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你们海外留学生不懂。只有经历了,才会懂。回国前,我父母已经搬到了浦东新居。那里我从没有去过。我打开网上地图,看到周围都是什么村、什么宅,就想像那里一定是农村,路上尘土飞扬。但到了那里,才发现根本不是这样的。回国前还有很多心理顾虑,包括能不能拿到项目,能不能发文章,能不能搞好周围同事的关系,怎么解决房子问题等等,回国后都“摸着石头过河”。我发现,原本想像的,或者在照片上看到的,或者看别人在网上写的,都不能代替自己的真实体验。很多事情本来想像得很难、很可怕,但来了以后就发现都是正常的人在干正常的事情。所以,对那些心里痒痒的,又不明情况的人,我建议他们来看看,开展“职业访谈”,充分了解一下方方面面。
有的人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说“为什么回国呢?”也许很多人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利益,图的都是利益。最好学校把你当个宝,把什么都给你。并且很多人看问题,做决定,追求的是绝对最优,但这种比较又很狭隘,有时侯是拿到手的offer和海市蜃楼比,有时侯是计算得不够准确。其实,任何一种选择都有得有失,称为得中有失,失中有得,没有全得,只有舍得。看问题偏激的人,总把一个选择看作是什么都坏,另一个什么都好,于是在心中“逼迫”着自己朝一个方向走。
这三年,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这里的生活、这份职业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更深入的看法。这种磨练、经历、体会和感悟,比什么都重要。当然,我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走在一个轨道上,比夫妻两地分居、没有正式的工作强多了。
世俗的人就只知道钱。其实,对事业的热爱以及一种充实感、家庭在一起的温馨感,比钱重要得多。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没钱怎么活”,这显然是一种“稻草人策略”,走了极端。现在不是没有钱,而是说不能仅仅为了钱而工作。当自己寒假暑假早上起来迫不及待往学校赶,感到自己非常充实,就知道自己找对了职业。
拒绝狭隘,拒绝偏激。多了解些第一线的真实情况。
在网上也看到一些眼睛只盯着中国美国吃穿住行比较的文章,比较典型的句子是说中国购物中心非常发达,但这么贵的衣服怎么买得起。感觉这样的文章还是比较“小资”,眼睛就只是盯着生活,最好什么东西都是高档的。其实,我可以说这里很多海归回来后就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工作上,很少陷入生活细节的比较。这不是掩耳盗铃,而是根本不需要买那样的高档衣服,看都不看。
我想说的是,回国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也不是“为了”更好的科研发展——国外的条件的确好。做一件事情,并不总是“为了”得到更好的利益。有时侯是机缘巧合,正如余惕君说“随缘,不是随波逐流的认命,而是水到渠成的淡定。”在这么做的过程当中,发现这么做也成,找到了生活和工作的乐趣。
后记:部分内容经修改,融入《科技导报》文章:
回国任教之生活篇.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647031.html
上一篇:
别恶心了!下一篇:
复旦将大力推行tenure track【发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