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譬若蜜蜂,花蜜自沾 精选

已有 6520 次阅读 2022-1-2 23: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从事科研工作,就要成为立志创新的人。创新的源泉有现实情况,也有文献资料。从获取便利、高效的角度来说,是文献资料,因为文献资料吸收、反映、整合、积累、提升了现实情况。从而,学习文献,是科研创新的自然之路和必由之路。其实,几乎人人都知道开展科研工作,需要学习文献。不过,可能存在的问题是,不少研究者在学习文献的过程中,似乎较难或很难产生研究思想,特别是创新性的研究思想。

我想到了蜜蜂,想到了蜜蜂采蜜。只要有花朵,蜜蜂就会去探访,就会吸吮花蜜、沾上花蜜,送回蜂巢,酿成蜂蜜。如果做个类比,把文献喻为花朵,那么,研究者应当成为蜜蜂,学习文献,就是探访花朵,就要吸吮花蜜、沾上花蜜。蜜蜂能够吸吮花蜜,因为它有特别的本能和特别的加工过程。研究者学习文献,也需要有特别的习惯和特别的加工过程。显然,每位研究者各有自己的文献学习习惯和加工过程。下面以一篇文献(Laham, 2009)摘要部分的学习情况,呈现本人的作法,相信对某些研究者(比如,研究生)应该具有启示意义。需要说明的是,原文是英文,本人已译为中文;原文是一段,为便于阅读,每句分为一部分。

人类普遍存在划分边界的倾向。

划分边界是人类的一种倾向。参照划分边界的倾向,可以研究很多重要的问题,例如,个体的自我概念、个体的心理健康、个体的认知发展、个体的情绪发展、个体的应对机制,等。

“道德圈儿”是围绕世界上那些值得从道德上考虑的实体而划的边界。

道德圈儿是个比较新颖的说法,也可能成为研究道德判断的一种新工具、新范式,即,从道德圈儿的角度考察道德判断的各种问题。实际上,该文已经研究了道德圈儿与道德判断的关系——道德圈儿扩大后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如果换个说法,我认为道德圈儿就是将需要从道德上考虑的情形与不需要从道德上考虑的情形区分开来的标准。从边界来说更形象,从标准来说更准确。

三项研究表明,道德圈儿的大小受决策框架效应(包含-排除差异)的影响。

从这里可以看到,将道德圈儿定义为“边界”比“标准”便于研究,因为边界更好量化,而标准难以量化。决策框架效应可能是有多种具体情形的,该文研究的是包含-排除差异。包含-排除差异效应本身就是非常有趣的心理现象,就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心理效应。

决定哪些实体从圈儿里排除的被试(排除心向)比决定哪些实体包含在圈儿里的被试(包含心向)划出了更大的道德圈儿。

道德圈儿是个适合相对度量的概念,就像该文测量道德圈儿这样,可以比较两种或多种条件下的道德圈儿。可能不太便于对道德圈儿进行绝对度量。同时,这里的结论很有意思:从一个总体排除不合要求的个体,显得比从同一总体保留合乎要求的个体更难,从而得到的结果存在差异。也就是说,排除不合要求的个体的任务显得更难,保留合乎要求的个体的任务较为容易。然而,这一效应是有前提的,即,判定的对象是模棱两可的。如果判定对象是否合乎要求显得非常明确,那么,这种效应可能就不存在了。可以设计实验考察这个问题,如果得到相同的结果,那么,就是对包含-排除差异效应的推进

更进一步地,处于排除心向的人们在随后的道德判断中出现了“溢出”效应,把诸多外群体都评定得更值得从道德上对待。

先进行道德圈儿测定任务,再进行道德判断任务,前面的任务影响后面的任务,即,道德圈儿的大小影响随后的道德判断。由此,我认为可以构思若干研究,例如,将道德判断材料改用通常的道德判断材料,可以更好地考察道德圈儿对道德判断的影响推测:道德圈儿越大的个体,道德判断的标准越宽;道德圈儿越小的个体,道德判断的标准越严。同时,根据道德资格理论,那些划出更大道德圈儿的个体已经表明了自己的道德资格,那么,在随后的助人任务中会有更少的助人倾向,表现得道德水平更低。此时,我认为道德资格理论或道德许可理论表达的就是个体表明自己具有道德资格之后,可以较少地从事道德的行为,可以较多地从事不道德的行为。如此一来,从道德动机的角度来研究道德判断的许多问题就显得大有可为了

道德圈儿的大小是心向对随后道德判断效应的中介。

当前的心理学研究,特别注重考察中介作用或调节作用,这里的研究也是如此。作者操纵的自变量是心向,考察的重点是道德圈儿这个变量,在确定了道德圈儿的大小受包含-排除差异影响之后,就探索道德圈儿对道德判断的中介作用。我已经看到了将情绪、道德自我作为其他变量与道德判断之间中介变量的研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避害需要是其他变量与道德判断之间的核心中介变量。现在,我又看到了道德圈儿是其他变量与道德判断之间的中介变量

这些研究首次表明了决策框架效应对道德圈儿及有关的道德判断有实质的影响。

决策包括道德决策,决策具有框架效应,道德决策更是具有框架效应我认为,广义地说,现在的道德判断研究都是在考察道德判断的框架效应,即,道德判断的条件不同,道德判断的结果也不同,这里的条件,不就是框架吗?作者或许为了突出框架效应这个更有影响的主题才如此表述的,但是,我觉得作者其实已经研究得更远了,即已经考察到道德圈儿是框架效应与道德判断之间的中介变量,完全可以强调这种中介变量的情形,而不是定位于框架效应。此外,本文还让我体会到了不断学习文献的重要。如果不是阅读,怎么知道可以从道德圈儿的角度考察道德判断的中介作用?学生很容易受困于研究范式,无法拓展研究思路,实际上,文献中充满了完全可以启迪智慧的材料

由此可知,本人的作法就是对每句文献写批注,阐发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就是吸吮文献的花蜜、沾上文献的花蜜。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文献时的注意力,而且不至于学习一篇文献、一段文献、一句文献之后,什么也没有留下、什么想法也没有。当然,逐句批注文献的工作可以根据情况而反复进行,更可以对整段文献、整篇文献进行批注。不断地学习文献,不断地批注文献,研究思想,尤其是创新性、创造性的研究思想就可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

参考文献

Laham, S. M. (2009). Expanding the moral circle: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mindsets and the circle of moral regar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250-25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9335.html

上一篇:选定主题,立志创新
下一篇:融会贯通,水到渠成
收藏 IP: 113.13.44.*| 热度|

23 郑永军 黄永义 王平平 徐耀 李毅伟 杨正瓴 尤明庆 张晓良 周忠浩 李学宽 刘钢 程少堂 闻宝联 马鸣 汪运山 钟定胜 徐长庆 胡泽春 张俊鹏 刘秀梅 张鹰 孙颉 侯丹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