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anb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hanb 教育工作者

博文

没有开放的教育难有性健康

已有 3376 次阅读 2011-10-13 10:0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心理健康, 教育部, 性心理教育, 成长的脚步, 高校性教育

日前有媒体报道说,教育部发布文件要求大学开设心理健康课,媒体却将其中的性心理教育部分有意放大了,有学者分析后认为,外界之所以如此推高高校性教育,反映出国内性教育长期讳莫如深的状态。也有消息说,中小学要强化性知识教育,可是北京市组织编写的教材《成长的脚步》因“尺度过大”遭遇家长和学校的忧虑,上海市组织编写的教材《男孩女孩》刚上市就遭遇停售的尴尬。

然而形势所迫,性教育刻不容缓。一方面少数未成年人因缺乏必要的性侵害防范意识,犯罪分子向他们下手屡屡得手,有的竟然就是他们的老师。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性侵害也占了很大比例。另据报道说,我国1524岁的青少年占所有新增艾滋病毒感染病例的45%,青少年正在成为艾滋病感染的高危群体。前不久捣毁的全球最大中文色情网站“阳光娱乐联盟”,据说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校学生。

与此同时,在校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却有接近50%的受访大学生对目前大学的性教育不满意。近日记者从南京市栖霞区计生局了解到,他们曾向多所大学建议在校园内安装安全套售卖机,然而得到的却是清一色的反对票。学校认为此举会给学生带来性暗示,怂恿学生的性行为。

广药附院的宋鹤兰主任医师日前对媒体说,她曾接触过一个女孩,年龄不到20岁,已经做了9次人流,她甚至还为一个16岁的女孩做过人流,对此她感到十分疼心。笔者时常都在想,这些女孩也不知道是谁家的孩子,他们的父母要是知道孩子这个样子该做何反应。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家长操心、学校担心、社会忧心,谁都怕出这样的事。可是要想真心推动性教育却成了一道难题,推也不是,推过了也不是。性教育之所以长期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一个直接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思想过于保守,校园文化长期处于性爱压抑态势,使得性教育这样一个原本很正常、很自然的事,被复杂化、敏感化。

身为教育工作者,笔者时常能够在校园感受到这种氛围对学生成长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总有学校对女老师的着装提出离谱的要求,比如《南方都市报》近日消息,广州海珠区某学校的教师十诫,赫然写着这样的条文:“不准穿鱼嘴鞋,不准穿平底鞋、头发扎起的长度到内衣扣的位置要盘起来,裤子的长度要过膝盖、卫生纸要放在学生看不见的地方”等。有批评者指出把“卫生纸放在学生看不见的地方”这种神经兮兮的规定,“让人分明看到的是推己及人的恶意猜度:看到卫生纸就联想到生殖器”

显然,管理者做出如此揣测正是长期保守教育导致的后果,不管是“谈性色变”,还是“欲语还休”,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紧张气氛,使得性在校园内成了阴暗、羞耻、丑陋的代名词,性教育则成了“禁欲”教育。中学阶段,家长和老师的心态是,一切等高考结束后再说。因此,许多学校都把谈情说爱视为高压线,绝对碰不得,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把恋爱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于是家校结成了遏制孩子青春欲动联盟,校园文化总体上看是“禁欲”的。

禁欲式性教育,以守贞为美德,以性爱为耻辱,以学业代替孩子成长的一切,把校园简单看成是谢绝爱情、杜绝恋情的场所,一味地放大知识与分数的价值,一再地打压活力四射的青春欲望,校园成了禁忌的牢狱。

然而,这种封闭的、保守的教育在校园外那个形形色色的大社会面前,显得多么的不堪一击。社会这个大课堂充满着光怪陆离的诱惑与刺激,大街上、网络上、影视作品上充斥着色情与性感,甚至有的家长比老师的穿着还要暴露。面对如此开放、多元的环境,禁欲式性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压制的对应面是叛逆,禁欲的对应面是放纵。正像人们常说的那样,按下葫芦浮起了瓢。

最近一期一虎一席也谈及青少年性教育这个话题,现场两位外国女孩的观点颇有启发性: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下,性教育其实很轻松,根本用不着这么多的顾忌。说到这儿笔者自然联想到时常观看欧美影片的一个突出感受,男孩女孩之间的交往,若是少了情爱反而索然无味。《汤姆历险记》中,小汤姆与贝姬玩起了“订婚”这样的游戏,小贝姬甚至还要求汤姆撕守终身呢。

马克思指出:“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和人之间最自然的关系。”有学者形象地比喻说人的性欲就像是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启动了,汽车自然就开始跑。人们从懵懂地对异性产生感觉到牵手到相互爱抚,就等于试驾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自然而且必然。

其实,当我们真正放平了心态,摆正了开放教育的位置,男女孩之间的交往、甚或是亲密的略带爱慕之情的交往,都是合乎人的生理与心理成长的客观需要,都是青春跃动的表现,犯不着大惊小怪。越是开放的环境,越是开明的引导,性教育越自然、越流畅,效果也就越显著。有了开放教育,校园就不再有所谓的性爱特区和爱情盲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知地对待学生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隐秘的角落,能把一切崇高的、道德高尚的、纯真的、精神上的美好的东西从青年男女的相互关系中驱除出去,其结果是:无意中把爱情的生物的、‘被禁止的’方面提到了首位。”这就是开放教育的理论依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0064-496260.html

上一篇:南科大不得不说的一组话题
下一篇:封杀自主招生联盟考试,不如将其过度为独立的考试评价体系
收藏 IP: 218.17.223.*| 热度|

2 许培扬 neophyt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0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