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超强厄尔尼诺难现身 我国秋冬季或偏冷

已有 2193 次阅读 2015-9-29 18:33 |个人分类:备忘录|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南极半岛海冰, 拉马德雷冷位相, 偏冷, 厄尔尼诺受阻

超强厄尔尼诺难现身 我国秋冬季或偏冷

          杨学祥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今天(29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比较2014年9月29日和2015年9月28日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可知,后者面积明显大于前者,由于德雷克海峡通道被增多的海冰阻塞,秘鲁寒流被加强(南美西部的沿海寒流,变为蓝色部分),2015年厄尔尼诺发展受到抑制。

   我们在2015年5月19日指出,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使秘鲁寒流变弱,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形成厄尔尼诺事件。反之,“拉尼娜”事件出现。

   2014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1979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2015年超级厄尔尼诺能否发生,取决于2015年9月南极海冰最大值的异常程度,异常变小将导致强厄尔尼诺的发生。“我们都在密切关注南极半岛海冰的面积变化。”他说。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160.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91293.html

   我们在2015年8月24日指出,受2015年3月20日日食在极区的影响,2015年3月厄尔尼诺已经发生。受2015年9月13日日食在极区的影响,2015年厄尔尼诺在9月下旬至12月末逐渐达到高潮。

   2015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最大值的影响必须及时监测,异常变小将增强厄尔尼诺,异常增大将减弱厄尔尼诺并导致其消亡。

   如果2016年2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小值异常变小,2015年11月下旬至2016年3月是厄尔尼诺高峰期。

   受2016年3月9日日食在低纬的影响,2016年3月厄尔尼诺开始减弱。受2016年9月1日日食在赤道的影响,2016年拉尼娜在9月至11月末逐渐达到高潮。

   如果2016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变大,2016年8月至11月上旬是拉尼娜高峰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15565.html 

   2015年9月下旬南极半岛海冰面积最大值异常增大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97.html 

   7月30日-11月6日为地球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6497.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2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18548.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6059.html

   这两种因素可能导致2015年最强厄尔尼诺泡汤。

   2014年3-5月,世界气象组织和各国著名气象机构纷纷预测2014年7月将发生最强厄尔尼诺,使2014年成为最热年。我们在2014年5月4日指出,2014年最强厄尔尼诺不会重演,2014-2016年月亮赤纬角极小值才是2014年最热年出现的原因。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9133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89865.html

   西方学者为什么不接受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教训,忽视“2014年9月南极半岛海冰达到1979年以来最大值,阻止了2014年超级厄尔尼诺的发生”的中国预测和警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2845.html 

   2015年南极半岛海冰面积大于2014年,阻碍2015年最强厄尔尼诺的形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3514.html 

   要做好迎接拉尼娜的准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3746.html 

  从目前研究来看,2015年是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厄尔尼诺年,可能导致冷冬;2014年太阳黑子峰值很弱,处于低迷状态,有利于冷冬发生;2015年已发生3次8级以上地震,可能导致冷冬;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不利于冷冬发生。

  总之,2015年发生暖冬的可能性很小,冬季偏冷的可能性很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1818.html 


相关报道

超强厄尔尼诺或现身 我国秋冬季或偏暖

2015年09月29日16:57   新浪天气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29日下午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天气网讯 从中国气象局今天(29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强厄尔尼诺事件仍在持续发展,极有可能发展为超强厄尔尼诺。受其影响,今天秋冬季我国或偏暖,尤以北方气温偏高更明显。

  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介绍,厄尔尼诺已发展到第17个月,截至9月27日,厄尔尼诺海温指数为1.9℃,较前期继续增强,厄尔尼诺事件持续发展。目前厄尔尼诺海温距平指数累计达到16.3℃,超过强厄尔尼诺事件监测标准。未来指数还将继续升高,极有可能在2015/2016年冬季达到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监测标准(16.6℃)。

  预计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将至少持续到2016年春季,那么它对今年我国的秋冬气候有什么影响呢?孙冷说,根据厄尔尼诺的一般影响来看,今年秋冬季,我国南方降水可能偏多;全国将普遍偏暖,其中北方气温偏高或更明显。不过厄尔尼诺只是影响气候的一个因子,具体表现可能比较复杂。

  一般来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次年,气候异常明显。国家气候中心将继续密切关注厄尔尼诺的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报。

  文章来源:中国天气网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5/0929/165711113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24364.html

上一篇:地震能量在积累:台网记录连空3日 澳度假胜地突现百米巨坑
下一篇:吉林多地现今秋初霜冻:严防厄尔尼诺后的严重低温冻害
收藏 IP: 222.168.41.*| 热度|

2 周少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