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做事 欣赏 淡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xf E-mail:zc2623@qq.com

博文

从《金刚经》开始8

已有 3422 次阅读 2011-9-17 18:37 |个人分类:关于读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从金刚经开始

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如来传法,如苏格拉底问答,来往之间,意义显现。

如来问,提子,如果有人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天下,这个人应不应该得很多福德呀?提子回答说,师父,应该很多呀。的确,一个人如果为世界贡献众多,的确应该得到应有的肯定。因果关系始终是佛家的第一逻辑,因此才有报应一说。我一贯认为:人,终究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其原因,也无非因果的关系。

师父可能是担心弟子,执着于事物表象,于是追问,为什么这样说呢?潜台词是,难道就因为他布施的多吗?提子,不负师父之望,马上回答说,我们这里说的福德,就不是福德的本性,因此师父才说到福德多少的问题。

如来在这里的追问,和前面一品的内容承接,就是告诫弟子,凡事要摆脱表相,不为个别事物迷失。这是《金刚经》的一个大的特点,各品之间,前后呼应,教育何尝不需要如此呢?教学更是如此了。

如来这里少见的说福德多,本意在于后面的对比。中途插入的破除表相,只是一个传授中的插曲,如同教学途中的挡开一笔。

如来说,如有人,能从我们说得这部经(即《金刚经》)中得到领悟,并且用四句偈语等为他人说法,那得到的福德,比用满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布施天下的,多多了。可见,高妙的佛法,虽说不可说,却也脱离不了语言。再高明的教育,也不能凭空进行,言传、身教何尝不是一种凭借?

为什么呢?提子疑惑地问。这部经还没说完,所以提子还没能够体会到《金刚经》的妙用。如同,有人怀疑教育学对做教师的人的重要性一样,即使在传授其间,虽然已有所领略,但还是不能深刻体味到教育学对做教师的人的重要性。

提子,佛主说,一切佛及佛法,都从这部经中来呀。这一品,明确地表明了《金刚经》在整个佛法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可以说,没有金刚经,就无佛,也无佛法。

最后,师父还是提醒提子,所谓的佛法也就是非佛法。因为任何凭借都是凭借,而不是凭借背后的真义。《金刚经》也不例外。这样的提醒,又一次照应了中间的挡开一笔的意义。可见,对于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东西,重复和从不同侧面进行验证是必要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451-487434.html

上一篇:书写的力量
下一篇:平日絮语
收藏 IP: 183.185.65.*| 热度|

1 何宏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