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nxum

博文

专业透明的美国事故应对 精选

已有 4102 次阅读 2014-4-13 10:28 |个人分类:HSE管理|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美国NTSB事故调查, 韩亚航空着陆事故, 调查听政会

专业透明的美国事故应对

140413 李健

4月10日美国加州一辆FedEx卡车起火后,撞上坐满高中生及家长的大巴,造成10人死亡的惨祸。随后,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NTSB)介入了此事故调查。


这起车祸,NTSB依然象其它事故一样,通过自己的网站,致力于给公众、媒体和家属提供全面实时的调查信息及必要的相关信息。如事故基本信息、NTSB采取的行动、跟踪新闻和Video发布,NTSB在事故现场调查的联络人名字及其手机号码,新闻联系人是谁及电话、邮箱等等信息全部公开透明。

2014年4月10日加州卡车撞大巴车事故调查网站截图(来源:NTSB)



我国发生事故后,缺乏统一、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各种媒体网站各说各的,导致极大的信息混乱,甚至造成谣言传播、公众恐慌。这个不能全都赖公众。


另外,NTSB网站还列表介绍了全部事故调查的档案和目前正开展哪些事故调查工作。



还通过Accident Docket的方式,将事故调查全部过程所经历的全部信息公之于众,什么时候开了什么会议,调查进展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召开听政会以及议程,专家有什么样的分析以及最终的专业细致的事故调查报告等等。如有关2013年韩亚航空着陆事故调查截止目前达183条记录

2013年7月6日旧金山韩亚航空着陆事故调查网站截图(来源:NTSB)




2013年12月11日韩亚航空着陆事故调查听政会现场图


NTSB不搞封闭调查。通过调查听政会,公布自己的调查分析,给各方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并接受媒体、事故幸存者和当事人等对事故的提问和质疑。通过《韩亚着陆事故调查听政会议程》看,极其充裕的听政时间好象一场安排紧张的“安全技术论坛”(全程12个小时,包括午餐1小时、晚餐50分钟)。其听政内容也极具专业技术性、具体全面和表现出非凡的“耐心”。如调查专门小组第一组介绍“波音777驾驶舱设计概念和特性”(用时2小时15分),第二组介绍有关“韩亚航空公司给飞行员在波音777型号飞机的自动操作系统及目视着陆程序上的培训”(用时1小时55分),第三组介绍“自动化操作对人在意外事件程序中的表现所促成的作用及影响”(用时1小时55分),第四、第五组介绍“紧急事故相应措施、机舱防撞性能和乘客保护”(用时2小时35分)。。。。。。

韩亚航空着陆事故调查听政会议程中文版(还有朝文版)



我国大多数事故公开信息往往虎头蛇尾,浮躁地热一阵,就没了下文,“事故正进一步调查中。。。”或者,即使后面有结果,也不知道去哪了解、何时了解。更多的令人麻木的报道模式,“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地毯式安全大检查。。。消防管兵英勇救援。。。严肃追究。。。”。不知道说这些都有啥用,公众和同行从中根本学习不到有价值的事故教训。

 

更重要的是,NTSB全权负责事故善后工作,而不是由易造成不公正甚至不可信的当事方来处理,避免了许多由事故衍生的社会问题。NTSB网站提供Transportation Disaster Assistance(TDA)事故帮助信息,帮助受害者、受害者家庭以及事故相关方等。

NTSB网站还提供有关交通安全的其它详尽资讯和大量的交通安全知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03722-784450.html

上一篇:世界500强了,“企业社会责任”多少强?
下一篇:5A景区索道轿箱坠落1死4伤,还会是5A吗?
收藏 IP: 60.19.141.*| 热度|

15 陈安 曹须 尤明庆 闵应骅 朱志敏 赵美娣 周健 李本先 丁大勇 刘连兴 EroControl tlw2013 ahsys FORECO sunxiaofe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