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达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illside 思接地质年代,眼扫地球内外 …… 跋涉于水文水资源、地理科学、土地利用与规划、科学思辨、中外哲学

博文

介绍“李小文:院士与学者”(遥感名家宫鹏、陈镜明等谈李小文)

已有 20526 次阅读 2015-2-7 12:48 |个人分类:人物沧桑|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李小文

                                                                            陈昌春说明

       〈李小文:院士与学者〉的原始出处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始页面分为三帧。为便于读者阅读,并减少所谓“未经三联生活周刊或爱乐杂志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转载 、链接”的风险,现引用其他媒体的转载。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之一,是采访了作为李小文先生的同行与好友、著名遥感科学家宫鹏先生。文中提到的“斯特拉勒把创建理论模型的功劳基本归功于李小文”也值得注意,但出处不详。由宫鹏转述的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知名遥感学院陈镜明的回忆也值得关注。我个人希望,一直关注中国科学与人文的宫鹏教授能够写出专门的回忆文章,毕竟,记者转述的可信度低于第1作者的署名回忆。如果陈镜明教授、梁顺林教授及其他小文先生的遥感战友、亲朋好友、思想同道们能够写出更多的回忆文字,那将是善莫大焉。另外,宫鹏先生的“我们就跟他说,小文什么时候给我们看看集子。他太太吴老师就说,都给他攒着呢。”也希望有心人与吴老师联系,是否由吴老师或两个女儿,或者委托弟子们协助整理。

原始出处链接:“李小文:院士与学者  2015-01-30 10:08 作者:蒲实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http://www.lifeweek.com.cn/2015/0130/45674.shtml

附1:http://news.hexun.com/2015-02-04/173049945.htm

      http://www.yangtse.com/guonei/2015-02-05/440071.html

                         李小文:院士与学者
                                2015-02-04 06:51:38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身后评说
  1月16日上午9点左右,李小文的告别时间。告别的队伍排了很长,延绵三百多米,一直延伸到广场的外面。一位前来道别的教授在我们身后喃喃自语:“我还从没见过这么多人来的告别会。”人群并没有隆重的哀伤,寒冬的早晨,人们排在队伍中,平静等待着依次送别这位67岁的学者。仿佛是某种默契,构成了平淡的氛围。熟悉李小文的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走得快,没有太长久的痛苦,也算成就了他的传奇。”一位与李小文从美国留学时代起便是好友的科学家告诉我:“我觉得小文现在挺好。在国外,一个人去世是可以为他唱歌的。他这个人的一生是值得庆贺的。”直到进入礼堂,在哀乐中目睹他遗容的那一瞬间,人们才被一种永不再见的悲伤击中,在与他的家人一一握手后,一些人无法抵御地低声啜泣起来。
  2014年9月23日,“布鞋院士”李小文回到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做《我的大学梦》演讲
    2014年9月23日,“布鞋院士”李小文回到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做《我的大学梦》演讲
  李小文深受大家爱戴,确实与他朴素的衣着、一双布鞋和他的侠客气质有关。他甚至因为过于朴素,被学校的保安拦在校门外。他开博客,与网友不论身份地讨论问题,力求有问必答;他爱喝二锅头,给世人留下逍遥似仙的形象;他有时在一些正儿八经的场合像一个孩子一样无伤大雅地僭越一些社交规则,甚至打起瞌睡来;他钟爱武侠小说,无论是在农村下放还是在美国读书、做研究,他都经常读武侠,沉浸于他所向往的侠客精神世界中。就在他去世前不久的1月5日,他最后一次在网上回答一位网友关于“逊克农场人口”的提问:“首先在全球尺度卫星遥感图上基本能找到;其次80年来,它经历了农-牧-农的转换。……博主十年来跑了三趟东北,不容易啊。希望能指点一下可能的历史数据源。”
  但如果仅仅是这些举动,其实又难以成就他的传奇。他去世时,在他与人们交流学术与公众话题看法的科学网上,有很多人撰文悼念他,感谢他曾无私提供的经济上的帮助。这些人,不少是年轻的留学生、博士生与学者。李小文指导的一位北师大博士告诉我:“我是硕博连读,和我爱人一起都是自费研究生。当时我们俩上学的学费很贵,李老师对我们资助很多。那时李谦奖学金刚刚设立——他把长江学者的津贴拿出来,每年10万。后来他拿了特别成就奖,又把100万的奖金也都拿出来做基金,我获得了1万元奖励。他对我们的资助是慷慨的。”李小文对学生关怀很多,有时甚至事无巨细,他相信:“科研是人做的,对人的关怀不够,不可能有很好的成果出来;如果从事科研的人,不能静下心来去做,不可能有太好的成果。”可是,这些善举,也许可以部分解释他的声望,却仍然无法诠释李小文作为一位院士的传奇所在。
  熟悉李小文的人对他有一个较为一致的评价:“李老师把钱财与生死都看得很淡,但他很重名节。”也许这种与侠客有许多相似的人生观最真实也最透彻的表达,就是他离世的戏剧性。他很早就知道自己的身体有问题,他留下话,不插管、不抢救,希望有尊严地死去。他摔倒在家后,是北师大的师生们将他强行送上救护车的,而到救护车上之后,他还流露了不情愿,觉得这违背了他不可妥协的自由意志。宫鹏可能是除李小文的家人和学生以外,李小文醒着看见的最后一批探访者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在美国留学时起,宫鹏就与李小文熟识,是多年的好友。他告诉我:“9日那天,我们开完会,他本来也是要来的。6点不到,我们几个人去,他正睡觉。他就睁开过两次眼。睁开第一次,就说了一句话:‘扶我起来。’但医生不让他坐起来,他可能也已没有办法坐起来,没有说话,看着我们。我握着他的手,他把手搭在床架子上,我说:‘小文,挺住。’那天晚上半夜,我们又去了。他在医院里待了不到30个小时就去了。”“他去医院前还叫他爱人给他带烟。他愿意去解放军306医院,因为那里的主治医生他都熟悉。最后的时间里,他坚持不搞特殊,并没有单独住一个房间。所以,烟带去了,最终也没抽。”
  美国岁月
  成就李小文传奇的最重要故事,发生在美国。正是他在美国创立的李-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奠定了他成为院士的国际学术地位。与他共同建立模型的艾伦·斯特拉勒比李小文年长几岁,两人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艾伦现在波士顿大学任教授。在电话里,他仍如历历在目般回忆起他记忆中的李小文。“小文是1978年来加州圣巴巴拉分校实验室的六个中国学生中的一个。那时的他,比其他几个中国学生要年长,安静、羞涩,也很严肃,对自己的聪明才智还不自觉,也有一些初次出国的不自信。他的英语发音不是很好。在我的印象里,他有一只眼睛的视力也不太好——有时阅读资料时,他需要取下眼镜,把纸张拿得更近一些看。他是个独行侠,基本总是独处。他时常在实验室待很长的时间,也经常工作到深夜。早晨见到他的时候,他时常因为刚工作了通宵而显得睡眼惺忪。”
  斯特拉勒把创建理论模型的功劳基本归功于李小文。“李-Strahler模型诞生于他对卫星数据的分析,原来的数据系统所成的数字图像像素很低。他逐渐从卫星捕获的森林阴影的图像中,发现了有趣的规律。他利用森林的几何结构特征,定量刻化了太阳光在森林环境中的光辐射传输过程,从而增加了对光与森林的交互作用机理的理解。我的角色,就是与小文一起发展他的模型。实际上,小文才是这个模型的真正创立者;因为他很羞涩,所以我就成了一个向外界传播他的理论的发言人,在各种学术会议上通过做学术报告,让人们理解它的深刻内涵。”“1985年,这个模型一发布,就在美国学术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有人提出疑问,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一些别的理论显得更好。我向他们解释,小文的理论是一个简单的理论,它的美感正在于它的简单性——你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形将这个理论复杂化。李-Strahler模型被应用在了宇宙飞船上的一些图像矫正工具上,根据这种模型,也产生了一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地球监测系统分析地球表面图像的产品。后来的学生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模型,增加了模型的精度和实用性。”宫鹏向我解释,这个理论模型,“只有学过电子学的人才能做得出来,还要有数学功底和很好的物理功底。这个模型要解方程,要做复杂的三维几何的东西,仅仅是地学的背景,基本上是做不到的”。而“小文在国内时,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过电信工程,搞的是电子。他原来的专业是信号处理、无线电等,而这方面的基础,能够支持他去做出这个模型”。
  10多年后,正是这个在美国创立的李-Strahler模型,奠定了李小文被选为院士的学术地位。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陈镜明这样向我评价李-Strahler模型:“它被誉为20世纪定量遥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向我回忆道:“1995年,我还是加拿大遥感中心的一位研究科学家。我邀请小文来做一场讲座,由于他的科学影响力,那场讲座吸引了特别多的听众。他说得语速很慢,也带一些口音,但观众们对能够听到他讲自己对遥感科学的洞见,感到很激动。讲座结束后,我为他主持了一场派对。在派对上,他谈了很多他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他说,他对世界的哲学观是植根于中国文化的。他对中国历史与文学的深厚学养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宫鹏回忆说:“2000年的时候,他好几篇文章引用都上百次。那个时候在中国遥感界,还没有什么人比得上他。”
  留学时代的生活是清苦的。宫鹏告诉我:“他那批人都是国家的公费,国家每个月给钱。那个时候每个月大概一个人400美元,当时国内教授400元人民币都拿不到。国家投了很多钱,但在美国的生活还是初级,基本上够租房子用,得自己做饭。”李小文生前曾在一次采访中回忆:“在美国时,干得最多的事就是读小说。图书馆里专门有一层楼是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小说,我当时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小说。他们的图书馆是开架式的,借多少都没限制,我每次都提着旅行袋去借书,一次借一袋。我当时最喜欢读金庸,最喜欢《笑傲江湖》里的令狐冲。”“该做的事情做了,有时间就看看小说,这可能是知识分子最大的乐趣。”
  “在美国时,小文曾经把他的太太接了过来,带着他的两个女儿。他太太在美国找了一份工作,这个家庭在美国逐渐兴旺起来。”斯特拉勒向我回忆。李小文为什么回国?他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说:“也不是完全没想过留在美国,只是当年是杨老师(杨世仁)把我们三个人送出去的,后来杨老师当了所长,叫我们回来,我们三个就都回来了。不是我们觉悟高,是杨老师个人感召力强。当然,作为国家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总觉得花了老百姓很多钱,不回国问心有愧。”而斯特拉勒回忆,有一段时间,“李小文开始在中国与美国之间两头跑,3个月在美国,3个月在中国,直至后来完全回到中国”。他强烈地想回中国,也对中国的需求非常了解,他想做出一些贡献。如果说在美国,他还因为英文口语的表达受到一些限制而显得羞涩,回到中国,他就不再是一个含蓄沉默的人了。他非常聪明,他很理解思想的力量,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力量。在中国,他能够用这种力量去影响他人、说服他人,获得资源。”宫鹏则告诉我,中国文化对李小文有一种不可割舍的吸引力。“小文在国外,喜欢写小文章,有个华人的编辑群落,做华夏文摘,都在Unix系统上。他写了好多漂亮的小文章,一会儿插队,一会儿下放啊,在稻田里他想什么啊。我们就跟他说,小文什么时候给我们看看集子。他太太吴老师就说,都给他攒着呢。1994年,我担任中国华人海外地理新系统协会会长的时候,他就加入了,在华人圈子里很热心。”
  艾伦告诉我,1995至2005年,是中国遥感科技的“爆发期”,中国遥感水平迅速追赶美国,在技术与设备上几乎并驾齐驱。这段时期里,李小文的工作重心都在中国。2001年,他顺利当选院士。
  院士的角色
  几乎所有我采访的人,都有些犹豫、最终却不约而同地告诉我:“李老师不是一个特别擅长处理复杂关系的人。”这并不是一个太意外的答案。一个极富个性、特立独行又热爱自由的人,怎么会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如鱼得水呢?
  李小文指导的一位北师大博士告诉我:“可能是因为李老师长期在国外,受到美国的熏陶要多一些。他经常说‘有教无类’,无论做哪一方面、什么研究,他都给你支持,都让你去做。遥感是一个交叉学科,都来自不同学科背景。他指导学生,从来不会因为,我的这些项目是做这些事情的,你们就要做这方面的事情,一二三四去做。他从来不给学生限制。你只要有好的想法,去找他讨论,他觉得不错,都会鼓励你继续做下去,而且会给你一些实质性的指导和支持。”“他的领导风格可能比较偏向于民主多一些,集中少一些,大家商量着来做。不像有一些地方,可能领导认为自己的思路正确,就会要求大家去做,去分割做一二三四方面的事情。”这种宽松的治理方式,作为一名学者,无疑是十分成功的。但作为一位院士,也许任何一位局外人都并不真正完全知道他的处境。好几位对李老师熟悉的学者都这样告诉我:“他管理方面的能力,可能比学术方面要弱一些。他是个学者型的科学家。你让他去做行政机构的管理,可能是有些超乎他的能力范围,更并非他心之向往。”
  李小文指导的99级博士肖青现在是中科院遥感所的研究员。李小文主持的“973”、“863”等工程的不同项目,肖青一步步跟着做过来,成长为课题负责人,然后开始管理一些项目。他告诉我,李小文基本采取的是宏观管理的领导模式。“我们做遥感实验,一些太细的东西他不会去管。有些时候宏观上,他会把握,他一直强调,做实验要心中先有模型,对整个宏观的科学体系有个初步的概念,成果会更好一些。我们在1999年去禹城做实验(那时李小文还不是院士),李老师就在那儿亲自测量一些东西。我们做‘973’实验的时候,在黑河流域,对整个的实验设计、实验规划他都是全面了解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每个时期他感兴趣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他在有些领域会开拓一下,然后有些人能顶上来,他就是宏观指导了,不再亲力亲为。对一些新兴的领域,他也比较敏感,去年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他非常关心,关系到国计民生,科研也会有做相关的东西。”但只要涉及教学与学术,李小文都是学者本色,亲历亲为。“很多细的方面他还是亲力亲为的。我自己遇到问题就去先生家,我们都很熟悉他们家。一般是先通过邮件,有一个大概了解,然后到那之后能继续聊,怎么解决。包括后面一些李老师指导的博士生、研究生,李老师都非常喜欢和他们探讨问题,有时候具体问题学生拿不准,我直接让学生找李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工作他都亲自进行。”肖青说。
  2004年,宫鹏从美国回到中科院遥感所。“当时小文是所长,我是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第一任主任。我们共事6年,其中4年他是我的直接领导。”宫鹏说,“他当时已经是院士了。但我作为他的多年朋友和合作伙伴,没有看出外面有多少改变。当一个遥感所所长就不是简单的事,他是有自信去驾驭复杂的局面的。他基本上采取了放手的领导方式,‘无为而治’,对大家的学术追求不加限制,尽量鼓励支持,不与同行争抢项目。他有时还是很有点江湖气的:谁谁谁,你负责做这一块,谁谁谁那一块;这个事你可以指挥谁谁,办公室主任可以调动,或者科技处长要听你的。他能造出这么一种文化来,让遥感所有些人觉得自己还挺重要的,很有意思。我想,自己不承担项目这一点,他可能受到他之前所长徐冠华的领导风格的影响。徐冠华老师到遥感所后就宣布:‘我自己不承担项目,不申请项目,帮所有的人申请项目。’项目都是别人的,所长并没有承担。”与他亦师亦友的艾伦·斯特拉勒在2005年之前,虽然很多次在美国和中国与李小文见面,“却一直没有听到他谈起过自己当选院士的事情,知道这件事都是很久以后了”。“我也从未觉得他与别的科学家有什么不同,也从未觉得他有过什么改变。”艾伦告诉我,“我知道中国的院士有任命与领导的成分。但我想,小文所扮演的领导角色,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性格和科学的理念,去影响遥感基础科学的走向。”
  李小文虽然不长于管理之道,但却是一个非常智慧的人。正如肖青所说:“他有一种出世的精神。出世能看得更远。”“小文和美国意义上的纯粹院士其实没有什么太大区别。”宫鹏如此向我评价他,“他坚持生活要简单,走到哪儿也不想穿西装打领带,走到哪儿都想穿拖鞋光脚丫子,他不愿去弄那些形式。这是他坚持的一种生活方式。他如果执著于这个东西,那他在很多方面也会有执著。即使当了院士,去哪儿做项目委员会专家或组长,他想的都是那种简单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HN025)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5期

2: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864346.html

              珍贵史料——'美国地理遥感之父'Simonett1979年在南京大学的谈话(含宫鹏简介)

附3: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863755.html

                         介绍南京气象学院走出来的遥感专家、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陈镜明

附4:http://142.4.16.124/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6/lixiaowen4.txt 

                                              李小文院士Li-Strahler模型的引用情况

                                                             作者:数据说话

   读到新到里几篇有关李小文院士的Li-Strahler模型的争议文章,作为也从事遥感相关一点工作的普通学者,是知道一些相关情况的,我看不下去的是那几位作者都没有给出事实根据,凭百度百科上的不完整数据在那胡乱推测。但我不想去争议李小文是否够格“创立了一个学派”,只想给新语丝读者出示一点数据,请大家自行评论。  

   Li-Strahler模型是遥感领域里最常用的模型之一,用于根据传感器接收到的光谱信息反演植被冠层情况。我们从Web of Science检索Li and Strahler并根据引用频次排序可以看到以下结果:

1.GEOMETRIC-OPTICAL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MODELING OF THE DISCRETE CROWN VEGETATION CANOPY - EFFECT OF CROWN SHAPE AND MUTUAL SHADOWING作者: LI, XW; STRAHLER, AH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卷: 30   期: 2   页: 276-292   出版年: MAR 1992 Context Sensitive Links 出版商处的全文   查看摘要查看摘要被引频次: 397 (来自所有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库引用 348

2.GEOMETRIC-OPTICAL MODELING OF A CONIFER FOREST CANOPY作者: LI, XW; STRAHLER, AH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卷: 23   期: 5   页: 705-721   出版年: 1985 Context Sensitive Links 出版商处的全文  被引频次: 275 (来自所有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库引用 240

3.GEOMETRIC-OPTICAL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MODELING OF A CONIFER FOREST CANOPY作者: LI, XW; STRAHLER, AH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卷: 24   期: 6   页: 906-919   出版年: NOV 1986 Context Sensitive Links 出版商处的全文  被引频次: 183 (来自所有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库引用 164

4.A HYBRID GEOMETRIC OPTICAL-RADIATIVE TRANSFER APPROACH FOR MODELING ALBEDO AND DIRECTIONAL REFLECTANCE OF DISCONTINUOUS CANOPIES作者: LI, XW; STRAHLER, AH; WOODCOCK, CE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卷: 33   期: 2   页: 466-480   出版年: MAR 1995 Context Sensitive Links 出版商处的全文   查看摘要查看摘要被引频次: 158 (来自所有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库引用 145

5.A conceptual model for effective directional emissivity from nonisothermal surfaces作者: Li, XW; Strahler, AH; Friedl, MA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卷: 37   期: 5   页: 2508-2517   子辑: 2   出版年: SEP 1999 Context Sensitive Links 出版商处的全文   查看摘要查看摘要被引频次: 76 (来自所有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库引用 626.MODELING THE GAP PROBABILITY OF A DISCONTINUOUS VEGETATION CANOPY作者: LI, XW; STRAHLER, AH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卷: 26   期: 2   页: 161-170   出版年: MAR 1988 Context Sensitive Links 出版商处的全文  被引频次: 71 (来自所有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库引用 56  

   我没有列出其他引用50次以下的Li 和Strahler合作论文,也没有列出其他高引但非李一作的论文,可以看到李小文在这个方面发表了一系列论文,都发表在本领域最好之一的IEEE TGRS等期刊。上百次的引用在其他学科看来不多,但在遥感这个小学科里已经十分不错,尤其是做冠层反演的小圈子里面。我们通常讲的Li-Strahler模型是1985和1986发的这两篇文章,但李上述几个高引文章都是与之紧密相关联的。  引用是一个方面,Li-Strahler这个模型被广泛讨论、测试和应用,大家可以在Google和Google Scholar里搜索Li-Strahler看看国际同行在自己的论文或者书里对这个模型的评论。             (XYS20150203)

附5:http://142.4.16.124/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6/lixiaowen3.txt 

       再议“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之说——兼评《驳‘学术上不大朴实的“布鞋院士”’》

                                                       作者:约客

从常识的角度,《学术上不大朴实的“布鞋院士”》主要对“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及“创始人”之说提出了一些质疑(以下简称“疑文”)。“一个忠诚的普通读者”似乎没有读懂“疑文”的主要内容,对文章提出所谓“反驳”(见《驳‘学术上不大朴实的“布鞋院士”’》。以下简称“驳文”)。所以,这里有必要再多说几句。首先,“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中的Alan H. Strahler只是Boston大学的普通教授。依常识而言,Strahler既然联合创立了一个学派,那就是真正的学术大牛,起码应该是讲座教授并当选美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但从简历看他均不是;Boston大学及他之前任教的几所高校,均非美国超级研究性牛校。这里不是要贬低Strahler,而是从侧面说明他们的工作还达不到“学派”的级别。如果“学派”的说法只见于中文语境中,不让人生疑才是怪事,而这正是“疑文”的观点。其次,既然是“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当然主要要考察Li和Strahler的文章。“驳文”猜度《百度百科》李小文词条作者的意图,实际上并未直接反驳“疑文”的质疑。“驳文”似乎想说《百度百科》不可信,那岂非赞同“疑文”的观点,也就是“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有问题。可笑的是,“驳文”又进一步引用《百度百科》的内容,即“论文有28篇被SCI收录,38篇SCI引用557次,44篇被EI收录,19篇被CSCD收录。”这里我要感谢“驳文”提供的数据。“38篇SCI引用557次”,平均每篇被引用14次。依常识而言,这不是“学派”级别的被引用率,甚至连“院士”级别的被引用率都不够。顺便说一句,“疑文”对“代表论文”的分析指出:“其中Strahler是共同作者的有9篇文章”;依常识而言,这表明在学术上李院士一辈子都没有出师!最后,《遥感科学家李小文》(《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0年07月26日第十版)一文中就有‘“李—Straher”[注]几何光学学派’的说法。可见,这不是《百度百科》的夸大。逻辑上说有两种可能。一是李院士本人不认可这种说法,但他似乎没有公开否认过;二是李院士就是这种说法的“创始人”。无论是两个可能中的那一种,李院士都无法逃避“学术上不大朴实”的嫌疑。“驳文”说“一个学者很少自称开创一个学派,除非这个学者太过骄傲了”,却反过来认为“疑文”对“学派”说法的质疑是“欲加之罪”,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疑文”的质疑,都是基于公开媒体的内容,也许不能说是“事实”,但绝不是杜撰。“驳文”并没有提供具有说服力的内容(正确的做法是从英文文献中找到Li-Strahler school的表述),来为“Li-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辩护,却指责‘(“疑文”)作者的心态和逻辑都存在问题的’。恐怕这个标签更适合“驳文”作者本人吧!注:“李—Straher”来自网上转载,有误。应为李—Strahler。(XYS20150130)

附6:http://142.4.16.124/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6/lixiaowen2.txt 

                                                驳《学术上不大朴实的“布鞋院士”》

   方舟子先生,你好:

  新语丝网站一向是我最喜欢的网站,事实清晰,不流俗,有自己的观点。看到《学术上不大朴实的“布鞋院士”》(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6/lixiaowen.txt),个人认为这篇文章,是不太客观的。首先,作者对李小文先生的了解,完全是来自于百度百科,而百度百科的内容,我们知道都是开放的,也是他人写的,用百度百科的他人评价和Alan H. Strahler简历中的自我评价用语相比,并不妥,一个学者很少自称开创一个学派,除非这个学者太过骄傲了。第二,作者仔细分析了百度百科的论文,但显然作者有点欲加之罪的意思了。作者原文中【《百度百科》列出李小文的“代表论文”12篇,实际是2篇中文文章,8篇英文文章(剩下1篇是硕士论文,1本中文书),而地地道道的英文论文只有6篇。其中Strahler是共同作者的有9篇文章,与Strahler合作的两作者论文只有4篇。用4篇与导师(见后面)写的论文,就创造一个“学派”,真的是太“牛”了。】这句话,我个人理解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把硕士论文写出来,李小文的干货不多。但是,百度百科中,也明确指出,他的硕士论文1985年被美国权威著作《遥感手册(第二版)》收录。百度百科的作者其实是想表达李小文先生很早就是一个优秀的研究者。第二层意思,作者前面还说是“代表性论文”,后面就说“用四篇论文创造一个学派”,好像李小文吓靠的是四篇论文一样,但百度百科中,也明确写出来,“论文有28篇被SCI收录,38篇SCI引用557次,44篇被EI收录,19篇被CSCD收录。”如果作者google一下,也会发现,李小文的论文不止这四篇,被引用的次数也不算少。最后,说李小文先生“布鞋”和“别墅”的联系,也更显出来作者的心态了。院士配别墅,是李小文一个人单独的吗,还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对所有院士的标配?如果是前者,“想象”丰富,如果是后者,对作者只能呵呵了。至于说,科研经费多少,不同专业启动经费不一样,几千万在社科领域属于天文数字,但在煤矿、生物方面,却不罕见,对这个领域不太了解,也不敢妄评。希望作者可以提供一个遥控方面研究经费的类比项目。总之,我觉得这篇文章,作者的心态和逻辑都存在问题的。          

                                  一个忠诚的普通读者            (XYS20150124)

附7:http://142.4.16.124/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6/lixiaowen.txt 

                                                         学术上不大朴实的“布鞋院士”

                                                                         作者:约客

今天从多个渠道看到“布鞋院士”李小文辞世的新闻,多为溢美之辞。但是读到“Li-Strahler 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Li-Strahler 几何光学创始人”(见《百度百科》)的说法,我产生一些疑惑,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首先,既然是“Li-Strahler 几何光学”,就只能是创始人“之一”,因为显然这个“Li-Strahler 几何光学”从命名来看是两个人的功劳。说创始人,就把Strahler的功劳漏掉了。其次,“学派”的英文是school,这可不是能随便说的。用Google搜索Li-Strahler,只见到Li-Strahler model,而没有见到Li-Strahler school。“模型”与“学派”差别大了,用“学派”的夸大程度至少是几个数量级。《百度百科》列出李小文的“代表论文”12篇,实际是2篇中文文章,8篇英文文章(剩下1篇是硕士论文,1本中文书),而地地道道的英文论文只有6篇。其中Strahler是共同作者的有9篇文章,与Strahler合作的两作者论文只有4篇。用4篇与导师(见后面)写的论文,就创造一个“学派”,真的是太“牛”了。Alan H. Strahler目前是Boston大学的教授。从其2014年2月27日公布的简历看,是一个多产的学者,共发表259篇文章。他培养了不少学生,李院士是他真正指导的第三个博士。可见,Strahler的大多数论文,都是与李院士之后的学生一起写的。Strahler的简历、主页很朴实,他没有自称是“Li-Strahler 啥啥”之类的什么人,那篇“1997年入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里程碑系列’”(见《百度百科》)的1985年论文,Strahler并未特别标示出来。他的最高荣誉是2003年当选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的fellow及获得1993年的美国地理学家协会-遥感科学小组(Association of AmericanGeographers/Remote Sensing Science Group)的Medal。 最后,《百度百科》还提到李院士同时受聘三个单位,即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及电子科技大学。听说为这个通过“遥感”“遥控”的院士,电子科技大学提供了几千万的启动经费,并给其配备了院士别墅。别墅与“布鞋”在一起的意境,只能靠读者的想象力了。                                            (XYS20150119)

附8:http://bbs.sciencenet.cn/thread-124339-1-1.html

(2)华人3S领域引用最高的100篇论

Cited by,Authors,Title,Year,Source title

407,Gao, B.-C.,NDWI - A normalized difference water index for remote sensing of vegetation liquid water from space,1996,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322,Song, C., Woodcock, C.E., Seto, K.C., Lenney, M.P., Macomber, S.A.,Classification and change detection using Landsat TM data: When and how to correct atmospheric effects?,2001,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98,Qi, J., Chehbouni, A., Huete, A.R., Kerr, Y.H., Sorooshian, S.,A modified soil 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1994,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96,Wang, James R., Schmugge, Thomas J.,EMPIRICAL MODEL FOR THE COMPLEX DIELECTRIC PERMITTIVITY OF SOILS AS A FUNCTION OF WATER CONTENT.,1980,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62,Chen, J.M.(陈镜明), Cihlar, J.,Retrieving leaf area index of boreal conifer forests using landsat TM images,1996,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55,Lu, D., Mausel, P., Brondízio, E., Moran, E.,Change detection techniques,200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40,Li, Xiaowen, Strahler, Alan H.,Geometric-optical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modeling of the discrete crown vegetation canopy: Effect of crown shape and mutual shadowing,1992,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35,Wan, Z.,A generalized split-window algorithm for retrieving land-surface temperature from space,1996,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226,Zhou, J., Civco, D.L., Silander, J.A.,A wavelet transform method to merge Landsat TM and SPOT panchromatic data,1998,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213,Zhang, X., Friedl, M.A., Schaaf, C.B., Strahler, A.H., Hodges, J.C.F., Gao, F., Reed, B.C., Huete, A.,Monitoring vegetation phenology using MODIS,2003,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1,Lee, J.-S., Grünes, M.R., Ainsworth, T.L., Du, L.-J., Schuler, D.L., Cloude, S.R.,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using polarimetric decomposition and the complex wishart classifier,1999,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90,Wang, Fangju,Fuzzy 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mages,1990,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89,Chen, J.M., Pavlic, G., Brown, L., Cihlar, J., Leblanc, S.G., White, H.P., Hall, R.J., Peddle, D.R., King, D.J., Trofymow, J.A., Swift, E., Van Der Sanden, J., Pellikka, P.K.E.,Derivation and validation of Canada-wide coarse-resolution leaf area index maps using high-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and ground measurements,2002,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89,Li, Fuk K., Goldstein, R.M.,Studies of multibaseline spaceborne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1990,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82,Wan, Z.,A physics-based algorithm for retrieving land-surface emissivity and temperature from eos/modis data,1997,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78,Huang, C., Davis, L.S., Townshend, J.R.G.,An assessment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for land cover classification,200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76,Gao, B.-C., Heidebrecht, K.B., Goetz, A.F.H.,Derivation of scaled surface reflectances from AVIRIS data,1993,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57,Chang, C.-I., Du, Q.,Estimation of number of spectrally distinct signal sources in hyperspectral imagery,2004,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55,Wan, Z., Zhang, Y., Zhang, Q., Li, Z.-L.,Validation of the land-surface temperature products retrieved from terra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data,2002,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55,Lee, J.-S.,polarimetric SAR speckle filtering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lassification,1999,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54,Lee, J.S., Grunes, M.R., Kwok, R.,Classification of multi-look polarimetric SAR imagery based on complex Wishart distribution,199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147,Chung, C.-J.F., Fabbri, A.G.,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models for landslide hazard mapping,1999,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

145,Wang, Z., Ziou, D., Armenakis, C., Li, D., Li, Q.,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image fusion methods,2005,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44,Liu, J., Chen, J.M., Cihlar, J., Park, W.M.,A process-based 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 using remote sensing inputs,1997,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44,Li, Xiaowen, Strahler, Alan H.,GEOMETRIC-OPTICAL MODELING OF A CONIFER FOREST CANOPY.,1985,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143,Tsai, F., Philpot, W.,Derivative analysis of hyperspectral data,1998,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42,Wu, C., Murray, A.T.,Estimating impervious surface distribution by spectral mixture analysis,2003,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142,Liang, S.(梁顺林),Narrowband to broadband conversions of land surface albedo I algorithms,2001,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9: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50729&do=blog&id=866518

          介绍南京大学走出的两位遥感专家、李小文先生合作者梁顺林与宫鹏

附10: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3115fc01013v01.html 

  1950年代起,随着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综合科学方法的兴起,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包括地理学在内的很多学科转入现代化阶段。地理学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发展就是计量革命,计量革命的发生发展最后又导致了区域学派与区位学派的决裂。1950-1960年代的地理学计量革命是以德国裔Fred K. Schaefer教授与哈特向(Richard Hartshorne,1899-1992)教授的论战为前奏,当时两人分别是美国衣阿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地理系和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UW Madison) 地理系的教授,高潮则是以多个地理学的理论化和数量化的学派的崛起为标准。在美国,位于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在老师William L. Garrison、Edward L. Ullman等组织下,在人文地理学领域建立了数量地理学的华盛顿小组,这个研究小组从推广中心地理论、交通网络理论和其他统计方法开始,培养了William W. Bunge、Brian J. L. Berry、Walter Tobler等一大批日后的地理学名家大师;与此同时,位于美国东海岸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Arthur Strahler教授创立了定量地貌学的研究传统(Arthur Strahler是著名的河流分级法的发明者,同时是著名遥感学家Alan Strahler教授的父亲,Alan Strahler教授在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波士顿大学任教时分别是著名华人遥感学家李小文院士、梁顺林教授的博士导师,李小文与导师Alan Strahler教授合作创立了著名的Li-Strahler几何光学模型),当时年轻的英国地理学家Richard J. Chorley正在Arthur Strahler教授手下工作,Chorley后来将统计与系统建模方法带回到英国后与Peter Haggett和David W. Harvey等代表的一批的剑桥大学的师生成立计量革命在英国的重要代表,创立了颇负盛名的剑桥派(A. N. Strahler,1992;Haggett,2008)。1967年,Richard J. Chorley与Peter Haggett合作,编著了涉及地理学中的自然地理学模型、社会-经济模型以及集成模型的系列论著(如图),这套书在早期地理学定量研究历史在中有着很高的研究声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729-866318.html

上一篇:改善“医患关系”,不妨先将“病人、患者”改称“诊客、诊员”!
下一篇:南京旧书店逐渐绝灭—城市人文的剪影,政府、大学等或应伸以援手
收藏 IP: 58.240.142.*| 热度|

4 陈楷翰 檀成龙 蔣勁松 Majorit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5: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