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协议】CC BY-NC-ND 3.0
动画与天文的相通及其启迪
魏晓凡
动画即animate,意为给某物以精神,使某对象活动起来,这是个富于“元气”(活力)和希望的词根。它既是孩子乃至一些成年人喜闻乐见的视觉艺术形式,也是一个随着技术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衍生和改变着自身定义的概念。从影视诞生之前的多种机械活动图片,到好莱坞定格拍摄的卡通,再到二战之后在欧美乃至东方国家不断兴起的各种规模和风格的影视动画作品争奇斗艳,再接着到引入数字特效技术后脱离白纸与胶片并不断获得前所未有的亮丽细节和宏大场面的计算机动画、3D动画影片,以及活跃在网络上、富有草根娱乐精神的Flash和GIF等制作门槛越发降低的多元化当代动画世界,动画的宝库不仅气象万千,而且始终在两个关键因素上保持着它对人类的强大吸引力:一是图画化的艺术语言(而非摄影化的语言)带来的返璞归真的形态感与色彩感,二是其远超真实世界景象摄制潜力的幻觉呈现能力带来的那种“随梦而行、随心而动”的体验。正因如此,许多在普通影视作品中难以超越国界的文化母题,通过动画倾倒了更多国家和民族的观众。对此,或许不能不说,动画那种“自由的孩子气”所赋予的包容力是个重要的因素。
有趣的是,如果把论域从“视听艺术”转向“科学知识”,我们就能看到,天文也扮演着与动画相当类似的一种角色:天文不但是孩子们普遍感兴趣(至少是曾经感兴趣)而大人们也时常为之好奇的一个“科普重镇”,而且它随着机电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所获得的新知识也往往比其他学科更多地进入科普图文与科普活动之中,成为科学思维及其成果进行与“普通人”亲密接触的“前哨站”,经常取得高于其他自然类学科的公众认知度。从月相到星座、从彗星到星系、从黑洞到地外行星、外星文明与黑洞等,这些话题能引起的反响之相对热烈,恐怕大家心知肚明。说到这里,也许很多人都已经想到了:天文与动画之间的这种跨领域、跨层面的相似性,至少有一个基本层面上的根源,即人们不易反感对“原初”(可以是天地原本,或人生原本)的省察,也即人们通常乐于对似乎遥不可及的自由境界抱有几分向往。
但我要说的还不只有这些。我认为动画美学、动画产业中的一些基本论题,也可以映射在天文科普领域中,并同样引发我们积极的思考。我们至少可以说,对动画内容的思考常源于两个基本的问题,或曰两对基本张力,即虚拟性与真实性之间的张力,以及艺术性和商业性之间的张力。
首先,动画建基于想象的天空,但又须让能让人在想象之中呼唤对真实世界的期待,这反映着我们对狭义的人间和广义的时空的认识与情感。类似地,天文研究通常只能依赖于观察,而进行取样等实验活动的机会相当少,因此给人以比其他自然学科更加“遥不可及”的想象,或曰关于“勉力为之”的想象。虽然天文作为科学,除合理假定和合理推断外,并不能完全被说成是想象(尽管合理假定和合理推断在天文研究中也很重要),但它研究的对象留给人的想象空间至少是相当宽阔的。与此同时,我们又通过天文上的求索不断刷新和确认着我们所在的这个宇宙的样貌以及我们的处境,从而了解到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准备去做什么,以及目前不可能做什么。正如动画艺术一样,天文给我们一种相当真切地反思和寻回“我们与世界之关系”的途径。所以说,天文和动画都在兼顾融合着虚拟之象与真实之物,并且使二者相得而益彰。
其次,动画事业生态在总体上的发展,通常是在商业需求和艺术追求之间求取动态平衡的。也可能正是因了商业动画(特别是电视动画)的实际需求,以节约资金为首要动机的“有限动画”逐渐独立为一个技术意义上的门类,以至形成了它自己的审美体系,让许多动画爱好者唯“2D感”和“有限动作”是爱。类似地,天文专业前沿与天文科普知识之间大概也有着近乎这样的关系:科普知识源于专业研究,虽然未免陈旧乃至浅显,与真正的新知识相距日渐遥远,但自然有其反复传播并反复引发人兴趣的必然性——因为它已不断被验证,并且体现着基本科学规律那种既真实又略带玄奥的美,正如那些高度概括了人对世界的基本感受的视觉作品一样,拥有较强的艺术美学属性。
另外,那些并非天文知识但与天文有关的生活内容,显然很适合进入文艺作品的叙事。在电视动画领域内除《浪漫追星社》这样直接反映天文社团的作品外,还有不止一部作品与天文社团的背景相关,或出现对天文事项(主要是星座及其亮星)的反映,这些都参与着“生活中的天文”这一氛围的构成。同时,在动画风格谱系中倾向于高端艺术动画的一端,《银河铁道之夜》则让天文中那些迷人的细节与精致的画面制作技巧珠联璧合,用震撼人心的制作、播出技术去再现和表现天文的神奇世界给人的震撼力,可谓能引发从物至心的、充盈于感知时空的强烈共鸣。当然,由于艺术与商业并非全然相斥,所以像《浪漫追星社》这样的作品中也有如摹画真实星空和真实流星效果那样的精致艺术追求。欣赏动画的同时对此多些留意,做些分析解读,不啻又多一乐趣。
关于天文与动画这一话题,若结合具体的作品或结合传播学、社会学的视角,还能谈论不少,例如:如何厘清动画创作和制作中“硬天文”和“软天文”这两种叙述模式各自的短长,进而如何用好它们进行“科普-娱乐教育”(注意这里除了科学教育外,还可以发生潜移默化的关于娱乐活动的素养教育)?又如动画中的画面、情节、造型等方面各自分别可以如何传达天文知识和科学理念?再远一点,当动画面临着成为游戏艺术及其产品的附庸的可能前途,当游戏可能成为广义的“大艺术”、“大休闲”而主导了年轻一代的娱乐生活后,天文元素显然依旧大有可为,但具体如何做得更好(这方面已有很不错的尝试,例如北京天文馆的科普网游)?很多问题都可以供我们畅想。总之,依赖视觉、寻本求真、无限可扩,这几个基本特征不仅贯穿起了动画与天文,也将为我们的文化娱乐事业和科学教育事业,乃至人生情怀培育带来许多启迪。
初稿于2014.09.27
修改于2015.11.01
【版权协议】CC BY-NC-ND 3.0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