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bt92 资深水利水电能源工作者

博文

极端气候频现,旱涝交替拷问中国水安全

已有 10145 次阅读 2010-6-23 08:20 |个人分类:三峡|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水资源, 极端气候, 水电, 干旱洪涝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我国的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也在迅速增加。在去冬今春我国西南地区刚刚遭遇到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后,我国南方就遭遇到了暴雨洪水的袭击。

   

 

     20104月 我国西南地区5省发生百年不遇特大干旱

 

 

     622暴雨经造成江西抚河流域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新华社(田景 摄)

 

据水利部统计61920日我国南方10省区市再次遭遇大到暴雨。江西南昌一天内的最大雨量为329毫米。受强降雨影响,福建,江西,湖南、重庆等地47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洪水。福建富屯溪邵武水文站洪水频率超过50年一遇;福建建溪上游建阳水文站为30年一遇。福建建溪上游、江西信江支流泸溪等3条河流发生超历史实测记录洪水。

      据国家防总620统计,仅613以来发生的第14次强降雨过程造成南方几省区的洪涝灾害,累计受灾人口达1003万人,农作物受灾535.5千公顷,因灾死亡132人、失踪86人,转移人口86.2万人,倒塌房屋6.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约145亿元。

联合国的《世界水资源报告》指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当前威胁人类水资源安全的最主要矛盾之一。因此,世界上凡是人类发展指数比较高的国家,都享有较高的人均水库库容。事实证明: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安全紧密相关,而一个国家的水资源安全不仅要取决于天然的水资源状况,而且更主要的还取决定于这个国家的水库蓄水能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天然水资源并不算缺乏的地区,水库蓄水能力不足的直接结果,就是旱、涝灾害交替出现。

由于天然的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必然会有干旱和暴雨的天气出现。拥有足够的水库,就可以把暴雨期间的洪水存储起来。这样既可以减小暴雨所形成的洪水,又可以在旱季增加水库的供水能力。因此,建造具有足够蓄水能力的水库是解决人类水资源矛盾的最主要途径。目前世界各国平均的水库蓄水能力大约是水资源总量的40%(这也称为与水电资源的开发程度定义完全不同的“水资源开发程度”)。发达国家的水资源开发程度一般都在60%以上。我国的水库蓄水总量大约相当于水资源的25%,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些落后地区的水库蓄水能力还非常低。例如,我国西南的云南省,尽管水资源总量十分丰富,但是,水资源的开发程度还不足7%。由于西南地区水库蓄水能力的严重不足,去冬今春的连续干旱难免会形成巨大的灾害。同样,目前我国南方暴雨之后形成大面积洪涝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由于水库的蓄水能力的严重欠缺。

我国水库蓄水能力不足的历史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和水利建设投资不足。然而,自从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腾飞之后,我国水库建设的主要阻力已经不再是投资而是社会舆论。由于我国的水利和水电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而大型水库往往都具有较大的发电作用,因此,现实中我国的大型水库建设主要是由水电部门开发建设的。电力体制改革之后,水电建设实行了市场化,在弱化了政府色彩调动了社会水电投资的积极性的同时,也给了国内外的各种极端环保势力留下了可乘之机。

例如,某极端环保组织通过收买专家和媒体记者就曾经公开的编造说我云南等省份的水资源开发程度已经接近百分之百的谎言。为此他们公开的呼吁我国的“水电开发给降温了”。几年来,极端环保通过编造谣言、误导社会舆论,激化移民、环保矛盾等手段,搁置、叫停了一大批水电工程,极大的干扰了我国大型水库的建设和发展。使得我们的水库蓄水能力和水电开发程度远远的落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严重的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和水资源安全。

除了水库建设的不足,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也是影响水安全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在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一座年久失修的病险水库不仅难以发挥出正常的防洪蓄水作用,反而会造成次生灾害的威胁。不可否认,我国目前抗洪斗争中的很多险情,都是由于水库的安全性造成的。

因此,在目前极端气候频现,旱涝交替发生的情况下,水库的蓄水能力和安全质量是影响我国水安全的最主要矛盾。不言而愈,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和消除病险水库,是解决我国水资源安全问题的当务之急。



环境问题思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5826-337934.html

上一篇:记者戴晴揭露江河十年行的伪环保骗术
下一篇:伪环保:反坝谣言破产两年后改成地震预报
收藏 IP: .*| 热度|

4 杨学祥 毛克彪 张骥 王小军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15: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