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qizhou 论春语秋,谈科说学,声传言教。

博文

领导与被领导 精选

已有 7468 次阅读 2011-7-23 02:11 |个人分类:政策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创新, 领导, 模仿

       孟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直译就是脑力劳动者领导,体力劳动者被领导。孟子的本意是指出体力和脑力互相依存的大道理。

     美国是一个着重培养领导能力的国家。中小学偏文体轻理工。非常重视人际交流、合作,表演、演讲,阅读理解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其中有一点我很赞同的是小学里轮流做班干部,训练责任感。到了中学就开始有选举了。我女儿最近就被选上了国家中学生荣誉学会的会长。 我记得我在哈佛做博士后时,周末和晚上很少看见用功的人,和我想象中的名校很不一样。有一天遇见我在MIT做教授的大师兄,问他那儿的学生是否用功些。他说当然,MIT晚上三、四点钟还人来人往。他看见我困惑的样子,补充说你可能不知道这句俗话“Harvard produces leaders, MIT produces labors” (哈佛造就领袖,MIT生产劳工) 。这虽然是个玩笑,却反映出各个学校文化的不同及培养人才的多样性。我太太的一个同学以前在一家大公司做编程。她说她的美国人同事在开会时吹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真正做起程序就远远不如她快。这反映从小基础不扎实而导致头重脚轻根底浅的现象。美国前总统小布什2001年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就反映出这样的现实。他说对于那些拿A的,他向他们致敬。至于那些拿C的,你们也可以成为总统。

     相对于美国,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注重考试的国家。要求基础扎实,四书五经能倒背如流。却很少关心培养创新和领导的能力。所谓领导就是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想到别人所想不到而能出奇致胜者。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从小学校致力培养的是高级技术人员而不是领军人物。技术人员掌握知识而领军人物创造知识。虽然不能说知识越多越反动,但过多的陈旧知识的确会无形地束缚新思维的产生。科举考试尊孔之后一千多年再无大师。 美国很多CEO大学中途退学创业成功(苹果的Jobs,戴尔的Dell,甲骨文的Ellison,微软的Gates等等)充分反应出创意的重要。有创意可以找人帮你做。没有创意就只好跟随有创意的人了。

      进入21世纪,中国要想改变各行各业被领导的困境,不仅仅要有“MIT”,更要有“Harvard”。要想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彻底改革过分注重考试的教育系统,有机结合借鉴美国的全面评定学生的方法,从小培养掌握和创造知识并重的人才。有了二千多年历史的孟子的话也该与时俱进了。不是劳力劳心的区别,而是创新模仿的不同。也就是说创新者领导,模仿者被领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467453.html

上一篇:例外是怎样练成的?
下一篇:美国科研经费的管理。
收藏 IP: 122.150.209.*| 热度|

27 曹聪 曾新林 文双春 吕喆 徐耀 刘立 陈飞 茹永新 李学宽 逄焕东 张玉秀 麦立强 郭桅 肖重发 孔晓飞 杨易 曾荣昌 李蒙蒙 李宁 许培扬 张亮生 杨如意 Imperfectionist RunnyChan zhangcz07 yyfy105 mande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8: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