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散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qng1008 前三十年写日记,后三十年写博客

博文

[转载]赵鸿钧:为什么说“易学”不是科学?

已有 2992 次阅读 2019-1-19 21:48 |个人分类:思考中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中医学, 易经, 科学 |文章来源:转载

正式介绍我的看法之前,先引用我认为近年写得最好的一本“易学”著作中的一首打油诗。

 借尸还魂有奇方,郢书燕说岂荒唐。

 君看易部三千种,可有一种不牵强。

此诗引自章秋农著《周易占筮学——读筮占技术研究》。诗的意思是说:

据近现代最著名的“易学”专家李敬池统计,近代之前的有关著作有约三千种。它们都不过是“借尸还魂”的“郢书燕说”,其中没有一种不是牵强附会的。

章氏读过“易学”著作200多种,我读过的只有20多种,故先借章氏来说话。

我认为章氏的看法还是比较客气,他没有说有的著作是存心骗人的。不过,近代之前几乎没有存心骗人的,因为那时不需要骗。比如,那时正面讲《周易》算卦不必忌讳。借尸还魂或牵强附会地讲儒家思想的人更多,谁也不觉得不体面,故没有必要掩饰。只是那时没有人,也没有必要说“易学”是科学。近代的易学都是著名学者搞的。如李敬池、胡适之、郭沫若、顾颉刚、冯友兰等等,他们都从文化史和思想史角度研究《周易》。没有人认为其中有什么深奥的科学道理。

近代以来,科学越来越吃香,但是,改革开放之前,没有人敢说《周易》也是科学。因为那时一提《周易》就会联想到迷信或孔孟之道。

改革开放之后,科学的地位更高了,思想方面却日趋宽松——写什么乌七八糟的东西都可以。但是,它们又喜欢和科学拉近乎儿。于是就出现了有意骗人的“易学”书。问题是,这样的书多数同时打着中医的牌子。于是不得不提醒同好注意了。

如果章氏的看法和拙见正确,“易学”之不科学按说不用讲了。

但多数同好不一定真明白,于是有必要讲得具体点。

为什么说“易学”不是科学呢?

这要先说一下“易学”的门类。我的看法是如下分:

一是求其“真”的;二是求其用的;三是借题发挥的;四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但无意骗人的;五是有意骗人的。以下逐类说明。

所谓求其真,必须敢怀疑。故虽然不能说古人都根本不想求其真,但只要承认“易历三圣”(伏犠、文王、孔子)这个正统说法(还有别的说法,但总有孔子),就不敢真正怀疑。所以,真正的求其真,是近代以来的事。主要人物是上面提到的李敬池、胡适之、郭沫若、顾颉刚、冯友兰等。他们都是从文化、历史、思想、哲学角度研究的。当然也免不了牵强之处。最近的著名人物是张正烺、李学勤等。

所谓求其用,就是用于占筮,即研究如何算卦。也包括象数之学。

所谓借题发挥,就是汉代之后用儒家思想阐述《易》的微言大义。

所谓自己莫名其妙,就是完全瞎猜瞎想不着边际的。

所谓有意骗人,就是本来不懂却非要拉来科学和中医骗钱的。

上述五类“易学”都不属于我说的科学。

故先请记住:我所谓科学指自然科学或科学技术,因为“易学”当中是涉及史学、思想和哲学的。

由于“易学”被搞得太复杂了——简单事是可以搞得很复杂的,不少同道可能还是不大理解上文所说。故今天同时发出另外两个帖子——包括“医易答问”。

nightman : 但是,它们又喜欢和科学拉近乎儿。这不是“拉近乎儿”者的错!是“科学”宣传背离了科学本来面目。

曹东义 : 赵先生您好!

许久未见,见您这个帖子,发一点个人看法,供您参考。

曹东义敬上

八卦之物质构成人体的生态环境

对于八卦起源的看法,尽管有起源于数字卦还是起源于形象卦的分歧,但是从形成三爻画的八个“经卦”开始,到三爻画经卦进一步“重卦”后形成六爻画卦的64卦《易经》体系,都是“以形统数”的卦爻体系。64卦及卦辞和384爻的爻辞构成了“易经”;解释“易经”的《系辞》《文言》《说卦》《杂卦》《序卦》《彖传》《象传》都属于“易传”,这是一个逐渐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易经”的八卦,以及后来的64卦的卦辞、爻辞都很简朴,“深奥”的易理是逐渐被加上去的,这就是人们传说的伏羲画卦、文王系辞、孔子做传的历史过程,的确符合“易学”发展的脉络。在孔子做传解释《易经》之前,就已经形成了用天地风雷山泽水火解释八卦的学说。孔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囊”,反复把玩《易》理,用其辞义阐发自己的学说,促进了“易学”理论的发展与丰富。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帛书《系辞》等有关古籍,使我们看到了《易经》《易传》在形成过程之中的早期形态。比如通行本的乾卦、坤卦,帛书《周易》《系辞》称其为键卦、川卦;我们习惯的“天垂象见吉凶”“设卦观象”,帛书中的“象”都写作“马”。也就是说,天象、地象、人象、物象、卦象、爻象等等,原本都是写作天马、地马、人马、物马、卦马、爻马的,由于后来用生长在南方的“长鼻牙,南方大物”的“象”,取代了北方千里马、砝码的“白马非马”的“马”,才出现了“象换马”的学术变化。

著名易学家邓球柏教授在《帛书周易校释》和《白话易经》之中指出,帛书《周易》中“键”的本义为锁须,引申为门锁、关键、关闭、封锁、囚禁等义,假借为建立、刚健、强健等义。键还是“键闭星”的星名,代表天体。“川”的本义为“穿地而流”的河谷,引申为水、地、水流、顺畅等义。川字在字型上,接近于“示”字下方的三垂,象征天上的日月星辰。因此说用“乾坤”取代“键川”,其象征意义更加广大深远,包含着“天人相合”与“天人相分”的双重含义。邓教授认为,“设卦观马”是中原文化的产物,“设卦观象”是江南、华南、海洋文化与中原文化合流后,融会儒家法家文化的结晶。笔者读到这些新的研究论点,联想起中医学的“藏象学说”与“取类比象”的认识方法,假如没有从“马”到“象”的转化,中医学里见到的将是“藏马” 、“取类比马”,人们认识思想的转变与学术观点的发展,竟有如此巨大的沧桑巨变,真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易经》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思想家们的积极介入,逐渐在《易》理方面引申发扬,形成了囊括天地人一切学问的“易学”。《说卦传》的作者推测八卦的起源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尽管阴阳学说的形成,可能受益于《易》经的卦画体系,然而不能据此认为古人根据阴阳学说才构建了《易》卦体系。就像《易经》的作者不会想到阴爻与阳爻是理想的二进位制符号一样,《易经》的作者也没有想到用阴阳学说解释卦画,因此卦辞爻辞之中没有阴阳的概念。

阴阳学说盛行之后,研究易学的学者用阴阳学说解释《易经》,促进了易学理论的大发展。就好象阴阳学说与医学相结合,使医学由零散的经验形成系统的理论,促进医学的发展一样,阴阳学说作为最具普遍意义的“对立统一”矛盾论,为各个学科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学术繁荣。

八卦的乾坤坎离艮兑震巽,分别代表天地水火山泽雷风,“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易》最初被人用来作为推测未来的或然判断,是披着神秘外衣的预测学。又由于组成卦形的阴阳爻,在《易》64卦的系统里,被看作是由于各种因素变化后才形成的位置差别与阴阳属性的不同,所以《易》的卦爻与张仲景《伤寒论》的方剂一样,都不是一一单独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有机体的一分子,充满了变化的哲理。因此,《系辞》说“《易》有圣人之道四焉”:由于《易经》历史的古老,立言的人可以从卦爻辞里获得教益;崇尚变革的人,可以从卦爻的变化里得到启发;制做器物的人,可以从卦爻的形象里体味出原理;从事占卜的人,可以从占卦的吉凶中预测未来。

邓秋柏教授《白话易经》说,易学不仅是中华民族趋利避害的“幸福论”,而且其中深厚的文化蕴藏构成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比如,“天尊地卑”的大一统意识;“元亨利贞”的道德维系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服牛乘马”的孺子牛品格;“刚健不陷,中正不偏”的超凡气质;“爱民家行”的君子风范;“乐天知命”的豪放情怀;“下济上行”、“益流福好”的谦虚精神;“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的颜回品德;“积善之家”的未来意识;“果行育德”的教育方式;“系善成生,诚德大业”的人道原则;“各正性命,保合大和”的向心力量;“利用安身”的崇德方法;“穷神知化”的德盛途径;“知物知章,知柔知刚”,“见机而作”的思维定势;“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改革意识等等,“是炎黄子孙认识自我,造就自我,超越自我,造福中华民族,造福人类社会的巨大精神财富。然而,这份巨大的精神财富却被神秘的卜筮外衣所包裹、装饰,以致于人们错误地将其视为能准确预卜未来的神秘的预测学”。

阴阳学说给了中医自立的理论武器

甲骨文之中有许多关于医学的内容,但是见不到阴阳学说的论述。用阴阳解说地震现象见于春秋之前,公元前541年秦国医和已经用“阳淫热疾,阴淫寒疾”来论述疾病的病因,50年之后扁鹊秦越人能“闻得其阴,论得其阳”,可见阴阳学说在医学领域的运用已经开始于春秋末期。但是,阴阳学说在医学领域的推广的过程,也是相当缓慢的。在长沙出土的西汉马王堆汉墓医书《十一脉灸经》之中,尽管大部分的经脉已经用阴阳属性进行了标示,仍然保留着肩脉、耳脉、齿脉等原始的称谓,成了阴阳学说向医学渗透过程的“活化石”标本。

著名医史学家李经纬教授在200511月的“中国内丘扁鹊文化节学术研讨会”上说,扁鹊秦越人处于春秋末期,他能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对巫术,不仅需要勇气,更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医学理论与技术的支持。此言甚确,医学的确长时期被巫术所统治。

“巫”在造字上就有沟通天地的含义,巫长期把持天文、地理、人事的学问,而且借着神秘的外衣,有意或“虔诚无意”地愚弄大众。因此说“巫”字突出的是他们自己能与天地相通,阻绝的却是人民大众的与天地通。

医学知识也长期地被巫者垄断着。公元前581年桑田巫与著名医家医缓一样,断定晋景公病入膏肓“不食新矣”,难道他一点医学知识也没有吗?长桑君像盗火种的普罗米休斯一样偷偷地把“禁方书”传授给了扁鹊;扁鹊行医民间,广收弟子,“名闻天下”,作为“王官之一守”的医学知识才开始在民间流传。

春秋末期的老子在《道德经》中,已经提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尽管在季康子送给他中药的时候说“丘未达,不敢尝”,但也开始用阴阳学说解释《易经》;医和、扁鹊已经开始了把阴阳学说与医学知识进行融汇的尝试,中医理论奠基于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春秋时期,为今后形成系统的中医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巫者曾经把持的八卦体系,既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精神财富,就必然会被医学所吸纳。但是,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之中却看不见八卦的文辞,并且明确地提出了“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信巫不信医者为不治”的主张,笔者认为其原因就是五行学说扬弃了八卦的卜筮外衣,吸取并发展了易学关于人与天地相通,万物相互依存,变化不息的合理内核,并且加进了人类进步之后大规模制做金属工具的“金”。也就是说,五行学说的进步是医学摆脱巫术影响的关键。

五行学说改良了八卦理论

人们在解释八卦的时候,认为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坎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艮卦代表山,兑卦代表泽,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天地水火山泽雷风八种或者叫八类自然物质,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天然物质环境,八种物质之中并没有人本身的因素在内。五行学说虽然号称源于《尚书·洪范》,并说大禹治水就是依据其中的法则,但是,五行学说的生克理论在社会上引起重视,是在战国的中后期。出土于长沙的马王堆医书,也只有阴阳学说的影响,而没有见到五行学说的广泛应用。

八卦的地、山、泽可以合并为土;天、雷与火可以合并为火;风转变为木;水仍然是水,五行之中独缺金。五行的“金”可以“克木”,可以“生水”,而克木、生水的金并不是自然状态的金属,只能是人们经过开采矿石,冶炼成金属,再制成工具之后产生的“金”。这种金的工具才能够去克伐树木;也只有金属的工具,才能挖井生水、开渠引水。因此说,“金生之水”是人类劳动的成果。这只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的现象,在金属工具广泛使用的基础之上才能产生五行学说。而在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以石制工具为主,新石器时代才出现了陶器,生产力十分低下,金属工具出现于石器时代之后的新人阶段。在金属工具不被普遍应用的时代,出现五行学说是不可能的。

当然,火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个自然力,已经有一百多万年的历史,在五行的体系里得到了比在八卦里更加重要的地位;木也由于可以代表生命,也有了不同于在八卦只表示风的特殊意义;土作为凝聚了地、山、泽精华的代表,其地位也更加显著;水是这个星球最丰富的物质,也是生命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其地位自然不容低估。

在八卦中,“巽”有时被解释为象征风,也有时被解释为象征木。《象传》解释十五个含有三画巽卦、上卦与下卦合体的六画卦的时候,十次使用风来解释巽,五次用木来解释巽;坎卦多数被说成是水的象征,有时也被说成是泉、云、雨的象征;离卦多被解释为火的象征,少数情况下被说成是明、电的象征。

《说卦传》把八卦与方位的八方联系起来,而且与身体的首腹足股耳目手口等肢体相配合,把八卦与马牛龙鸡豕雉狗羊等动物相配属,八卦的配属事物有逐渐“扩大化”的趋势,并且已经出现了“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等疾病的象征。

五行不仅简化了八卦的“基本单元”,而且去掉了借助道具复杂运算的神秘外衣;使金木水火土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普遍、严密,去掉了八卦的偶然性,形成了经常存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五行学说还解决了阴阳学说的某些不足,让世界上复杂万物之间的联系除了对立统一之外,还有了生克制化、因果乘侮等复杂的联系形式。比如,男女是阴阳对立的,但是母亲与儿子之间除了阴与阳的不同属性之外,还有相生、相养的人伦关系;水火寒热除了阴阳的属性对立统一之外,还有不同地域、季节的差异;相同的水火过剩或者不足,在不同的季节、地域,引起的结果将会截然有别。这种复杂的关系用五行学说处理起来,远比阴阳学说更加得体。

在中医理论的奠基著作《素问》《灵枢》《难经》之中,我们见到了丰富的五行学说的内容,却没有发现八卦的文辞,作为六经之首、中华文化源头的“易学理论”,已经被阴阳五行学说替代,它们与原始的医学知识互相融合、交织在一起,彻底摆脱了“巫师”“巫术”的影响,摆脱了迷信,走向了科学,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医学理论,指导着中医学不断发展、进步、完善,一起走到了21世纪。在与现代科学的交流与冲击中,阴阳五行学说仍然以它深厚的底蕴、宽阔的视野、善于解决复杂问题的优势,引领着中医药学,安全有效地治病与养生,并且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走向辉煌的未来。

见解未必成熟,请多指正。

                  曹东义

               2006530

张济风: 东义先生:我认为您再好好看一下系辞

洪钧按:这位曹东义是邓铁涛的拜门弟子,却是我的老乡,我很为此惭愧。

附赵鸿钧:《周易》是研究什么的?

洪钧按:这是十多年前的一个旧帖。

《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如果把天地之道理解为自然科学,把人道理解为社会科学,则周易无所不包——足以解决一切自然和社会问题。

这种理解,在两个层次上是正确的。

一个层次是占筮层次,即《周易》用为占筮时,它足以解决当时人们面临的一切难题。只是它的解决方式不是提供理论或方法,而是告诉人们结果如何,即预测吉凶。这是《周易》的本相或原形,即它本来不提供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答案。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它还是一本算卦的书。

实际上,《周易》从来没有完全摆脱占筮的原形,至今还用于算卦。比如,当代航天飞行,可以算是最高级的科学技术活动了。其中应该运用什么理论、怎样运算和操作,自然不是《周易》能够回答的问题。但是,由于其中不确定的因素还是很多,其结果一般是两种——成功和失败。起飞之前,自然可以用《周易》算一卦。如果你知道航天飞行是有充分的理论和技术支持的,主持人非常慎重,成功的几率很高,那么,最好算出99.9%以上的成功。这样,就能证明《周易》预测是“科学”的。对很多人事和自然现象,人们求助于《周易》时,主要也是请它预测吉与凶。有的现象只有两种可能,比如生男和生女,不但只有两种可能,而且机会均等。多数人知道结果并不取决于《周易》预测,但是人类总是希望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做此类预测的人都明白这一点,尽量避免得出占问人不想要的结果。

不过,上古时代,占筮的意义要大得多。

简言之,无论是占卜还是占筮,那时都有强大的统一思想的作用。比如,那时最难靠理智预料结果的社会活动是战争,而部落时代战争又很频繁,靠占筮决定是否发动战争或者是否应战,就是为了统一思想,而思想的统一,对战争结果有很大的意义。到曹刿论战时,是否应战就不取决于占筮了。《孙子兵法》中,更是完全理智的讨论战争。至于狩猎,本来没有很严格的规律,预先占筮一下到哪里狩猎也是为了统一思想。

另一个层次是哲学层次,即《周易》被赋予哲理之后,从哲学角度解释当时关心的自然和社会现象,包括解释历史。当然,不可能解释得很好。

《系辞下》如下说: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现在我们知道,八卦、六十四卦、甚至阴阳爻,都不是这样来的。

又说: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这是所谓观象制器的两句,显然毫无道理。

不但这种解释古人发明创造的牵强附会不能接受,即便所谓八经卦分别配以天地山泽水火风雷,也是强拉硬扯。

古人也不知道《易》是怎样来的。如:《系辞下》说: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 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79293-1158015.html

上一篇:“感悟中医”备忘录(三十二)
下一篇:[转载]赵洪钧医学传心堂:聂广来信
收藏 IP: 120.229.75.*| 热度|

1 徐向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8 1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