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nuwj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snuwj

博文

我来谈谈今年的博士就业情况——以我个人的高校求职经历为例 精选

已有 5065 次阅读 2024-6-4 21: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1978年是我国博士培养的起点,那年仅招收了18名博士,但那时中国的学位制度还没有正式确立,这一批博士在1982年被正式授予了博士学位[1]。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每年博士招收数量持续上升。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博士招生数量更是快速增长。其中,1995年我国博士招生数量首次突破1万人,这是我国博士培养过程中的第1个里程碑。1999年,我国博士毕业生数量首次突破1万人,这是我国博士培养过程中的第2个里程碑。 2008年,我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这是我国博士培养过程中的第3个里程碑[2]。

到了2024年中国博士毕业生12.58万人,硕士毕业生105.07万人。2024年博士还要继续扩招:2024年计划招收博士生15.33万人,比上年增长10.29%;硕士生114.84万人,比上年增长4.07%[3]。而且还会增加工程博士,从工程硕士到工程博士,又是一个重要的发展。

现在连博士后的数量都急剧攀升:2018年,中国博士后新入站人数突破2万,而到了2021年,中国博士后入站人数突破了3万,3年间,新入站博士后人数增加了50%。

今年,中国这么多的博士毕业生,就业将是一个大问题了。中国的博士毕业生,据我所知,高校一直是占比第一的一个就业去向。而另一个方面,今年的高校都开始收缩编制名额了。很多高校都不像以前那样抢人了,比如我毕业快10年了,我当时毕业的时候呢,很多高校都在抢博士,你一投简历,他们马上就会联系你,生怕你被别的单位先抢走了。甚至你和其他高校有意向的时候,有的高校人事处领导还会苦口婆心的劝说你去他们那里。

而今年呢,很多高校,基本上都是花费一两个月在收简历。比如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就是每一周登录一次接收简历的邮箱,然后统一下载简历,再筛选比较满意的博士。这样的过程,反复持续一两个月,再统一组织一次面试,又要淘汰掉一大批博士。我当时毕业的时候,这种学校可是求着我去的(我当时毕业条件也很普通的,只是二本高校都一大堆,干嘛要去这种高职)。我当时没想去高职,所以没去这种职业学校,听过他们待遇还可以,就是课时比较多,比较累。

成都、重庆市内,包括附近的二本高校(一本更是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一般博士他们都看不起的),都是把博士年龄限制得很低,如果不是从本科一直读下来的,基本上没戏。我教研室一个老师的师弟,今年毕业,由于是往届读博,至今工作没有着落。云南昭通学院,大家知道云南是大山,可这种大山里的高校,去年还限制年龄40岁,今年就变成35了,一年就把年龄要求下调了5岁。

贵州六盘水一所师范学院,我也去面试了一下,他们的领导脾气很大。我的研究内容,我当年去上海交大面试,也是讲的这些,上海交大的面试人员都没有说什么。没想到这所深山里的高校,他们的面试人员,动不动就会打断我,对我吼道:不要说这些、我们不想听、我们都懂。或者对我的试讲内容不断的质疑,甚至直接怼我,不断地打断我的思路。当然我并不是不喜欢别人提出疑问,而是明明他们本科就是学物理之类的,并不是我的小同行或者大同行,他们又不懂,干嘛要表现得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很明白?反而给人的感觉是——他们都很肤浅,并不理解、并不太懂的内容,非要去批驳别人——注意,他们并不是想和你辩论,而是就是想纯粹、单纯的想批斗你、反驳你、怼你,感觉这好像是他们的乐趣。那几个面试官,什么院长、处长,还说他们经常出去开会,不知道他们这类人出去开会,谁会看得起他们。因为他们给人的感觉一点也不像学者,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像是街溜子——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评上教授、怎么当上领导的。

再说说民办高职和三本学校,很多民办高职和三本,由于是企业甚至是私人办的,这些学校更是乱七八糟。他们招一些二本高校的退休教授(可能有名校的,我没见过)去当领导,这些所谓的教授,自己的学历都不一定正规,他们更不明白博士对于高校来说意味着什么,博士能干什么。他们的脑子里,教师就是照本宣科地教书就行了,所以他们认为上课,硕士足够用了,博士来了能干什么?做科研?那你博士能给我们一年带来多少经费,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变化?试问一下:如果每个博士都在单打独斗,没有团队,没有平台,学生的能力有限,学校的声誉一般般,你能利用学校的平台去申请什么项目和经费?民办高职和三本的领导,是想利用博士来提高自己的品牌地位,所以最好博士能够利用自己的人脉,和以前读博的时候团队和导师的力量,来成为自己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但是,那些导师厉害的博士,一般又看不上这种民办高职和三本。会去民办高职和三本投简历的博士,不是我喜欢鄙视人,我相信一般情况都不是很厉害的,甚至是年龄较大的。所以,当这些博士去民办高职和三本面试的时候,多半会遭到羞辱。我就去一所三本面试过,他们领导的问题很多涉及到私人隐私的;我去眉山一所民办三本面试的时候,他们领导说自己是电子科大退休的教授,但是当我提到我最讨厌学术腐败的时候,那个所谓的教授就和我吵起来了,就差在自己脸上刻字:老子就是搞买卖论文才评上教授的,你能奈我何?

通过我对四川周边民办高职和三本的观察和认识,绝大多数民办和高职都比较垃圾,将来人口减少的时候,他们绝对是会遇到招生危机的,这些学校是不可能提高中国的职业教育和应用教育水平的。因为,盈利是他们办教育的唯一目的,忘了教育的初衷和本质。所以,我不建议博士们去这些民办高职应聘,除非你没得其它选择和机会。当然,也有少数三本还是可以的,大家在去三本应聘的时候自己多观察和了解一下就可以了。民办高职,是尽量不要去最好,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博士过去面试有可能会遭到他们面试人员的人格侮辱!问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大家都很尴尬。

以上,是我在西部一些高校面试的经历,以供广大博士参考。我估计东部地区肯定要好得多吧,西部地区的高校水很深,尤其是写了高额安家费的,大家一定不要轻易相信,可能是一个大坑,先骗你过去再慢慢收拾你。

参考文献:

[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7047809824876785&wfr=spider&for=pc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637053733964596&wfr=spider&for=pc

[3]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4/55831/mtbd/202403/t20240301_111776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77520-1436891.html

上一篇:我再来谈谈怎样避免和减少学生举报的方法
下一篇:三本的面试题目,他们到底想测试些什么?
收藏 IP: 171.88.158.*| 热度|

10 王涛 周健 曾杰 崔锦华 宁利中 王安良 周忠浩 冯兆东 guest68296999 guest2151813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