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强自息-魏晓凡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spero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传播研究》期刊责任编辑,文学博士

博文

论文构思的保守化:一个学术社会学问题

已有 3566 次阅读 2011-3-11 12:29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学社会学, 论文构思, 论文框架, 论文选题

    刚才跟同楼的另一个博士生聊天,说到了论文开题的“安全性”问题。他说,他拟的好几个题目都被导师给否定了,因为导师在每个题目中都找出了一个“死穴”,即“最怕问的地方”。无论一个题目在其他各个环节上多么自然顺畅,如果只要在“死穴”所处的环节上一加追问,立刻就会出现解释不清楚的问题,那么这个题目就是“险题”,甚或可以说是“自杀题”,是不能写的,因为一旦在答辩时被评委点到这个死穴,就只能投降了。

    在选择题目的过程中,导师为学生“排雷”,当然是一件尽职尽责的好事。不过,我觉得关于论文构架的“死穴”,似乎还有一些更加细致的具体情况值得深入思考,我的意思是,用科学社会学(或曰学术社会学)的视角来思考一下,这种“排雷”、“避雷”行为的长期效果和宏观效果究竟有哪些,将对学术进展产生什么附加的客观影响?

    一个论文构架应该能“自圆其说”,这是多年来无数导师和研究生所共同知晓且共同遵守的“规范”。如果把一个构架比作一个环形的链条,那么每个环扣都应该能完美衔接起来。上述的“死穴”,就好比诸多环扣中的一个不能自我封闭的环扣,它是环链断裂甚至崩解的不定时炸弹。固然,我们应该具体分析这个环扣未能自我封闭的原因为何。如果是因为逻辑上的明显矛盾,那毫无疑问是应该将其作为“地雷”而避开的,进而可能也有必要否定整个环链,即放弃整个构架。——不过,如果环扣能自我封闭的原因是“尚有学术界未及研究而未能厘清的地方”呢?

    在实际的学位论文操作中,为了“求稳”,连这第二种情况恐怕也是一概放弃的。在学位问题上,功利一点无可厚非。不过,若要单纯从学术进步和思想创新的角度来看,假如出于这第二类“未能自圆”的情况而彻底否定一个思路框架,那么损失可能就会很大了!这些“未能自圆”的环扣,在其情况未明的“缺口”之中所包含的,既可以是将来被完全证伪的学术风险,也同样可以是将来被拨云见日的崭新领域。对于后一种可能而言,则当初那个不能完全自圆其说的环链就成了学术拓荒的洪亮号角,再不济也是引出美玉的那一块惊雷一般的板砖。如果我们出于一种追求稳妥的习惯,不仅在写作学位论文时,而且在写作任何等级、任何用途的学术论文时,都视这种“不自圆的模糊环扣”为洪水猛兽,那么我们还剩下多少做出实质创新的机会?特别是对于思辨性较强的人文学科研究来说,已有的成果都可以用相对较为简短的文字来做高度概括,亦即“真学问并不多”或曰“大道至简”,则放弃实质创新的机会就意味着只能一辈子不停地改换视角炒冷饭。用系统论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学术圈作为一个系统的一种“稳态”,只不过并不是所有的稳态都意味着系统能健康发展,能保有其存在价值;用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大家都追求稳妥避免批评,且由此寻求一团和气,那么就成了一局纳什均衡。纳什均衡在效率上经常意味着什么,更不必多言了。

    简言之,如果无原则式的、条件反射式的“避雷”做法成为学术圈的普遍风气,那么“让人类思想和见地最终获得再次飞跃”的荣耀之冠很可能会从学术圈旁落,落入草根研究者的手中。当然,这也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人文学科毕竟不是纯粹的实证科学,设备设施的门槛比较低。或许我们应该历史地看待“学术圈”这个事象,它有它的积极作用,也有其自我僵化的倾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3601-421118.html

上一篇:【小小说】找凶手——题献给那些反对测不准原理的“民科”们
下一篇:混账逻辑两例
收藏 IP: 60.247.43.*| 热度|

2 刘洋 尧中华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