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jin 同济大学数学系,风险管理研究所

博文

白夜踏梦(中) 精选

已有 6914 次阅读 2010-6-14 17:38 |个人分类:忆海拾珍|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北极, 北极圈, 白夜

 
极地第一个阴沉的白昼无话。第二天一早起来结帐,老板看着我们这帮从天而降的游客惊奇不已,呵呵,又是一个250:250瑞典克朗!我们很快出发了,先爬了会附近森林公园的山,看了一个不大的瀑布,就往挪威开去。虽然我们都没有挪威的签证,但边境没有人检查,所以我们的越境一点麻烦也没有。这里不仅纬度很高,而且海拔也很高,有1400多米,附近最高的山峰可达2100多米,都有积雪。路两边的树木已不繁密,而且都是些绿叶不多的灌木丛。天还是阴的,阵阵寒意不时袭来,想象中的北极味这时才有点尝出来。
 
挪威这边,极圈内的人口密度感觉比瑞典那边大,生活水准好似也高些。这个三分之一在北极圈内的国家应该是很适应极地生活的。我们可以看到一幢幢漂亮小屋,到了冬天就是一个个藏在雪里的小窝。人们踩着雪板飞雪而行——这就是电影《雪地英雄》给我的挪威第一印象。这里的山并不像瑞士的山高,所以这里的人们更长于越野滑而不是高山滑。为了狩猎再背只枪,这大概就是冬季两项的起源吧。
 
我们在极地动物园小憩,因时间的关系不能进去看在笼子里取暖的北极熊了。只能和园子门口的北极熊标本握个手也算圆了W半个北极熊的梦了。我们在园外一个打满兽皮的小店买了些极地纪念品,忽然发现我们根本没有挪威货币,只能用信用卡划账。我很想留一套挪威硬币作纪念,希望店员小姐多划点结帐,不想被她郑重其事地告知:我们不卖硬币!
 
 
 
再停就是我们此行的最北点SKIBTO,那儿接近了北纬70度。再往北就快要进北冰洋了。北极不像南极有个南极洲,北极点在北冰洋中。要去的话,得先想办法把我们的汽车变成破冰船。事实上,有点遗憾的是,我们已经划不出时间再往北些,到达陆地的最北点。SHKIBTO整个城市很小却藏在滨临挪威海的松林里。这里我们又看到了拉普人的尖帐篷。拉普人(见下图)是极地土著人,在安徒生的童话里一再出现。他们的住在很高佷尖的帐篷里,这种结构大概是有利于帐篷内中间围火取暖吧。在挪威海湾边可以一饱挪威著名的海峡风光,雪山巍峨,岩石奇特,峡湾曲折,海水清澈。沙石的海滩没太特别,但很少贝壳,也很少水生植物。虽说是海,对面的山脉似是伸手可及。海风很大,我们一个个被吹得直打哆嗦。要是太阳出来该是另一番景象吧。
 
 
 
太阳没有让我们太久地失望。过了SKIBTO,我们开始南返。很快我们就进入了同样没有遇到过境麻烦的芬兰。太阳也一点点地被云挤了出来。这样,我们就扫荡了斯堪的那维亚三国。
 
千湖之国芬兰的极地风光又是另一份精彩。树木仍然不高大,却直了些,绿了些,品种多了些。但整个印象仍然是比较荒芜。不过这里的湖却是冰湖。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种夏日冰湖的壮景时都惊呆了。一望无际的湖面结着厚厚的冰,不似冬冰的坚硬平滑,却晶莹疏松,多姿多彩。岸边的冰有些化了,水中挤满了浮冰,受到风和水流的挤压,在湖边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冰山。你站在冰山边却是夏日的感觉,太阳晒在身上还有些灼人,岸边一片葱绿。我们都忘了情,抱着大冰块又蹦又跳,还努力爬冰山。后来干脆甩掉上衣扔掉鞋,跳进冰水,恨不能钻进冰缝来一个夏日冰泳。
 
 
 
看着已转晴的天气,我们决定呆在北极圈里提前露营。开了会车往南不久,就发现了一处绝佳的野营基地。基地置于森林中,一个个由原木搭成的木屋更胜过上次的木板房。屋里有原木拼成的桌子,原木段的凳子,原木柱的灯架以及原木立起来的双层床。森林里还有白蘑菇、红草莓、小松鼠、小野兔,说不定还有大灰狼,就像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如果从小木屋里走出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我都不会惊奇。L突发奇想要过过烧柴禾的旧瘾,用许多木段烧起了壁炉,那松木真是好烧,一回功夫火就起来了。本来有点冷的屋里瞬间暖和起来。想来冬天将更加温馨。不想烧火技术还是不地道,溢出的烟惊动了报警系统,一时间警铃大作,这才把我们拉回现实。一阵子手忙脚乱才摆平。M又想去钓北极鱼,用40 瑞郎换了一个许可,后因没找到渔具而作罢,又把许可换回了一堆芬兰币。我们去付帐,老板娘不懂英语,很让我们大费口舌,伤透脑筋。最后还是老太太那七八岁的孙女帮着解了围——还是一个25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46-335421.html

上一篇:世博街景
下一篇:白夜踏梦(下)
收藏 IP: .*| 热度|

25 武夷山 孟津 王桂颖 鲍得海 陈龙珠 曹广福 王德华 罗帆 杨远帆 曹聪 杨秀海 陈国文 许浚远 刘立 李宁 王宝山 魏东平 杨芳 苗元华 张天翼 谭坤 唐常杰 饶海 焦宏远 pkuzeal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