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guox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guoxue

博文

“一分为二”表明“伪哲学”有时候比“伪科学”更害人

已有 17150 次阅读 2016-3-29 10:0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一分为二

“一分为二”最早在中国哲学中登场时说的是物质的可分性。《庄子》有云:“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然而到了现代,有人把“一分为二”与“矛盾”的概念等同起来,而且不知从何时起,“一分为二”成了从两方面看问题的分析方法,最为常见的表述是:“事物都有好的一面,但也有不好的一面”,或“有不好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


此种意义上的“凡事都是一分为二的”惯用说法,仅仅是某种正确的废话,比如你今天上班是走来的,好的一面是“走路可以锻炼身体”,坏的一面是“走路耽误时间了”。类似的很多说法在逻辑上是不周延的,有时甚至是荒谬的。譬如“日寇屠杀中国人”、“纳粹屠杀犹太人”就不能“一分为二”,因为它不存在“好的一面”。再譬如,真理就是真理,不能说它“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按照逻辑学常识,是非判断的“是”或者“非”是不容含糊的,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不能模棱两可。把“是非判断命题”转换为“有好的一面,但也有不好的一面”则是一种常见的转移话题的诡辩技巧,比如最近的疫苗问题最大的原因是管理漏洞,只需承认问题、改正错误即可,完全没有必要用“疫苗在历史上的贡献和好的一面”来转移话题。把基于疫苗管理问题的“是”与“非”,转换成“有疫苗的好”与“没有疫苗的不好”,此举无疑是对“疫苗出现管理漏洞”这一核心问题的歪曲。转换视角的“从两方面看”,并不能改变或推翻一个可以成立的是非判断命题。




很多人认为所谓的“一分为二”是唯物主义辩证法。应该说这完全是误解。不过出现这种误解并不奇怪,因为在中国有很多半路出家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民哲”水平,很多知识没搞懂,有时候又屁股决定脑袋就难免“以讹传讹”了。


唯物主义辩证法中有一条规律叫“对立统一规律”它描述的是某种运动,事物的运动与发展必然存在矛盾,矛与盾又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这与事物的某些外部作用或影响的好或不好无关。如果把对立统一规律通俗地称为“一分为二”。那么“一”就应该是对立统一的“一”,而不是无矛盾的“一”;从内涵上讲,所分之“二”的两者须是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而不是把一根木头锯成两段那样的“一分为二”。


对立统一规律所讲的“矛盾的两个方面”,并没有违反逻辑学中的同一性,更没有对时、地、人、视角、立场、原则、判断标准等前提要素不加区别地地随意搭配,也不是对未呈现出显著二元特征的事物的强行划分。况且,世界上的事物常常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而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往往是多样的,借用数学语言来说,有些集合是由两个性质相对立的子集构成的,有些却不是。所谓的“好”与“不好”两个方面,很多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立统一中“矛”与“盾”的两个方面。


用转换命题、将不同的命题混同为一,且以“辩证”、“全面”的假面目出现,歪曲、遮蔽乃至于故意消解原命题,以期达到造成认识上的混乱的目的,是很多政客的常用诡辩技巧。徐晓老师曾经问我“民哲与民科哪个更害人?”我在这里就提供一个“民哲”害人的例子。



郭于华:不要用“一分为二”消弭了是非善恶的界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2979-96559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82964-965720.html

上一篇:关于疫苗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李连达院士
下一篇:辩证法和形式逻辑水火不容?
收藏 IP: 180.168.86.*| 热度|

29 王荣林 赵美娣 张庆费 袁海涛 朱晓刚 孙平 张忆文 史晓雷 黄荣彬 徐晓 范运年 陆绮 农绍庄 曾泳春 陈南晖 杨宁 田云川 谢平 姬扬 文玉林 xsqjzgptx dulizhi95 pppoe201 zhoutong xqhuang nm2 xiyouxiyou yzqts xliang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