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安博士 御风而行,把酒邀月,穷极宇宙,留意身边

博文

再谈应急的基本策略——杭州事故中的院士彻底昏了头吧

已有 3924 次阅读 2008-11-30 08:42 |个人分类:专论—应急管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每次看报纸,我都会怀着疑虑的态度,就怕记者们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曲解被采访者的话。

  可是,尽管如此,看到本期《南方周末》的关于杭州地铁事故的口水仗,尽管对记者依然不敢完全信任,我还是为“院士”的“昏头”表现惊愕了。

  在报道里,不断使用“”这个标点符号来引述院士的话,我这里姑且认为基本反应了院士的观点。如果真是记者曲解了人家的原意,我想这个院士应该出来主动澄清一下,毕竟这些话充分反应的是他的“昏头昏脑”。

  在该文中(http://www.nanfangdaily.com.cn/epaper/nfzm/content/20081127/ArticelA05002FM.htm),王梦恕承认,这样的结论确实有“把大事化小”的味道。“我说你不要把这个问题扩大,扩大对你们没好处。”

  “这样的结论”是指他之前做出的“突发性自然事故”,而事实上呢,这篇文章说,“王梦恕承认,这样的结论确实有‘把大事化小事’的味道,但他认为,这同样是出于好心,‘我这样写的问题是,是从顾全大局角度出发,内部责任我们要追的,但对外差不多就行了。’”

  唉......

  我发现我们的很多事故调查还是在用谎言搪塞公众,而这样的应急策略大家之前就很熟悉,在这样的事情中,就连院士(应该具备、甚至最应该具备基本的道德观,那就是说真话)都很熟练地对着公众说谎话,而且是张口就说,根本不去问问良心等等,隐瞒真相看上去好像家常便饭。

  这就是我们一般的应急策略吗?

  而这些正是造成“几个虫子坏了全国的柑橘”,“几个短信坏了海南香蕉声誉”等结果,我曾说“公众的恐慌是理性选择”,看了这么多的专家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敢于信口开河,我们怎么能不恐慌?

  也许有人会说工程事故和食品事件不同,后者涉及到所有活着的人,涉及到未来;而前者,事故中的死难者都已经成为过去式。

  但是,如此的话,最后的调查结论就是两个版本吗?一个是内部的说了不少真话的版本【我们不相信会是全部】,外面的则是完全的谎言版本。为了“对双方都有好处”(院士语),就打扮真相,尤其是带了一副良心和真诚的面孔来说谎。

  这样,未来再度出现突发事件时,我们公众的基本反应将依然是:“说出来的肯定不是真相,不知道这样的事情已经有多久了,我们还是先小心着吧。”

  对于不涉及到国家机密的事件,我们应该有一个一致的处理逻辑:

  1,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

  2,同时通告公众

  3,征集更多业内专家介入应急与事件调查

  4,随时向公众通告应急效果和事故调查进展

  5,形成可验证的让人置信的调查结论

  6,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从这个处置过程中获得启发和经验

  7,公众了解了整个过程,下一个事件对处置逻辑更加有信心

  我们以往的应急逻辑是什么呢?

  1',封锁真相

  2',先由利益相关方制造一个可以搪塞公众的理由

  3',再由相关专家来发话支持这个荒诞的理由,强化公众错觉

  4',内部调查,继续沿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给出最终结论

  5',相关人员沉默几天后,接着还是该干啥干啥;其中,专家继续做专家,继续以专家身份进入下一个事故应急和调查

  6',真话版本和谎言版本相互交织,有幸知道真相的少数人长叹多声,啧啧不已

  7',下一个事故,重复以上过程

  8',如此积累,人们对于利益相关方和专家的信任度继续降低

  最后,我长叹一声吧——我们的院士群体,这个应该代表真话和良心的最高荣誉的群体,又被这位先生的所做所为降低了一下声誉。

  这同时也说明了这样的一个残酷事实:我们依然不懂怎样进行应急管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49034.html

上一篇:中学老师的笑话若干【转】
下一篇:舞蹈《踏歌》观感——君如天上云,侬似云中鸟【1】
收藏 IP: .*| 热度|

3 陈龙珠 曹聪 侯振宇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5: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