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 教育 责任 快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xh 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胸无大志,努力做个合格的教师。当淡出三尺讲台时,没有因为误人子弟而悔恨即可心满意足喽!

博文

看足球世界杯比赛,除了快乐还有什么? 精选

已有 5625 次阅读 2014-6-26 17:52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实验, 足球, 中国队, 世界杯

每届足球世界杯开战都是在即将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许多球迷学生的确让世界杯分散了不少论文的“情分”。现在论文季结束,又到了考试季,可能又有一部分学生要分出一部分复习功课的情分给世界杯。估计把女朋友凉在一边的也有一些吧。对于中国的研究生看球族来讲,除了快乐,还有什么呢?

俺从86年墨西哥世界杯开始看球,伴随着马拉多纳的神奇与辉煌,逐渐看懂了足球,了解了中国足球。在最“球迷”的时候,几乎每周都买《体坛周报》和《足球周报》,不时还发表个豆腐块的足球评论。后来黑哨了,慢慢的对足球的热度就降温了,直至到现在都不知道中国队的主教练是谁,真不知道,也不想百度一下。但是,从足球比赛中,体悟出很多道理,不仅仅是人生的感悟,还有适于科学研究方面的。

不是每次进攻都有斩获,就相当于不是实验都有与预期一致的理想的实验结果。足球赛的目的是赢得比赛,要赢得比赛就得进攻,但是进攻并非意味着一定会进球,但要进球必须进攻!就像科研一样,要有结果必须做实验,但每次实验并不一定得到预期结果。无论实验方案多么严密,也无论实验过程多么细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实验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一不小心就满盘皆输。今年已经推免到中科院读研究生的一位本科生,做了一组实验,本认为到扫描电镜下一观察,一排排、一片片晶莹剔透的规则小晶体会映入眼帘。可是费了一周的时间热处理,预约后等了几天才能喷金后到扫描电镜下一看,无论放大倍数如何调整,呈现的是一堆“类粉碎混凝土”,没有一粒可喜的晶粒!学生非常沮丧,俺只能安慰说,没办法呀,可能哪个环节我们还是没有处理好呗!没什么好沮丧的,就相当于一次无果的足球进攻吧!“添酒回灯重开宴”,我们继续组织下一次进攻嘛!看看那些获胜的球队,谁不是多次进攻之后才收获一粒宝贵的进球?所以足球赛攻入对方一球,攻方常常像疯了一样,而篮球投中一球常常是赶紧“往家跑”,以防对方进攻。当然,无论实验的结果多么有不确定性,成功率应该比足球赛的进球率(进球/进攻次数)高,否则就不是“实验”(test),而是“试验”(try)了。

足球赛需要团队精神,单打独斗想力挽狂澜一般很难实现(这一点好像不适合科研方面)。中国人的团队精神很差,即使很多人不愿意承认。就拿体育比赛项目来说吧。一般来说,独立表演的项目,如体操、举重、射击、射箭等我们的水平是很高的、世界级的,因为这些项目是轮番上阵——“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必同场竞技,更不必团结协作,全凭单兵作战。其次是中间有一道隔网的,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现如今网球的成绩也慢慢上来了。中国人的文化潜意识里是“温良恭谦让”,“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等(虽然团结协作精神挺差),所以中国人更适应敌我双方没有身体接触的运动。特别需要团队精神的篮球、足球等,估计我们是干不好的,而且人越多越搞不好。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当年的马拉多纳不是单骑救主吗?嘿嘿,别忘了,如果没有戈耶切亚守门,马拉多纳连球门都自己守吗?如果没有风之子卡尼吉亚适时插上能把对方送回家吗?足球场上没有神话,只有坚持不懈,只有永不放弃,只有团结协作!而且不仅仅在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比赛月,而是在其它四十七个月里一如既往!【其实,其它事情何尝不如此呢?一个人的科研学术道路,一个学校的科技排名,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看懂中国足球,可以看懂中国的一切。足球是需要有观众参与的,与其它行业不同,不需要外人参与照行不误。如果足球赛没有外人掺和,不仅仅无法产业化挣钱,而且它也没意思吧——双方各11个傻小子或丫头片子,3个裁判像执勤的警察,场边坐着几个替补球员和队医各色人等,上下半场各45分钟狂奔追逐一个皮球——特别像中国的女足比赛。有意思吗?既然需要外人参与,有些事就必须公开于众,哈哈,这样有些事想瞒就瞒不了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745-806802.html

上一篇:中国足球队在公元3744——4166年获得足球世界杯冠军!
下一篇:毕业了,送你们两个“笔记本”
收藏 IP: 124.93.248.*| 热度|

10 李伟钢 陈小润 张鹏举 王进 唐常杰 李本先 张永祥 武夷山 biofans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