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bt92 资深水利水电能源工作者

博文

记者戴晴揭露江河十年行的伪环保骗术

已有 4747 次阅读 2010-6-10 18:08 |个人分类:三峡|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伪环保, 记者戴晴, 江河十年行

/水博

最近,伪造学历、伪造各种身份的神医骗子张悟本被揭露出来之后,使人们不能不对我国新闻媒体在造假方面的重要作用刮目相看。这也不免不让人联想起骗取了2007年中国年度色人物的称号汪永晨,与神医骗子张悟本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为了骗取患者的信任,张悟本自称是某高校毕业,但是,在该校历届的毕业生名录上却怎么找不到一个叫张悟本的人。绿色人物汪永晨到处自己号称是北京大学图书馆系毕业,但同样也在北大图书馆系历届的毕业生名录上,却找不到汪永晨的名字。

不仅如此,非常凑巧就在张悟本的骗子身份被曝光的时候,著名的三峡反对派记者戴晴,日前也在《三峡探索》上编发了一篇题为“北京水故事口述系列:我家和马草河的故事”文章。该文章本来是想要通过讲述者的亲身经历,叙述北京的水故事,然而,却在不经意间,竟成了一颗揭露伪环保骗子汪永晨和她的“江河十年行”的重磅炸弹。

为了给伪环保骗子骗取年度绿色人物作铺垫,在20070829日的《中国环境报》上发表了一篇吹捧文章“汪永晨: 过一辈子人生 干两辈子环保”。随后,汪永晨就如愿以偿的由于组织专门造谣的江河十年行有功,而当选为年度绿色人物。

在那篇吹捧江河十年行的文章中,清晰的记录有这么一段内容“20061120日,一行人从成都前往康定木格措,沿青衣江到了雅安地界,中午翻过二郎山,山这边阴雨绵绵,那边却见着了太阳。直到天色渐暗,才到了海拔近4000米的木格措景区。夜里,他们借宿在一户藏族人家里,顺便确定了这户人家作为追踪10年中的一户。那天,汪永晨问了同行的每一个人,小时候家乡的河和现在一样吗?很遗憾,她听到的回答是无一例外的,小时候家乡河流的清澈不见了,空剩干涸的河床或河里的污水。她坐在笔记本电脑前给各媒体发稿,直到夜里3点多才忙碌停当。”

然而,记者戴晴所发表的文章却告诉我们一个与江河十年行完全相反的信息。戴晴的文章说“到0405年,建完北京南站,终于等到了:这一带全部清理。现在去南站的那条路就经过凉水河,马草河也按照规划修成景观河了。所谓治理,就是彻底清挖。先把河底清干,清干净后,在河道内挖一条不宽的沟,在沟内埋了管道,然后铺了一些东西——不是硬衬,是碎石和砖块,没有水泥,只是在水闸那里用水泥。污水走污水管道,直送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河道里面没有水,也就没臭味了。河边原来的土地,现在种上草,旁边再种上树,一片绿色。凉水河的两岸环境确实好了很多。”

显然,记者戴晴和绿色人物汪永晨之间必然有一个没有说实话。不过到底是谁在撒谎,却非常容易鉴别。因为目睹北京南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大有人在,然而,唯有同样生长在北京的汪永晨与大家的感受完全不同。为了挑拨公众的情绪,环保骗子们坚持要宣传说“小时候家乡河流的清澈不见了,空剩干涸的河床或河里的污水”。当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确实不能排除在中国确有一些地方的河流的水质还正在恶化,但是,如果说同行的人无一例外的感觉到“小时候家乡河流的清澈不见了,空剩干涸的河床或河里的污水”,显然是在故意编造谎言骗人,起码来自北京的汪永晨就没有说实话。

据我们了解,在2007年的时候,我国大部分的城市都已经完成了河流的污水治理。无论是上海的苏州河、南京的秦淮河还是成都的府南河,都已经完成了由污变清的改造,但是,参加江河十年造谣行的记者们却都无一例外对此熟视无睹,非要颠倒黑白的编造出一个他们“江河十年行”的理由来。特别是这些谎言,经过媒体的传播、放大就变成“真理”,以至于让一个专门造谣污蔑国家发展的江河行成为了获取中国绿色人物的英雄事迹,让组织这场造谣行活动的伪环保骗子,成为中国年度绿色人物。此时此刻,我们真不知道在中国的环保领域中,还有多少专门利用媒体宣传骗人的“悟本”、“永晨”?

 

参考文章:北京水故事口述系列:我家和马草河的故事  

http://www.eprf.ca/gb/index.cfm?DSP=content&ContentID=19501

2004年改造前的马草河

改造后的马草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5826-334100.html

上一篇:履行减排承诺我国2020年水电装机须破3.3亿
下一篇:极端气候频现,旱涝交替拷问中国水安全
收藏 IP: .*| 热度|

1 侯成亚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