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C2011

博文

技术与机理 精选

已有 5617 次阅读 2013-2-7 15:3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新闻联播, 电视连续剧, 山口百惠

技术与机理
曾泳春    
 
      饶毅与李连达最近在科学网上就一个问题争论起来了。由于李连达的博文我从来不看,因为那个文风总让我觉得假大空,老是好像喜气洋洋的样子,而且喜得没有头脑,很新闻联播,不看也罢。而饶毅的文字很绕,不好看,也不容易看,看半天不知在说什么。所以很长时间了,我只知道他们争论的关键词是砒霜和白血病,具体的争论,倒是看了旁人的总结,比如戴德昌的总结才明白过来。看到砒霜这个词,我居然连它的英文arsenic也很熟悉,是因为我看了几乎全部的阿加莎的小说,用砒霜杀人,是阿加莎小说里谋杀的一个主要手段,而且成为女性谋杀的主要手段。That's murder!但饶毅和李连达争论的不是砒霜谋杀,而是砒霜治疗白血病。看到白血病这个词,我又不禁想起了《血疑》这部小时候给我们留下美好印象的电视连续剧,山口百惠饰演的白血病人,让人有一种错觉,以为白血病人都像山口百惠一样美丽。
      言归正传,说说这场争论中的一个问题,我认为是焦点问题,就是技术与机理到底哪个更重要。砒霜能治疗白血病,我想应该是中医传承下来的,也许从前人们不知道那叫白血病,但硬是有神医用砒霜治好过这类病人,于是以毒攻毒的疗法,就流传了下来。后来的张亭栋们用现代方法研究了这种砒霜治疗白血病的方法,并发表了论文,但并未对其药效机理进行研究。按我的认识,这就是技术,在我们工程上,我们称其为一项技术,应用于治疗白血病。而陈竺们对这项技术进行了机理研究,那么哪个才是原创,哪个更重要呢?
      在科研上,有两部分人在做着两类工作,一部分人在研究应用,发明技术,而另一部分人在研究一项技术的机理。我是偏向于做机理研究的,对基于高速气流的新型纺织技术进行比较系统的力学机理研究,由此在一个交叉学科领域建立一个理论体系。但我在给本科生上课时,讲的都是技术,而且我鼓励学生去发明、设计新技术新装置。比如那些新型纺纱技术,基本上都是工程师发明出来的,他们并没有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只是去发明,设计出一种新装置可以纺成纱;而下一步是学者们对这种装置进行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和改进,直至将它推广为一项技术;再下一步,就是我这种做机理研究的,用科学方法包括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的方法对这项技术的机理进行研究。对比砒霜治疗白血病之技术,中医们做的是第一步工作,张亭栋们做的是第二步工作,陈竺们做的是第三步工作。
      以上是我这个涉入学术圈不深的人的粗浅认识,因为正好我也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些工作到底哪个重要?我在上课时,一般教授学生的是一些设计理念,鼓励学生有发明创造的思想,而其实发明创造并不是我本人的强项,虽然我曾经获得过    2003年(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奖(说明一下,当时我是33岁的老博士生了,去跟20岁的大学生比赛,得来全不费功夫)。后来我就再没操弄过专利,一直醉心于做机理研究。所以在我心底,技术是第一位的,我曾经开玩笑地定义技术为“给世界带来更多美好的方法”,技术的推广应用,非常重要。而机理研究,我认为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满足了人类的好奇心,人类本能地有一种探索自然的求知欲望,一项技术即使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人们还是很想知道其科学机理,这促使一部分人去做机理研究;二是通过机理研究,可以更好地应用技术,并举一反三地发展出更多的技术。
    最后还是以静电纺丝这种妖娆的技术为例作为结束吧!静电纺丝的应用,这些年来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应用前景绚烂无比。新的装置也不断地被发明出来,就连我一个家庭主妇,都坚信我可以用一把菜刀纺出纳米纤维(不信你试试),但关于静电纺丝的机理,涉及了物理学、化学、流体电动力学(hydro-electrodynamics),非常复杂也非常吸引人,光是那个不稳定理论(instability),就秒杀了很多物理学家的关注,还有它在极短的时间内呈现的相变和晶体结构变化,相信会是一出精彩无比的大戏。这就是,小技术,大机理。
 
下雪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31950-660312.html

上一篇:回味
下一篇:假如我会飞檐走壁,一定不要研究生收费
收藏 IP: 61.170.139.*| 热度|

36 曹聪 刘艳红 李学宽 陆俊茜 曾杰 苏红 张士宏 韩文娟 吕喆 吕乃基 武夷山 赵凤光 韦玉程 戴德昌 余昕 王晓明 庄世宇 郑融 罗春元 虞左俊 陈智文 唐凌峰 邢志忠 魏武 李宇斌 李伟钢 虞忠衡 应行仁 贾伟 强涛 李天成 clp286 anran123 htli biofans dreamworl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8: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