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为何还有人说文革的好?

已有 4643 次阅读 2012-7-10 20:53 |个人分类:科学感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文化大革命被定性为“十年浩劫”。但仍然有人回忆中不经意说起文革的好?是什么原因呢?

我试揣测一二,希望文革亲历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个原因,有人从当时国内国际局势论证文革的发动为势不得已;有人论证说文革的的后果非毛所预料/控制;

第二个原因,有人在文革中的微环境不错,自己及家人亲近未受冲击,也未目睹派系武斗、游街批斗之惨烈;

第三个原因,任何社会运动,总会有人利益或身体受害受损,也会有人因此而得益,让得益者说其不好,难矣哉;

第四个原因,亲历者、参与者未见回忆,也未见忏悔,而是保持缄默,是羞于启齿,还是难于否定自己?甚而至于加以美化以稍减其愧疚。

第五个原因,每个人的经历就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很可能还是人生中最青春年少的阶段,否定某一亲历的历史阶段就是否定自己的历史,也就是否定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的来审判自己,也非常人能做到。

……

 

 

写完此文,忽然想起

 

钱锺书:《干校六记》小引

 

杨绛写完《干校六记》,把稿子给我看了一遍。我觉得她漏写了一篇,篇名不妨暂定为《运动记愧》。

 

学部在干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搞运动,清查“五一六分子”。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争的气氛中度过的;按照农活、造房、搬家等等需要,搞运动的节奏一会子加紧,一会子放松,但仿佛间歇疟疾病,始终缠住身体。“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都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现在事过境迁,也可以说水落石出。在这次运动里,如同在历次运动里,少不了有三类人。假如要写回忆的话,当时在运动里受冤枉、挨批斗的同志们也许会来一篇《记屈》或《记愤》。至于一般群众呢,回忆时大约都得写《记愧》:或者惭愧自己是糊涂虫,没看清“假案”、“错案”,一味随着大伙儿去糟蹋一些好人;或者(就象我本人)惭愧自已是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也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账,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按道理说,这类人最应当“记愧”。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怍于心。他们的忘记也许正由于他们感到惭愧,也许更由于他们不觉惭愧。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惭愧也使人畏缩、迟疑,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至于一辈子落伍。所以,惭愧是该被淘汰而不是该被培养的感情;古来经典上相传的“七情”里就没有列上它。在日益紧张的近代社会生活里,这种心理状态看来不但无用,而且是很不利的,不感觉到它也罢,落得个身心轻松愉快。

 

《浮生六记》——一部我很不喜欢的书——事实上只存四记,《干校六记》理论上该有七记。在收藏家、古董贩和专家学者通力合作的今天,发现大小作家们并未写过的未刊稿已成为文学研究里发展特快的新行业了。谁知道没有那么一天,这两部书缺掉的篇章会被陆续发现,补足填满,稍微减少了人世间的缺陷。 
    
一九八○年十二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590871.html

上一篇:论文泡沫何时休
下一篇:重庆美女资源已经枯竭
收藏 IP: 218.107.8.*| 热度|

4 曾庆平 王涛 钟炳 王春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