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关于全方位国际合作“政策”个人看法 精选

已有 5913 次阅读 2012-1-2 08:3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office, class

 

    最近看到《纽约理工学院校长:建设一流大学需与全球合作》,只从题目上就可以说,该校长对建立一流大学的重要理念“全球范围内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我们的国家和学术机构可以说在建立全球合作方面投入很大,也有很成绩。在建立国际合作关系上,有多种方式和手段,具体到我们,我认为较有成效的方式是“国家的公派留学”和“人才计划工程”政策。如果把这两个政策作为一种合作方式来考虑,在成功的同时,也有一些误区。

    公派留学是属于送出人才培养的政策。30年来国家牵头的公派留学生政策,可以说在培养中国科研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国际视野的学者。从最近几年国家逐渐增加不同的留学项目上看,国家对这个政策是非常认可的。在社会上也产生了很不错的影响。此外也有许多地方、部门和单位等不同级别的公派方式,也算这个政策的地方版。

    各类人才计划是吸引人才回归的政策。留学政策是培养国际人才的手段,人才引进是接人回家的策略。应该说公派留学和人才引进是相互对应的,可以说我们的政府在这方面运用的比较高超和有力。

    公派留学政策一个重要前提是我们的学术水平与国际上存在巨大差距,虽然说现在国内的硬件条件与国际上已经没有太大差距,但在学术文化方面存在很大距离,这大概是许多有留学经历者的切身体会。吸引人才计划的重要前提是我们国内的科研条件、待遇、经费资助等方面与国际上存在整体差异,通过特殊政策给国际水平的人才提供一个可以接受的环境。这非常类似于我们的改革开放过程初期的经济特区政策。随着我们各类条件的进步和提升,这类计划应该最终应演变成一种用人单位日常的员工招募行为。

    对于留学政策,所以我们要花钱送人给别人打工,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带动国内科研能力的提高。引进人才的特殊政策,原因是我们的大学和科研单位吸引人才的物质和环境条件不具备。否则就不需要国家来专门用这些政策来做这本应属于个人和学术机构应该承担的责任。留学和人才工程可以说国家层面给我们提供了建立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础,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国际化合作的特色国家政策。但在合作的具体实施方面,我们仍存在一些误区。

    一是对合作方式上存在误区。合作有对等合作和不对等合作,我们送留学生的方式是一种典型的不对等合作,我们出钱出人,给别人打工,成果归对方所有。这在表面上是一种非常不合算的行为,但在我们的水平远低于对方的情况下,这是不得已的。只有经过这样一个阶段,等我们的实力足够强,才会逐渐减少这样的方式。在国内不同地区和单位之间,我们仍可以采用类似公派留学的方法,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和单位之间也可以采用这样的合作方式。这可极大提高我们的整体学术水平,但这种方式目前仍没有被重视。

    二是对合作对象上存在误区。合作对象有三类情况,高于自己水平的,与自己水平相当的,低于自己水平的。和高于自己水平的合作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水平,和低于自己水平的合作有利于扩大影响。我们更喜欢和高水平的合作,而不太愿意和低水平的合作。从本质上看,这主要是因为功利主义和短视行为思想。如果美国等发达国家也全部是这样的思想,那么我们基本上没有机会和他们开展对等合作,只能采用不对等合作。事实上,对等合作才是国际合作的常态。

    三是对合作成果存在误区。合作成果主要根据合作者贡献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高水平的合作者往往在总体设计和技术平台上有优势,虽然不一定在思路提出,工作量上贡献更大,但在合作过程中往往更容易占到便宜。例如,在当前我们的学术水平在国际上仍比较低的情况下,合作成果的主要所有权大多是对方拥有。一般情况下,即使不拥有主要所有权,次要的所有权也应该得到认可。另外,从人才培养和学术本身角度考虑,我们必须承认个人的学术成绩,无论这些成果是那个国家的,均不应用为国家贡献大小作为甄别学术水平的依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524650.html

上一篇:谁发表SCI论文最多
下一篇:氢气医学文献汇总201201
收藏 IP: 173.55.209.*| 热度|

21 许培扬 吕喆 徐耀 吴佳林 吴锦宇 杨海涛 张南希 郭桅 欧阳永长 唐常杰 褚昭明 刘广明 徐长庆 李伟钢 陈安 郭世伟 赵凤光 佟冬 zhangling louiexp dreamworl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