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灶心土能救命是真的! ---外行议中药

已有 12956 次阅读 2015-5-31 12:24 |个人分类:博客|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灶心土, 伏龙肝, 央视二台

         灶心土能救命是真的!

                         ---外行议中药

                          都世民

央视二台“生活早参考”播放了一个求真节目“灶心土能救命”。一位中医达人黄彪与央视记者共同求真的现实故事。这个故事引发作者的下列思考?

1.灶心土能救命是真的吗?

这是真的。救的是一位黄先生的内脏失血症。中西医都没有办法,黄生生的家人用老宅的灶心土泡水喝治好了患者。也许很多人听到这一故事会有各种想法。是真还是假?到底谜底在哪里?这科学吗?沉年灶心土卫生吗?不加工处理直接喝安全吗?事实告诉人们,这既不是古代传说,也不是现代民间传说。

2.灶心土到底是什么土?这个故事是碰巧吗?还是另有玄机?

黄彪上网查询得知灶心土是中药中的伏龙肝。两者名称不同很正常,伏龙肝是中医药学名。笔者查询百度网词条,摘录如下:

伏龙肝,中药名。科属于铝化合物类,本品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在拆修柴火灶(或烧柴的窑)时,将烧结的土块取下,用刀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即得。    

灶中黄土、釜下土、釜月下土、灶心土

这一段叙述的要点是:1.柴火灶;2.久经熏烧,是十年以上;3.取土位置及方法。这一产物不同于常见的中草药,既不是来自植物,也不是来自动物,既不是野生,也不是家生。它好像是太上老君“炼丹炉”内的产物。灶心土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橙黄色或红褐色,表面有刀削痕。质较硬,但易砸碎,并有粉末脱落,断面细蜂窝状小孔

如今居民灶用柴火者少得很,大有失传之态势,业内专家不知有何感想?!

3.我们的祖先何时发现此药?其功用和不适宜人群是什么?

【考证】:1.出自《雷公炮炙论》(《中药大辞典》)、《名医别录》(《中华药海》伏龙肝始载于《别录》

《别录》: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

功用:治鼻洪,肠风,带下血崩,泄精尿血。催生下胞。辟除时疫,安胎。捣细,调水服之。治心痛狂癫。妊娠护胎,诸疮。调中止血,去湿消肿。治小儿慢惊。

临床应用突然昏倒。中风口噤神智狂乱,不能识人。小儿夜啼不止。舌头变硬,不能转动。冷热心痛。突然咳嗽不止。吐血,心腹疼痛。妇女血漏,淋漓不止。妇女赤白带,日久黄瘁。产后血气攻心,恶物不下。子死腹中,母气欲绝。横生逆产。胞衣不下。食物中毒。冷气入腹,肿满难当,以及男子阴部突然肿痛等。耳内流脓。小儿脐疮。小儿丹毒。小儿热疖。臁疮久烂。一切痈肿。

注意阴虚失血及热证呕吐反胃忌服。阴虚吐血者不宜用。痈肿毒盛难消者,不得独用。无湿勿用

4.灶心土到底是什么成份?治病的机理是什么?

 用现代科技对其成份分析,其化学成份主要由硅酸(H2SiO3)、氧化铝(Al2O3)及三氧化二铁(Fe2O3)所组成;还含有氧化钠(Na2O),氧化钾(K2O),氧化镁(MgO),氧化钙(CaO),磷酸钙[Ca3(PO42]等。

治病机理尚不能用现代科技解说,只能用中医理论阐述。中医理论怎样才能让美欧等国医药界理解,这就要从微观世界和纳观世界去研讨。

不久前,哈佛大学助理教授拉尔夫·马齐切克告诉新华社记者,常山可能是最古老的抗疟药,基于常山活性成分常山碱开发的一些合成化合物如常山酮的抗疟效果与青蒿素一样好,但人们并不清楚其作用原理,也不了解怎样减轻它的毒副作用,限制了对其进一步利用。

研究者利用基因分析法发现,编码脯氨酰tRNA合成酶就是常山碱的药物标靶,是常山碱遏制疟原虫感染的关键所在。

当前中医界业内专家认为,中医药不能用现代科技解说;有的认为中西医是两股道上的车,不能并轨;有的认为中医药不科学;有的中医专家为了让世界承认,去美国顶级期刊买版面;有的专家干脆去外国当访问学者,研究中医药。如此种种,见仁见智,各人有各人的选择,但中华传统医学只有一种选择,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注:文中引用了百度词条“伏龙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894379.html

上一篇:是昆虫间谍不是梦还是梦想成真 ---微型无人机探讨(3)
下一篇:议破解民间科研难题
收藏 IP: 111.198.253.*| 热度|

2 罗祥存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