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lscienc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ralscience

博文

选定主题,立志创新 精选

已有 7017 次阅读 2022-1-1 23:5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现在,鉴于国际形势和国内需要,几乎每位研究者都在探讨和探索创新。在我看来,研究者不断学习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思考本领域的基本问题,选定研究主题,有望从学科和领域本身强烈地认识到创新的必然性,从而,创新就是研究者的内在动机,或者说,研究者就成了立志创新的人。本人的如下经历,或可产生启发作用。

当年,导师主编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立项的教材《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分配给我3章的撰写任务,包括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角色适应与心理健康。导师指出,虽然是编写教材,但是,我们应当写出自己的特色,不能人云亦云。我第一次参编教材,肯定没有经验。同时,我十分珍视这个机会,对导师的要求也牢记于心。

编写教材,就要先学习文献资料,特别是已有教材。我从图书馆借来有关资料,找到与分配给我的3章内容对应或相关的部分,认真学习。我很快发现,不同教材存在明显的雷同现象。例如,在“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一章,都会介绍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涉及距离接近性等,主观因素涉及态度相似性等。实际上,这些因素都是《社会心理学》教材上介绍过的。

我不免产生一个问题:如果《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教材上的内容与《社会心理学》教材上的内容完全一样,那么,相应的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倘若没有针对性,这样的教材还有多大意义?因此,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方面的教材,需要有异于其他教材(比如,《社会心理学》教材)的视角和思路。

我想,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应当是主观方面的,或者说具有特异性的因素。例如,一名大学生期望舍友主动关心自己,如果舍友未能主动关心,他/她就感到非常失望,甚至心生怨恨;同一宿舍另一名大学生没有期望舍友主动关心自己,从而,对于舍友未能主动关心自己的情况,他/她根本不会感到失望,更不可能心生怨恨。由此,我提出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个主观因素——人际期望。一名大学生,他/她人际期望的内容不同、程度不同,相应的心理健康水平也很可能不同。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并不限于大学生)的人际期望如何,极大地影响着他/她的心理健康状况。类似地,我又提出另外3个主观因素,分别是人际安全、人际张力、人际报复。

显然,《社会心理学》中介绍的距离接近性等属于客观因素,是没有疑问的。不过,态度相似性等所谓的主观因素,比如,一名大学生对学校持消极态度,另一名大学生对学校持消极态度,这是客观存在的,从态度影响心理健康来说,归为客观因素为宜。这类因素影响心理健康通常不具特异性。当然,从态度较难改变的角度来理解,也是可以的。

我把自己的思考和所得写进自己负责的章节。作为主编的导师完全接受我的作法和观点。最后,出版社所出教材中也完整保留着我写的原貌。从此,“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领域就有了人际期望、人际安全、人际张力、人际报复等术语。同样地,我所写的其他章节,也均有创新的内容。

后来,我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继续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我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一书中提出的创新观点。

再后来,我又增加一个研究领域——道德判断。通过学习文献,我认识到道德判断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考察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特别是中介变量,并且需要理论模型的转换,由强调认知、情绪的模型,转换到强调其他因素的模型,比如,强调动机的模型,于是提出避害需要是道德判断核心中介的理论。近些年来,我的研究生也在这个理论的框架下开展研究。

总之,本人坚信,如果能够切实学习本学科的基础知识,深入思考本领域的基本问题,适时选定研究主题,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从学科和领域本身认识到创新的必然性,从而,创新成为他/她从事研究的内在动机,研究者也就成了立志创新的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619783-1319208.html

上一篇:模糊隶属度,巧评道德性
下一篇:譬若蜜蜂,花蜜自沾
收藏 IP: 113.13.44.*| 热度|

22 王平平 杨正瓴 黄河宁 张晓良 武夷山 周忠浩 毛善成 吴斌 尤明庆 郑永军 李学宽 晏成和 谢海涛 侯丹 孙颉 信忠保 李毅伟 胡泽春 马鸣 张俊鹏 刘秀梅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