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常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osismine 40岁,追求卓越,却走进平常

博文

武夷山老师的工作效率

已有 5538 次阅读 2011-12-4 13:4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工作, 武夷山

看到武夷山老师的博客上,有人质询武夷山老师:
 
 武夷山是干什么的,天天木有事情,放大炮,不如干点实在的

 

不了解武夷山老师,问这话很正常,他每天至少有一篇博文,而且,浏览了很多他感兴趣的博文。我先前也有同样的疑问,但领略了武夷山老师的专注和高效,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成就很大,而有些人辛辛苦苦,却收效甚微。前者比方武夷山,后者比方刘玉仙我。

武夷山老师是我的同行,所以,有些共同的朋友。有一次和武夷山老师的一个下属谈起武夷山老师,他说,武老师特别实在,你让他帮着看看一个东西,他就直接给你改,而如果你没有时间再看的话,就直接接受他的修订,你拿出去的东西,就绝对不会丢人。

我领教武夷山老师的高效敏捷,是因为我很冒昧地让他给我改一个东西。他先后帮我改了两稿,第一稿指出逻辑上力度不够的地方,很尖锐的。如果没有深入到文章的思维里面,很难看出这种欠缺。大概有三十页的稿子,他在第二天就给了我。他一天看出的毛病,我大概修改了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把修改好的稿子,再给他,他说他上午很忙,中午抽时间帮我看看。下午稿子发给我的时候,我都在想他是不是应付了一下呢?毕竟30多页的稿子,结果一看,是逐字逐词改过的。他甚至还从别的读者角度,分析哪个句子别人可能会有误解,措辞上应该注意。其中有一个关键词语,他提供了一个他认为更为妥当的翻译,后来又查阅了相关资料,又告诉我准确答案。他中午修改的地方,我后来花了两天时间消化并更正。

前两天看俞立平地博客,看到他这么评价武夷山老师:我对武老师的感觉,其实就是一种心灵依赖或者是一种心灵归宿,除此之外再多的言语似乎已经多余。说实话,没有认识武夷山和类似的人比方鲁索之前,会觉得这种恭维有点肉麻,但认识之后,就觉得真的是恰如其分。有些人就这么样地超越所有的利益,让你感觉信任,让你在严峻的危机时刻,依然感觉到有力量往前走。

经常看武夷山老师的博客,知道他广博的知识体系,和日累一日的积累,造就了他的敏锐和深刻。所以,很是佩服,可惜,很多成功不能复制。我现在常常感觉不能专注,在读书间隙,思维经常游弋来游弋去的,感觉效率很低下。只有晚上才能集中精力做些事情,可一旦熬夜,第二天便感觉身体老处在疲惫状态。对比之间,更钦佩武老师的品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5715-514766.html

上一篇:哎,无可救药的刘玉仙
下一篇:enjoy
收藏 IP: 114.91.26.*| 热度|

83 李宁 吴飞鹏 张婷婷 刘艳红 张天翼 武京治 许培扬 刘全慧 王德华 李学宽 曹聪 鲍得海 张伟 曹俊 杨月琴 吕佳龄 纪雪梅 唐久英 赵明 张欣 郭胜锋 梁进 齐伟 尚占环 骆小红 陈龙珠 陈国文 黄晓磊 丛远新 刘钢 李宇斌 傅云义 任胜利 傅蕴德 朱丽红 周可真 虞左俊 陈金华 邢志忠 李永丹 郭超 张焱 王晓明 杨晓虹 赵凤光 陈筝 孔晓飞 柳东阳 唐常杰 闫钟峰 杨学祥 逄焕东 丁甜 张彦斌 朱新亮 刘锋 刘波 李毅伟 曾泳春 李泳 全嬿嬿 周素琴 赵明 张其瑶 李志俊 黄锦芳 章成志 岳金星 王启云 迟菲 徐迎晓 高虹 王应宽 张良辉 李峰 mufeng8782 zhangcz07 chaogerhui nm zhoulong xqhuang zhucele lingling10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0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