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网络背景下科学传播面临的变化

已有 2509 次阅读 2014-7-7 14:0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从受众的细分到公众的参与,从传播的渠道到信息消费的模式等众多方面,科学传播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1. 公众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泛在学习的出现使得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获取所需的任何信息。在网络背景下,互动学习、个性化学习、开放和分享平台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公众消费信息方式从传统媒体的传授模式发生到网络时代的互动模式,公众可以通过各种网络渠道获取所需的知识。文献显示,90%的网络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科技信息,60%的美国公众把网络作为其获取科技信息的首要渠道。我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网络在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中发展迅速。投资机构T.H.Capital发布研究报告称截至2013年5月25日,百度搜索引擎平均日页面访问量(PV)达到11.37亿,平均日独立用户访问量(UV)达到7200万。根据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手机网民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 科学传播的途径发生深刻变化。科学传播的途径发生过几次转变,首先是以报纸为代表的纸质媒体在科学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11世纪中国的毕升发明胶泥制活字印刷到15 世纪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铅活字印刷术, 使印刷实现了机械化, 并带来了传播事业的空前发展。以纸介质为传播媒介的印刷技术成为科学传播的主力军。其次是音像媒体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科学传播的介质。1936年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正式开播,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始试验广播。《科技之光》等一系列科学节目发挥了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的作用。第三是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科学传播的途径发生革命性的变化。1994年4月20日中国64K国际专线开通,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国家。20年间,网络深刻地变革了科学传播的途径。

  3. 公众参与科学的愿望更加强烈,态度也更积极。在网络时代,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公众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公众参与科学的愿望更加强烈,态度也更积极。公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科学,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等等,这体现出了网络时代科学传播模式的变革,从饱受批判的缺失模型到互动模型的转变。从公民新闻以及“众包”的视角看,网络背景下的科学传播促进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2014年4月初,清华化工系和化学系学生们积极参与百度、人人、知乎等网站上有关PX的解疑释惑,近10人昼夜自发捍卫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的做法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同时在网络环境下,一些对某个科学议题感兴趣的人更容易形成特定的群体并呈现滚雪球式的扩张,他们通过网络途径表达诉求,并促使新的热点问题快速形成和出现,同时也给对热点议题的预测带来一定的困难。

  4. 科学传播的内容呈现形式日益多元化。传统上,开展科学传播的形式不外乎,科学展览、科普报告、书刊、科普影视,而在网络时代,除传统方式之外,科学传播的内容呈现形式日益多元化,包括科普网站、虚拟数字科技馆、科普游戏、科普动漫、科普微视频、默克学院等等。同时科学传播内容的运营主体也日益多元化。数字科技馆、中国科普博览、中国科普网、蝌蚪五线谱、北京科技视频网、果脯网等由企事业单位负责运营,同时以果壳网为代表的新锐科普网站以及百度百科、互动百科等网站在科学传播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吸引了一大批对科学感兴趣的受众。同时各种手机应用软件(APP)也成为移动互联网中科学传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包括微信、知乎、百度知道等。

  5. 热点话题助推科学传播需求。在网络时代,一个社会热点或者焦点话题出现后,与该热点相关的所有科学信息都会受到公众的关注,同时也会被整合起来集中呈现。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公众获取科技相关信息最迫切的时期,因而热点话题的出现将助推科学传播的需求,话题导向的科学传播变得更加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28002-809715.html

上一篇:《Journal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期刊2013年概况
下一篇:《科学家生存指南-科学传播》第二章-公众传播的基本要素 (2)
收藏 IP: 223.72.177.*| 热度|

2 尤明庆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