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国内学界,我们常常注意到凭“顶刊论文”拿到学术帽子的青年才俊,凭“高被引论文”突然崛起的学术新星,凭所谓“重大突破”而冒泡的科研牛人,这隐隐约约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号:“快点!快点!走在前面才能获得成功。”
然而,细究这些大多为“短平快”的成果,或为克隆跟风,或为捡漏补遗,或经不起推敲,或经不住验证,最终沦为鸡肋实属必然。
众所周知,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慢之力,在于目标如一,在于锲而不舍,在于精益求精,因为慢才有助于更用心,慢才有助于更精细,慢才有助于更悟道,这样最终产出的作品也才能更精致和更完美。例如,庖丁细心专研解牛十九载,到最后才能目无全牛,以至于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因此,慢工细活,才是做出伟业的捷径。
细说起来,下慢功夫对科研突破的益处有以下两点:
1、慢功夫能实现厚积转向薄发
武术电影明星李小龙曾说:“我不怕会一千招的人,只怕将一招练一千遍的。”这与俗语“一招鲜吃遍天”所表达的意思雷同。学者要做出伟业,得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一招鲜,但要练出这样的绝技,须下功夫掌握多学科基础知识,还要融会贯通这些知识,以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程度。这样,学者遇到科学难题时才可能左右逢源,也才可能产生非凡一念,进而诞生新科学理论,也就是有了自己的一招鲜。
2、慢功夫能促成量变引起质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学者长期深耕于某科学难题,一旦通过灵光闪现找到了真正突破口——质变,则经深度探索往往能像滚雪球一样扩大战果,最终会彻底攻克该难题。然而,要找到此突破口,需要长期的科研积累,需要长期的深度思考,需要丰富的想象力,需要深邃的洞察力,需要多次的实践,还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这样,似乎每天的进步微不足道,但久而久之就提供了适合灵感诞生的肥沃土壤,终有一天其会喷薄而出。
今天一早,我看了一篇文章《德国的笨教授》,文中提及:“德国学者每年一般只发表1篇。当然,超过1篇的情况也有,但并不是很多。”文章作者问过一个德国教授:“你们每年才发表1篇论文,岂不是太少了?我们有些中国学者每年能发表3~5篇,甚至10多篇呢。”该德国教授反问:“每年发表1篇还嫌少?如果坚持下来,30年的时间就有了30篇论文,还少吗?”
大部分德国教授走的是慢工出细活的治学路子,觉得成果相当靠谱了才发表论文;因此,其发表的论文数量虽不多,但质量高。正是因为坚守此路子,德国学者才屡获诺奖: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9年,德国共有100多人获得诺贝尔奖;如果把移民美国、加拿大的德裔算上,获奖人数已超200人。
诸多人士热议“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已多年,但仍未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其实,解答没那么难,转脸往德国看看或许就有了:除了自由独立的科研环境之外,学者的严谨治学态度是关键。
相关:
科研突破需耐得住寂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487870.html
科研突破:从解决一个小问题入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535786.html
科研突破宜聚焦于“小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04179.html
科研突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259527.html
科研突破:大道至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11971.html
科研突破立足于“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20687.html
深度思考的好处多,还能延年益寿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320891
科研突破:思路决定出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22748.html
科研突破:非宁静无以致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31797.html
科研突破:非淡泊无以明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39109.html
科研追求:简洁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34191.html
推崇科研全程的至简风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33245.html
科研突破:化繁为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43086.html
科研突破:破纸效应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50667.html
科研突破:规避想当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77165.html
科研突破:挖呀挖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387933
科研突破:挑战不可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389073.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4 0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