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绕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xgwzu 道行无喜退无忧,舒卷如云得自由。

博文

当富有的精英们遇到威胁会采取什么行动?

已有 2740 次阅读 2011-5-11 11:39 |个人分类:随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中国, 集体主义,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药家鑫

当富有的精英们遇到威胁会采取什么行动?虽然是偶然想起的,但觉得也貌似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因为我们现在可以越来越多地感受得到,富有的精英们(非官即商)在遇到各种威胁时,无论触及的是经济利益、政治前途、人身自由,还是在其它方方面面所面临的危机,比如既得利益遭遇重大挑战时,采取的解决方式往往充满了暴戾跋扈、充满了冷酷无情。谋杀、迫害、陷害、打压,似乎成为一组首选的方式。其中,一个不想举还是得举的典型例子就是“药家鑫”案件。这里,决不是简单的人类社会历来就有的所谓“富有者对贫穷者”的蔑视问题,或者反之。
 
扯远点说起。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之前,集体主义思想构成了整个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两手都要抓”的完美指导思想,但总体上人们对经济与物质的欲念在思想中占据了压倒地位。“致富光荣”成了主流价值观,而至于怎么致富,似乎可以不论其方式方法,必要时都可以堂而皇之地美其名曰“原始积累”、“初级阶段”,如此这般。
 
中国社会的这一成功大转型及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论是经济上的,还是社会其它方面的,都是有目共睹。毫无疑问,经济上的成功构成了当前“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石。和谐社会首先一定是文化先进而大同的社会,古人云:“衣食足而知礼节”,文化建设或精神文明建设恐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君不闻,频频见诸媒体的各种骇人听闻的交通肇事?为什么最终会演变成起起恶性刑事案件?为什么那些“富二代”、“官二代”乃至曾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等等的雷人话语及其斑斑“事迹”会引起全民的议论与公愤?是中国社会的“阶层”(抑或就是“阶级”)鸿沟越来越大?还是大众只是在一般层面和意义上对中国社会道德观和意识形态的一种常规性的担忧?
 
“和谐”不等于“平衡”。“平衡”是不可能造就“和谐”的。“和谐”是一种高度的“有序”。从物理学角度讲,只有“远离平衡”才能创造这种高度的“有序”,也就是“低熵”状态;而“平衡”只代表了“寂静”、“混乱”、“无序”,代表了“死机”而不是“生机”。我们当然不希望建设一个处于“死寂”的、昏暮中的社会,我们高度渴望的是建设一个秩序井然的、生机盎然的社会。
 
一个社会,经济收入的差异、物质配分的差别是必然存在的,当然我们不希望这个差异性太大,只希望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这个差异性体现得尽量合理;一个社会,人们在精神与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可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我们一定都希冀有一个广为认同并被普遍接受的社会意识,这个共同的意识是维系整个社会有序和谐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绳。有了这个共同的准绳,我们的社会才有和谐的可能,人与人之间才有信任的基础。有了信任作为纽带,就不会出现不敢见义勇为(捉贼者不怕贼伤反怕被偷的人伤,扶跌助病者不怕出力反怕清白被损)、不敢勇挑责任(肇事逃逸、李代桃僵)、不准让群众上访(漠视公民权)、不敢撞伤一个人而非得把人撞死等等的令人拍案惊奇的事情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2206-442916.html

上一篇:高教之春秋战国
下一篇:带光阈的分子马达
收藏 IP: 220.190.210.*| 热度|

1 刘洋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