村路。我看到了乡村路旁边的房子,也看到了乡村路旁边像纽扣那样排列的掩体,这些掩体被芦苇遮蔽了,有的掩体还有敞开的门,就像是山洞的洞口一样。

微信图片_20250303202004.jpg

图7:塘下公路一个废弃的指挥所(遗址)。照片上显示一个进口。还有一个进口在十几米开外的右方。在十几米开外的地方,还有一个废弃的碉堡。

通过这段旅程,我也感受到:做事、生活,都讲究方法。有时候,做一些事情,方法不对头,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做不好。而如果方法对头,在正确的地方,就能找到黄金,就能钓到鱼,就能找到自己想找的碉堡和掩体。这次,我恰巧找对了地方,找到了几十年前(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防御而形成的海防线。这些几十年前的掩体,往往在以前海塘的旁边。比如:随塘公路、人民塘路、军港公路、南滨公路、塘下公路;仅仅从这些公路的名字,就能大致知道几十年前它们的位置和功能。

通过这段旅程,我明白:道听途说、在网上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假的,但真实的感受,需要通过自己亲自去看、去实践来获得。这次出行,是基于小红书上一条“新闻线索”——有人在小红书上晒出了南滨公路旁边的废弃的岗亭和掩体,也有人回复说塘下公路随处可见掩体。我仅仅看网上的文字和图片,对情况了解不那么清楚。而现场去看了后,发现自己了解到了一手的信息。

微信图片_20250303202011.jpg

图8:塘下公路有好几处这样的类似于掩体的遗迹。照片中可见有几辆车停在路边,照片右上角有一个挖野菜的人的身影。

再比如:在网上,我看到别人的短视频一味地说塘下公路怎么怎么好,适合人们骑自行车去玩。但实际上,这条公路非常狭窄,车来车往,再骑自行车的话,有一些安全隐患。而且,废弃的岗亭也有塌陷的可能,有安全隐患。不过,美好的生活,属于一些熟悉情况、会享受的人。他们知道,哪里有停车的地方,哪个路段的风景最美,这一条小路通往哪里。于是,我看到了在最美的路段拍照、挖野葱的人。他们真的是非常惬意。

到浦东这些地方游玩,构成了我日常工作之外的“疏离”。暂别繁忙的工作,出去玩。但一旦回到居住的地方,回到我工作的地方,各种繁忙的工作又开始了。而我的孩子,也在忙于学习,没有时间外出游玩。我的妻子也在家带小孩。我觉得,生活经常是忙碌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75777.html

上一篇:开学后,两个周末的感想
下一篇: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奇奇怪怪的事情
收藏 IP: 218.82.104.*| 热度|

9 王涛 尹春 王从彦 刘全慧 郑永军 张永刚 武夷山 汪运山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IP: 153.3.251.*   回复 | 赞 +1 [2]guest93602168   2025-3-4 15:55
IP: 180.158.173.*   回复 | 赞 +1 [1]张永刚   2025-3-4 09:44
不看碉堡找掩体了

1/1 | 总计:2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9 1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