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达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lianda 座右铭:胸怀坦荡,刚直不阿,直言相谏,无所畏惧。

博文

新药审评需要“一审二帮” 精选

已有 4299 次阅读 2015-8-13 09: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新药, 审评

新药审评需要“一审二帮”

李连达   李贻奎

早在1987年新药审评办法公布后,我曾大力提倡新药(特别是中药新药)的审评工作需要“一审二帮”。“一审”是从严审评,六亲不认,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绝不通融。“二帮”不是帮助走后门,蒙混过关,而是帮助申报新药者深入了解新药研制及审批有关政策、法规、标准,以及各项研究的基本要求,各种申报资料的技术标准。在学术上、技术上进行宏观指导,使申报单位少走弯路,也使审批工作在“审”与“帮”两方面发挥作用,有利于新药研制与审批工作的健康发展。

一、为什么提出“一审二帮”?

在新药审评办法公布时,我国一些科研单位特别是药厂,对新药研制与审评的政策、法规,不够了解,对技术要求及标准,不熟悉。有些高水平科研单位,完全按照科学研究而不是新药研究的特点进行工作,申报材料学术水平很高,方法指标很先进,实验结果很漂亮,学术论文水平也很高,评个国家科技二等奖当之无愧。但是申报资料不符合新药审评要求,该做的工作未做或做的不合要求;不必做的工作,大作特作。结果不能通过审评,需要补做很多工作,甚至大部分要重新做,这个问题在中药界尤为严重。正如有的高考学生,成绩优秀,满腹经伦,理应高分录取。但是答卷时不符合考题要求,该答的未答好,不必答的却十分精彩,答非所问。结果是一肚子学问的高材生,却名落孙山后,未能录取。在新药研制及申报过程中,这样高水平学术研究因不符合新药的特殊要求而一败涂地者,并非罕见。因此,当时的有些官员及专家同意“一审二帮”,指导一些研制单位及药厂按照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及新药申报资料的特殊要求,做好整体研究设计和每一项试验的具体计划,顺利完成各项工作,甚至一次报批即获批准。使我国新药研制及审批工作健康发展,更加法制化、规范化、标准化避免了很多弯路和人力、财力、时间的浪费。

二、新药研制及审评与其他学术研究有何区别?

新药研究以应用为目的,以治病救人、安全有效为首要目标。所有研究工作申报资料及评审标准,都必须直接或间接为此主要目标服务。研制重点及申报资料必须充分证实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而与此无直接关系的其他学术研究内容不强求。但是不能以其他高水平研究取代新药研制的最基本要求,新药研制要求几十项工作全部“及格”,任何一项不合要求都不能通过审批,这与其他研究要求一点突破,而不要求全面突破不同。不能违反有关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以及各项申报资料的具体要求。那么是否遵照有关规定做工作、报资料,就能符合申报要求?事实并非如此。

1、有关新药研制及审批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等,多为宏观的,普遍性、通用性的原则性规定,不可能具体详尽,也不可能对千变万化个别化的新药品种都有详细规定。

2、新药审批工作中“朝令夕改”时有发生。主管部门根据工作要求经常出台一些新政策、新法规、新要求、新标准。很多研制单位、药厂对这些不了解、不熟悉、不能很好掌握。因而走弯路,甚至被否决者,时有发生。因此及时的“一审二帮”十分必要。

3、根据工作需要,特别是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朝令夕改”还常发生于“内部精神”“内部规定”“内部共识”~~~,只有内部掌握,既无明文公告,也无处可查,更难掌握。例如在2006年一年全国批几千个新药证书,而在2013年只批几十个新药,如此剧烈变化,新药审批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并无重大修改,主要是一些“内部规定”的结果。因此没有明文规定的“朝令夕改”更难掌握,更难执行。给新药研制和报批带来更大的困难。也说明及时的“一审二帮”的必要性,对于少走弯路,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是很重要的。

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

由于主观部门曾发生一些经济大案,新药审评部门成为最敏感、最受关注、风险最大的部门。有关官员及专家,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瓜田李下”避之犹恐不及,在与研制单位、药厂或有关人员接触时,面无表情,一副神圣不可侵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判官像,甚至在局里开会时,师生见面不打招呼,只能偷偷点头示意,会后无人时再热情打招呼。

呜呼!哀哉!在这样紧张高压气氛下,能做好工作吗?能不得高血压吗?

为了正常工作,进行“一审二帮”,“官民”双方的正常接触与合作是必要的,为官清廉在于实质,不在于形式。既使官民完全隔离也未必能防止老虎再生。加强药审办官员、审评专家与研制单位的正常合作(当然不是钱权交易),特别是对研制单位、申报单位的指导工作是很必要的。我曾见一些领导,和蔼可亲,官民一家,一副为民服务的公仆像,但是在执法时铁面无私,六亲不认,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值得敬重。

希望在药监局里能够多一些生动活泼、和蔼可亲、团结合作,而又对执法如山、公正廉洁、六亲不认的公仆。

新药研制与审批工作的改进与完善,势在必行。涉及药政、药监、药检等多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工作,需要通盘考虑,全面布局。

以上谬论,仅供参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5370-912682.html

上一篇:新药审评的建议
下一篇:癌症病人的喜与忧(再谈精准医疗)
收藏 IP: 114.111.166.*| 热度|

4 许培扬 黄永义 郑小康 tangb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